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弘揚中華美育精神
      來源:中國藝術報 | 肖向榮  2022年12月08日09:58

      今年,黨的二十大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會擘畫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藍圖,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全面部署,更吹響了文化建設與教育事業奮進新征程的沖鋒號,為我們現階段的文化和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落腳點與整體思路。

      作為文藝創作者、教育工作者與美育工作者,筆者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個牢牢把握”,按照《中共中央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決定》里明確的“九個深刻領會”和“七個聚焦”要求,結合自身專業與實踐經驗,淺談中國式現代化在文藝創作、教師培養與文化自信三個維度的重要內涵。

      文藝創作:以人民視角,講好中國故事

      作為文藝工作者,理解人民視角的第一要務就是立場。2021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強調“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守人民立場,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又一次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是對全體文藝創作者提出的深刻命題,即:堅守中華文化立場。

      新的科技迭代加速了文藝創新的步伐,用科技手段、華麗的燈光舞美來烘托舞臺效果,帶給觀眾感官享受、視聽刺激,似乎成為文藝創作的一種趨勢。但是“現代化”的前提“中國式”,不能只要表面的效果,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能動搖。無論是建黨初期領導的左翼作家聯盟,創辦刊物、創作眾多宣傳共產主義的作品,吸引具有進步思想的人民群眾加入革命隊伍;還是延安時期文藝創作者們寫出《黃河大合唱》,在人民之中廣為傳唱;以及延安文藝座談會明確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根本方向,和新中國成立后“二為”方向、“雙百”方針促進文藝發展,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長征組歌》《中國革命之歌》《復興之路》等時代經典陸續問世,其旋律唱響在人民群眾心中;更在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指引下,文藝創作更加繁榮。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推進重大文藝演出樣式的新探索,歌、舞、詩、劇被統合于“情景”的營造之下,生動譜寫了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復興的宏大史詩,將意境和情感進行高度濃縮和完美統一,運用現代傳媒技術建構了引人入勝的深度沉浸式的觀賞空間,受到了廣泛好評。因此可見,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創作的主旨不僅從未改變,而應更加鮮明。在參與國家級重要文藝演出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史詩的框架之下,充分表現平凡又鮮活、具有無窮生命力的新時代“人的形象”。

      這個創作的切入口就是人民視角。如果說“人民”還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那么我在創作中更愿意把它具象為普通人的視角、今天的中國人的視角。比如2019年,在策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天安門群眾游行活動時,我在思考:如何在新時代群眾游行中彰顯中國精神?最終選用的創作視角就是“誰的故事誰來講”。農民的故事農民來講、工人的故事工人來講、學生的故事學生來講……快遞小哥、外賣小哥騎著車過來,廣場舞大媽也熱熱鬧鬧地上場。我們把普通老百姓作為當代人的社會身份彰顯出來,從人民視角出發,仰視他們,讓每一位普通人從行為中顯精神,讓大家看見可信、可愛、可敬的新時代中國人,這就是最好地傳達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故事。

      參與這些重要文藝創作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現代的語言講述過去的故事,用創新的形式記錄時代和人民的面貌,用更真摯的情感,更詩意地去譜寫新時代的“情景史詩”。在創作時,必須更加慎重地考慮哪一種聲音能代表大多數人的期望和心聲——以情動人是重要的指征。201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天安門群眾游行活動時,我們選用《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向共和國吐露赤子之心;在黨的百年華誕之際,我們選擇《唱支山歌給黨聽》,用最純真的方式向黨告白。我們呈現這首歌的時候,通過無伴奏合唱,以最純凈的聲音表達出最質樸的情感。“人聲直入人心”,一種細致入微、春風拂面的效果由此產生。對黨和國家的感情是不帶任何雜質、不流于技巧的,是純粹的,而只有最單純的元素才能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

      2021年,應國家大劇院之邀創作當代舞劇《冼星海》的過程中,最為打動我的,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在思考祖國和人民的未來,創作出飽蘸深情的《中國狂想曲》。翻閱文獻時,我讀到,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為世界描述“一帶一路”理想由來及其歷史涵義時,曾講述冼星海在阿拉木圖的音樂創作與中阿友誼的故事。以此為起點,紅色故事另一種敘事的可能在眼前展開:我深深領悟到習近平總書記講話中的“人民性”。在創作時選擇最感人的情景,用最生動的表達傳達最深沉的情感,能讓百姓直接感受到這種敘述的動人之處。

