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張秋生:閱讀和寫作 我生命中的太陽和月亮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 韓萌萌   2022年10月26日22:47

      幾十年來,張秋生從未停止過兒童詩與童話的創作,他的作品曾8次榮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是目前為止獲得這一獎項次數最多的作家。張秋生于2020年榮獲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特殊貢獻獎。“張秋生先生是中國兒童文學的一棵常青樹。他用半個多世紀的勤奮寫作,在童詩和童話寫作領域成績卓著,影響了幾代孩子;他的多篇作品入選小學語文教材,獲得過眾多獎項,成為當代原創童話的重要收獲。他身兼兒童文學報刊的編輯、主編、總編之職,為當代中國兒童文學原創寫作領域培養和輸送了大批人才,奉獻了畢生精力。”2020年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評委會給張秋生的頒獎詞這樣寫道。

      “小巴掌童話”溫暖幾代小讀者

      2021年張秋生的幼兒文學作品《小巴掌童話詩·恐龍媽媽孵蛋》獲得第十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該獎是國內兒童文學界的最高獎項,而張秋生不止一次獲此殊榮,多年前,他已憑借《小巴掌童話》和《鵝媽媽和西瓜蛋》在第二屆、第三屆評選中獲獎。

      “顧名思義,是篇幅短小,小得像小巴掌那樣的童話。它是張秋生同志獨創的一種新童話形式,最大的特點是充滿詩意,張秋生同志其實還是在寫詩,把詩和童話結合起來寫。”任溶溶生前曾這樣形容張秋生的“小巴掌童話”。

      “有一天我突然就想,能不能把我喜歡的詩、散文和童話糅合在一起,寫一種精短的、既有詩的韻味又有散文的隨意,同時兼具童話豐富想象的作品呢?”張秋生曾談道,“小巴掌童話”是自己命名的。從1958年他在《解放日報》上發表了處女作——兒歌《趕麻雀》開始,陸續很多兒歌發表在《新民晚報》《文匯報》《青年報》等報刊。后來的很多年里,張秋生一直在寫詩,出版了10多本詩集。1985年,張秋生開始“小巴掌童話”的創作。“在創作過程中,我力圖使自己的作品多一點‘弦外之音’,并努力讓讀者自己的想象和生活來補充它,豐富它,這是我的刻意追求。但刻意的追求必須通過隨意的方式來顯示,我并不著意制造那些曲折離奇、跌宕熱鬧的情節,而是隨意選取發生在孩子們身邊的小事,讓他們在熟悉的、喜愛的、親切而有趣的故事情節中徜徉、思索、歡笑、惋惜……”

      作品富有純真童心和鮮明風格

      今年7月,新蕾出版社出版了張秋生的新作《有夢小院》。“張老非常誠懇地接受了我們的修改意見,我知道他的身體不好,以為可能要修改一段時間,沒想到不到半個月,就再次收到了他的改稿,里面不僅將編輯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調整與邏輯自洽,還加入了很多新的情節,使人物形象更加飽滿,整體故事架構更加豐富。”新蕾出版社副總編輯焦婭楠介紹,如此細致地打磨,讓《有夢小院》上市僅兩個月就銷售了3萬冊,這本書也如張秋生所愿,走進更多孩子的心中。

      談到與張秋生老先生交往的細節,焦婭楠介紹,和張秋生老先生認識了12年,也合作了12年。去年年底,張老寄來了他的手寫稿件,一如既往,厚厚的一沓,上面夾雜著藍色、紅色的修改痕跡,連一個標點符號都要反復斟酌,一筆一畫都體現著他對作品的認真與愛惜。“張秋生老先生的童話如此精短,富有音韻,朗朗上口,充滿童真童趣,每一個讀過的小讀者都感覺親切、流暢、生動,情不自禁地喜歡上了,從而獲得真善美的熏陶。”焦婭楠表示,出版社在策劃一些童話選題時,特別需要像張老這樣富有純真童心和鮮明藝術風格的作家。

      “這幾十年來,我從未停止過兒童詩和童話的創作,這得感謝我的職業。作為一個兒童報刊的編輯,和孩子們始終在一起,孩子們的調皮、率真、單純、稚氣讓我找到了許多有趣的創作素材。”張秋生曾表示,自己直到小孫子出生才退休,在照顧孫子的過程中,他細致地觀察,又找到了好多創作素材。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推出的《張秋生文集典藏》,匯集了張秋生60余年兒童文學創作的心血,包含《散步的母雞遇見狼》《陽臺欄桿上的貓》《騎在貓背上的勇士》《爸爸狗和兒子貓》《老鼠喂養的恐龍》《童年閣樓上的白云》六卷作品。其中前三卷為“小巴掌童話”經典篇目;《爸爸狗和兒子貓》《老鼠喂養的恐龍》收錄了12部中長篇童話;《童年閣樓上的白云》為詩歌和散文集。2018年至2020年,該社陸續出版了張秋生病中新創作的詩集《魚兒會不會微笑》《恐龍媽媽孵蛋》和童話集《在樹上看風景的狐貍》。

      讀有字之書和生活之書

      張秋生曾談到他寫兒童文學的“秘訣”無外乎讀兩本書:一本帶字的書,一本不帶字的生活之書。“寫兒童文學,就是要用孩子眼睛和成人目光的交匯,去觀察生活,去熱愛生活,發現生活的美好,再以文字呈現。”

      媽媽念的歌謠、爸爸帶著讀的《千家詩》、二年級時老師講的童話,這些都是張秋生童年生活中的溫暖和光亮。“我很幸運,童年的我愛上了閱讀。60多年來,閱讀和寫作成了我生命中的太陽和月亮。給我帶來溫暖、光明,帶來沉醉和美麗的向往……”張秋生曾表示,能成長為今天這樣的一個人,與在閱讀中尋找到了很多影響成長的關鍵的書密不可分。

      “任溶溶和張秋生兩位老先生的寫作一直延續到生命的最后時刻。”在周晴看來,兩位老先生不僅勤奮好學,而且從不會因為年事已高而降低自己對作品的要求,“他們的作品成為幾代讀者集體的童年記憶,以純正的中國氣質、純粹的童年精神,成為中國兒童文學作品的成功典范,是我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