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藝的中華文化辨識度與文化自信自強
      來源:中國藝術報 | 張晶  2022年11月04日09:53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提出新的百年奮斗目標:“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而言,中國式現代化是必經之路和基本內涵。中國式現代化有哪些特征呢?報告中有非常明確的闡述:“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這五個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是互相聯系、缺一不可的。其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特征,是與“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有著深刻的內在關系的。我們的“精神文明”,是有著中華民族特色的精神文明,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的文明,同時,也是彰顯文化自信自強的精神文明。這與我們的文藝創作和文藝理論的民族特色關系至為密切。在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又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回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提倡“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是一以貫之的基本主張,如果分析“人民”的具體內涵,當然是指當代的中國人民。而從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的意義上看,深刻表現中國人民的生活與情感,本身就會彰顯中華文明的民族特征。

      在如何繁榮文藝創作和文藝理論的問題上,是崇洋媚外,還是守正創新,也就是說,作為文藝工作者是一個怎樣的立場?這是一個道路問題,也是一個原則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曾經有過迷失。我們當然不是盲目排外,而是要“立足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關鍵是站在什么立場之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都離不開文藝。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這里的論述,其實也就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的命題的先聲。站在中國文化立場上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形象,這是每位文藝工作者應該肩負的歷史使命。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又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負,承百代之流,會當今之變,創作更多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優秀作品。”中華文明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文藝作品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比起普通的意識形態的表達形式,具有更好的表達力和親和力。無論是文學還是其他門類的藝術作品,都以其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和情感表現,使接受者產生審美愉悅與共情。在建構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的問題上,文藝作品有著最具魅力的作用,這種作用是其他方式都無法取代的。

      為著推動文化自信自強,我們的文藝工作者應該在創作活動中更多地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在講好中國故事或抒寫情感時,以中華民族獨特審美觀念及表現方式來進行藝術創造,這樣便能夠大大增加作品的中華文明辨識度。那么,何謂“中華文明辨識度”?從文藝領域來說,就是以中華文化為內在的根基,作品中能夠以審美的風貌,體現出中華文明的外顯程度。這里既有相沿于中華民族歷史深處的哲學的、倫理的、審美的傳統內蘊,又有輝張于當下的屬于中華民族的美學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有更為直觀的論述,“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作為追求,讓目光再廣大一些,再深遠一些,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著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同時直面當下中國人民的生存現實,創造出豐富多樣的中國故事、中國形象、中國旋律,為世界貢獻特殊的聲響和色彩、展現特殊的詩情和意境。”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特殊的聲響和色彩”“特殊的詩情和意境”,都是具有鮮明的中華文化的辨識度。這里盡管略有比喻的成分,但也說明了各種藝術門類都應該具有的中華文化辨識度。

      文藝作品中的中華文化辨識度,是指能夠為廣大人民所能直觀審美所能即刻把握的。辨識度不經過理性思辨,也不經過概念思維,而是在直觀的審美判斷中就能直接得出結論。借用康德的審美判斷命題來說,“美是不信賴概念而作為一個普遍愉快的對象被表現出來的”。辨識度不經由概念,但其效果并非美的效應,而是通過審美途徑感知中華文化的精神標識的。從當下中國人的審美理想或審美趣味而言,中華文化辨識度應該是其中的重要內涵,也是面對文藝作品的主要審美訴求。正如我們所熟知的,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是一以貫之的核心觀念,而在創作和評論中,強化中華文化辨識度,同樣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深刻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這段論述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從文藝的角度來講,“以人民為中心”一方面是要以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表現人民的思想情感、人民為美好生活奮斗的歷史進程,尤其是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年來,在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奮斗歷程,把人民作為主角;從文藝的審美接受和文藝批評的角度來講,以人民為中心,就是要真正地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真正了解人民的當下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鑒賞家”和“評判者”關系至為密切,但又所指并非完全同一。“鑒賞家”指人民的鑒賞水準和審美趣味,“評判者”則是人民對文藝的價值判斷。這就告訴我們的文藝工作者,不能將人民僅僅當作被動的欣賞者,而是應該把人民作為具有時代的審美趣味和審美理解力、判斷力的審美批評主體。而生長在中國大地、植根于中華文化傳統中的人民,對于國內創作的文藝作品,包括文學、戲劇、電影、音樂、美術、曲藝、舞蹈等藝術門類的作品,都是有著很強的辨識意識和辨識能力的。這種辨識主要在于其中華文化的根源與色彩。