      舞劇《冼星海》想用一種更現代的語言呈現這位人民音樂家波瀾壯闊的一生,讓更多人了解他是什么樣的人、為什么去了蘇聯、如何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冼星海不應該被塑造成一個遙不可及的英雄,而應該像身邊的人一樣普通而親切。首先,他是個兒子,我們寫他和母親的關系——他是在海邊勞工背上長大的孩子,這奠定了他為大眾創作的基本立場;去延安的路上,他結識志同道合的愛人,他是丈夫也是摯友;在救國救亡的抗爭中,他終于成長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所有這一切集合起來,才是完整真實的“人民音樂家” 。把歷史文獻、藝術想象和時代情緒勾連起來,呈現在舞臺上,沒有哪個場景是完全寫實的,而是選用強烈的抒情方式,意象化地表達,不斷挖掘冼星海的心靈,力求把他澎湃的創作激情和體內巨大的能量表現出來。冼星海之所以是冼星海,是因為他始終為大多數人、為整個國家和民族而創作。他的創作,正是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秉承人民視角的典范。我們舞劇團隊在《冼星海》的創作中也始終堅守為人民創作的立場,講好一個革命的、人民的藝術家的故事,并努力融合電影、新媒體的手段,讓作品的舞臺表現力更加豐富,讓觀眾更容易領略這位“人民藝術家”的作品和思想。

      教書育人:以匠心筑夢,為強國育優師

      作為教育工作者,更要堅守中國立場,強國必強教育。在黨的百年發展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不斷發展、完善教育方針,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些根本問題,探索出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發展道路,始終肩負民族復興使命,帶領中國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教育現代化中國大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應對新的時代命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進行“三位一體”統籌安排、一體部署,并擺放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即“高質量發展”之后的突出位置,極具戰略意義和深遠影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做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就是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堅實的基礎。“師者為師亦為范”,國以人立,教以師興。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強調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今年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北師大“優師計劃”師范生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這對教師、學生都是極大的激勵。

      作為中國高等師范教育的排頭兵,北京師范大學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使命,積極探索實踐育人。2021年,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策劃了“電影下鄉——新時代大學生美育支教行”項目,聯動我校“強師工程”師范生培養和戲劇與影視學科“雙一流”專業優勢,通過大學生支教與“電影大篷車”的形式走進中西部教育欠發達地區及剛剛脫貧摘帽的各鄉村基層。迄今,項目已在貴州遵義、河北阜平等地順利實施。

      這是一堂行走的美育思政課,也是設在鄉村振興一線的生動教學。追夢的少年,只有在路上,才能真實體會夢想的意義。就像支教團的李若雨同學自述的:“我們離開的時候,孩子們問:‘老師,你們能不能不走?’我沒作聲,因為我知道,關于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我還有很多的問題藏在心里,這些問題,北師大的課堂能給我最好的答案。孩子們又問:‘老師,那你們還會不會回來?’我說:‘我們一定會回來’!”

      中西部教育是中西部發展的戰略內生力量,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中西部全面振興大局,影響著我國高質量發展全局。通過知行合一、深入田間地頭的“追夢”,師范生們不斷強化對于信念的堅守,更認清未來努力的方向。

      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復旦大學《共產黨宣言》展示館黨員志愿服務隊全體隊員的回信中強調,心有所信,方能行遠。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斗。為了履行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我們將不負黨和國家的信任,在未來繼續發揮“師范育人”特色,聚焦鄉村振興與教育均衡問題,以知行合一的實踐育人和教師培養,為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全民美育:以中華美育,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推廣全民美育,尤為重要的,是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傳統中,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貫穿始終、綿延不絕。這其中,“美育思想”在中華文明進程中發展已久,影響巨大。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將詩歌、音樂、舞蹈作為人格修養的主要手段,《詩經》中的“雅”“頌”多為宮廷音樂,融合了詩歌和音樂,倡導建立禮樂制度并以此治理國家、完善社會體系,形成了“禮樂教化”傳統美育觀,并長期作為國家政策,通過興盛文化藝術來輔行育德,促進人倫關系的穩定和社會整體的和諧。在《樂記》中寫道:“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禮樂刑政,其極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音樂,直通人的情感,并能起到教導人廉潔、崇德、待人和善。甚至社會秩序、法治和政治,都與音樂相通。可見,美感融合社會治理的理念,并使之真正深入人心,最終促使道德走向完善,使人成為富有情操的人。

      在中國的書法教育中,每個學寫字的孩子必須要從“大楷”學起,因為楷書最規范、最端正、最莊嚴,學好規范的書寫,不僅僅是為了寫好字,更是在潛移默化中,磨練寫字者要像整飭的楷書一樣,做一個合格、規范的人。基于儒家主體的中國傳統美育思想,在發展中與道家、佛教禪宗中的積極元素不斷融合,并在理學、心學等學派的影響下深化拓展,逐漸滲透貫穿于古代政治和文化價值體系之中,演進凝練“中和”的美學精神。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的國家已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而建設美麗中國、創造美好生活,需要熱愛美、追求美、創造美的國民。在這樣的國家戰略和時代背景下,國民素養及審美力、創造力教育亟待加強。

