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匯聚起新時代文學評論事業的青年力量 ——青年文學評論工作者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來源:文藝報 | 劉鵬波  2022年11月05日08:46

      10月22日,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報告引起大家強烈關注。報告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提出明確要求,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連日來, 廣大青年評論家和文學工作者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報告內容,共話文學評論事業的繁榮發展。大家表示,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為中國文學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未來要以更具整體性的視野體認時代、人民、生活、文學,努力匯聚起新時代文學評論事業的青年力量。

      充分發揮文學評論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作用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副主編崔慶蕾認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具有里程碑意義。二十大報告全面總結了過去五年以及新時代十年黨和國家事業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同時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科學謀劃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是指引前進方向、領航民族復興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其中,“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部分讓他印象深刻。在他看來,文學事業是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社會主義文學,文學評論承擔著重要的職責和使命。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必須充分發揮文學評論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作用。作為青年文學評論工作者,他充分意識到肩負的使命任務,今后將與各位同仁一道努力推動新時代文學評論與文學創作互動共生、兩翼齊飛,推出更多反映時代歷史巨變,展現人民精神風貌的精品力作。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執行主編李蔚超說,黨的二十大報告解答了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怎樣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這一重大時代課題。自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文學開啟了面向現代化、暢想現代化的新文學。黨領導下的人民文藝,記錄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追求現代化的“創業史”,激勵中國人民在建設現代化道路上昂揚奮進。文學評論和創作一樣,必須牢記歷史,面向未來,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特殊性,熱情謳歌中國人民在新時代推進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新征程。

      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培浩談到,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別強調,“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批評和監督,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對于中國當代文藝而言,人民在哪里?如何建立人民性立場?如何表達人民的心聲?如果寫出人民的悲辛和喜悅?如何獲得具有真正人民性的文學和思想品格?這些問題始終是不能放下、常思常新的研究課題,今后他將通過具體的文學批評實踐來更好地回應“文學的人民性”。

      “黨的二十大報告為未來中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暨南大學副教授唐詩人在聆聽完報告后備受鼓舞。作為青年文學評論工作者,他認為今后的文學評論和文藝研究,應更加清晰地站穩中華文化立場,服務中國文藝事業。“報告突出強調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性,這是當代中國文藝批評和理論研究的重要課題。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國家的現代化有相似之處,差異也特別明顯。”近幾年,他側重于研究中國城市文學,清晰地感受到中國的城市化發展不能簡單對照西方的城市化歷程,這類差異也表現在文學方面。對此,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文學批評理論話語顯得尤為重要。“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唐詩人認為,這一概括對于構建中國特色城市文學理論話語有很好的啟示。文藝批評不僅要面對作家作品,更要面對社會歷史和時代現實,要兼顧批判性和建構性。站穩中國文化立場,把握好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內涵,可以形成更加辯證的文學批評和理論研究思維,這是要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把最鮮活、正在蓬勃生長的事物和經驗帶到文學中來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必須堅持歷史的、人民的、藝術的、美學的批評標準。”上海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汪雨萌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并且充分肯定了黨在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和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方面取得的成就。作為青年文學評論工作者,汪雨萌認為,文學評論作為引導創作的重要力量,同樣不能脫離人民,應當堅持以歷史為標準、以人民為標準,與作家共同塑造更多時代典型形象,展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萬千人民群眾的風采;鼓勵作家書寫時代典型故事,結合自身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認知,創作出作為中華民族復興之路與中國國家建設的具象體現的中國故事,真正實現文藝作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青年文學評論工作者應當積極擁抱新產業、新渠道、新媒介中產生的文藝新作品和新形式,激濁揚清,褒優貶劣,關注這些創新產生的新的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努力使文藝批評成為‘新文學’的方向盤,幫助、鼓勵新的文學創作產生審美上的價值提升,力圖使文化產業真正創造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高質量、高水平、有意義、有追求的文學產品。”

      “一本刊物的十年史,也是國家十年發展的縮影。”《當代文壇》編輯部主任劉小波在比照自身的職業發展與新時代十年發生的巨變后如此感慨。他在《當代文壇》雜志社工作的十年,正好也是新時代中國蓬勃發展的十年。在他看來,編輯這一職業有如“為他人作嫁衣裳”。回望過去的編輯歲月,他由衷憶起諸多第一次:自己的名字作為責任編輯第一次出現在刊物上、第一次向作者發去約稿函、第一次收到回復、第一次策劃欄目、第一次撰寫《當代文壇》舉辦會議的綜述……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十年來,這份刊物在國家繁榮昌盛、民族復興發展的大環境中慢慢成長,進一步擴大了知名度和影響力,也為中國文學批評事業和學術話語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未來的藍圖已經繪就,道路會更加寬廣。”他說,從懵懂的文學青年到走上文學批評這條神圣而又莊嚴的道路,得益于在編輯工作中不斷與作者、讀者交流切磋、不斷成長。他期待下一個十年繼續茁壯成長,“心之所往,無所阻擋,未來已來,人在路上”。

      “青年強,則國家強。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助理研究員劉詩宇對此深有體會,作為一名普通的青年文學工作者,他感覺重任在肩。“中國文學有著悠久而豐厚的文脈,在黨的領導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豐碩的成績。”新時代文學攀登高峰需要新青年、新力量,青年不僅要在場,更要用自己的年輕和活力,把這個時代最鮮活、正在蓬勃生長的事物和經驗帶入到文學中來。“遠景天相送,清風客自來”,他相信中國文學的創作和研究大有可為,也將以自己的努力匯入到時代的洪流之中,既腳踏實地,也仰望星空,既著眼現實,也懷抱夢想。

      《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張鵬禹印象最深的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的相關論述。報告指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由于多年從事編輯和記者工作,張鵬禹發現,不論是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江永女書介紹到自己家鄉的“90后”意大利女孩茱莉,還是扎根浙江余杭青山村學習油紙傘技藝的德國設計師克里斯,類似的新聞正變得越來越多,這些故事通過中國媒體的報道被更多的外國人知道。正是在這種日益頻繁的雙向互動中,文化成為連接中外的有力媒介。“中國故事的魅力正在海外讀者中發出光亮。”在與不少中國作家聊天時,他驚訝地發現很多作家的作品被翻譯成十幾種甚至二十多種語言。看著圖書封面上形態各異的外文標題,他真切感受到遼闊的世界因文學而有了相互溝通的橋梁。與此同時,跨國文化交流借助互聯網和在線視頻軟件變得越來越便捷。譬如在中國作家協會發起的“中國文學海外讀者俱樂部”系列活動中,不僅能看到中國作家和譯者、讀者真切交流,還能聽到海外讀者腦洞大開的提問。“我被這種熱烈的氣氛感染,盡管一場活動直接參與的人數可能只有幾十人,但我相信他們一定都是出自對中國文學與文化的熱愛,與我們精準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