      中華文化辨識度,體現在文藝作品中有內外兩個層面。從內在角度講,作品包含著的中華文化傳統基因,如哲學思想、審美觀念、倫理價值等在作品中的生發與體現;從外在角度講,作品的藝術形式、藝術媒介以及藝術結構的方式,等等,都是中華文化辨識度的內涵。如在中國詩詞中,其詩詞格律包括近體詩、古體詩、樂府詩等,都有很高的漢語聲律的辨識度。在繪畫領域,如中國的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等等,都有獨特的技法、筆墨、結構,也都是體現了中華文化特有的辨識度。從內涵上看,如陶詩所表現出的平淡自然的風格、王維詩的澄明而帶禪意的意境、杜甫詩那種充滿仁愛之心的情懷,都有很強的中華文化辨識度。中國畫中的山水人物畫,也都一望可知地呈現出中華文化的神韻。清人葉燮對詩人胸襟的高度重視,如他的論詩名著《原詩》中所說:“我謂作詩者,亦必有詩之基焉。詩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后能載其性情智慧,聰明才辨以出,隨遇發生,隨生而盛。千古詩人推杜甫,其詩隨所遇之人、之境、之事、之物,無處不發其思君王、憂禍亂、悲時日、念友朋、懷遠道,凡歡愉、幽愁、離合、今昔之感,一一觸類而起;因遇得題、因題達情、因情敷句,皆因甫有其胸襟以為基。如星宿之海,萬源從出;如鉆燧之火,無處不發;如肥土沃壤,時雨一過,夭矯萬物,隨類而興,生意各別,而無不具足。”在詩學中,這種對作家主體胸襟的認識,恰也是對中華文化的辨識。當代的文藝作品,大多數都是有著鮮明的中華文化辨識度的。芭蕾舞劇是從西方傳入的藝術樣式,但是我國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沂蒙頌》等都有著鮮明的中華文化辨識度,成為當代中國文藝的經典之作。交響樂亦然。很顯然,交響樂也是西方音樂的經典樣式,但中國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卻以極為優美的民族特色,成為蜚聲世界的交響樂經典。2022年國慶期間由中國愛樂樂團等五家國內主要的交響樂團舉辦并演出的系列戶外大型交響樂《江山如畫》,也是以非常鮮活的、創造性的藝術形式,呈現著明顯的中國風,成為中國交響樂史上的一部佳作!2021年央視春節晚會上的舞蹈《只此青綠》,其濃厚的中華文化的辨識度,達到了“高光時刻”。在新時代的文藝創作中,許多文藝作品都呈現了這種體現鮮活的民族氣派、民族特色的文化辨識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向文藝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尤其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又以“推動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為專章,將文化建設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有機部分,使其成為新時代新征程的光榮任務。

      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特征之一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中國式現代化并非單一的物質文明,而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協調發展。而在精神文明的建設中,文藝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取代、異常重要的。文化自信自強,不僅是要認同中華文化傳統,更要開創中華民族文化的新境界。有意識地強化中華文化的辨識度,是我們實現文化自信自強的有力措施。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就深刻指出:“文藝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這方面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小說,一篇散文,一首詩,一幅畫,一張照片,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一曲音樂,都能給外國人了解中國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京劇、民樂、書法、國畫等都是我國文化瑰寶,都是外國人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文藝工作者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發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讓外國民眾通過欣賞中國作家藝術家的作品來深化對中國的認識、增進對中國的了解。要向世界宣傳推介我國優秀文化藝術,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也再次重申這種思想。文化自信自強,當然要使中國優秀文化走向世界。而審美途徑是中國和外國人民溝通的最佳通道。文藝有強大的“外宣”功能,它不是一般性的宣傳,也不是論證說理,而是以審美的魅力直擊人心。“東海西海,心理攸同。”文藝能使人產生審美的共通感,使人產生強烈的共鳴。在展現中國形象的問題上,文藝作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強化文藝作品的中華文化辨識度,應該是有效的手段。

      文藝經典的創造是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因素。新時代,需要具有時代標識的文藝經典。經典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經過時間的檢驗和不同時代接受者的認同。但是只有我們克服浮躁情緒,真正沉潛到時代生活的深處,才有可能書寫人民的史詩!當年的柳青,正是因為能長期扎根農村,才寫出《創業史》這樣的經典名作。梁曉聲的《人世間》,是作家在數十年東北生活的結晶之作。中國的作家和藝術家,只有深深浸染于中國的文化傳統之中,深刻領悟中國精神和中華美學精神,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用發現美的眼睛去感受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和奮斗,以“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標準來進行創作,方有可能創造不愧時代的經典之作。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是中國的文藝工作者文藝實踐的基本路徑。中國文藝之經典,是中國人民史詩的載體,是中國精神的凝聚,也是中國人心靈史的呈現。藝術創新的力量才能成為經典生成的助力。在中國作家藝術家創造的經典中,中華文化的辨識度是非常鮮明的。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大名著”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在文藝作品中強化中華文化辨識度,也是我們的審美風尚建設所需要的。中華文化辨識度的強化與深入,對于鑄就社會主義文化的新輝煌,對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是題中應有之義!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進行文藝創作和理論建設,都要開辟新的局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作為文藝工作者,應該發揮歷史主動精神,為了新的百年征程,為了中國人民的審美需求,多出精品力作!

      (作者系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人文學院院長、中國文藝評論(中國傳媒大學)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