      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2015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我國第一個國家層面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專門美育文件——《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回信,專門就學校美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做好美育工作”“弘揚中華美育精神”。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對學校美育工作提出明確要求:“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今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師范大學“優師計劃”師范生的回信里,又一次強調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標準。此次黨的二十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這為全民美育事業提出了更清晰的任務目標,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文化自信自強提出了更高要求。

      美育對我而言是一場“美的覺醒”的藝術行動,貫穿在教育和創作之中。作為美育工作者,不是要強行灌輸關于美的知識,而是要引導大家參與實踐、切身感受美,喚醒和培養大家對美的意識。比如“電影下鄉——新時代大學生美育支教行”活動中,作為多維度的綜合藝術的電影是很好的載體。在貴州遵義的茍壩小學,我們給學生放映了電影《1921》,和孩子們交流互動時,我感受到他們都有很強的藝術感受力,也有強烈的藝術追求。放映現場,有一個小姑娘一直堅持到最后,她說,“拍電影不容易,我得看到字幕放完”。我覺得這就是孩子們對藝術作品最質樸的理解與尊重。

      美育播撒美的種子,喚醒人們美的本能。我們的美育不是讓所有人都要成為藝術家,而是啟迪更多人熱愛生活,對生活多一些想象力。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我希望他們多多走出校園,到人民中去,去體驗真正的社會生活,不斷貼近美的源泉、創作的源泉。同時,我們秉承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原則,圍繞“以美培元”理念,探索設計了“四維融合”美育體系,正建構起以高校普及藝術教育、專業藝術教育和藝術師范教育為主體,積極介入社會美育的發展格局。

      在互聯網技術大發展的今天,被大數據推送影響的現代人,實際上正在進入所謂的“信息繭房”,它會形成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看起來人們的審美正在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獨特,但如果沒有明確而穩定的判斷,人們得到的信息會越來越偏狹,大家的審美會越來越從眾。所以,如何分辨當下文化環境的重要特征、有效利用最新技術手段,動員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共謀發展,對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兩創”發展,弘揚中華美育精神,推進文化自信自強至關重要。

      今年以來,我們以鄉村美育——高校美育——全球美育的系統規劃,漸次開展“振興鄉村美育先行”美育鄉村藝術周、“啟功先生與美育”學術研討會、“以美為媒跨越分界”全球美育大會,在城鄉空間之間、古今文化之間、中外文明之間搭建美與藝術的紐帶與橋梁,為城鄉協同、文化傳承、文明和解貢獻力量。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秉持“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校訓,培育學生心中“美”的種子,涵養全民文化自信,讓中華美育精神照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努力將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結語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文化與教育事業與時代同行,已經取得豐碩成果,教育事業穩步前進,文化建設繁榮興盛。目前,廣大人民群眾正在新的征程上,大踏步地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努力前進。

      我們必須堅持中華文化的根本立場不變,在這個世界格局風云變幻的時代,守住我們的民族文化根脈不動搖、不變色;同時,又要積極吸取來自于不同文化的有益養分,用于文化的啟發與創新,無論是歐美的還是亞洲其他國家的,只要是好的地方,有益于人民群眾的,就可以借鑒、改造、吸收利用。這就要求我們在文藝創作、藝術教育和全民美育的過程中,既能守得住中華文化的“正”,又能創符合時代、與國際對話的“新”。在精品創作中,生發出創造性的力量和文化自信的根脈,深入挖掘傳統文化中一切優秀成分,使之能夠應用于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好的文藝作品鼓舞人、教育人,在價值引導中肩負起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的使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堅持文化建設的根基,是縱觀歷史的根絡,是緯線,順著這條緯線,能夠縱向梳理我們的燦爛文明,直至中華文明之核心;弘揚美育精神,則是契合時代發展和創新需要的,符合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也能夠與人類文明溝通、對話、互鑒的,是橫貫科技、社會的,是連接世界的經線。

      韓愈曾寫道:“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樹木根基深厚的,枝葉才會茂盛;燈燭中膏油加滿,火光才會明亮。我們堅守的,是深厚的文化之根,而值得自豪的,是中華文化閃耀著新的光華。架構起守正與創新的坐標,是這個時代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有了自信和自強,我們才得以更好地為建設文化強國而不懈努力。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中國文藝評論(北京師范大學)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