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兒童文學與審美教育
      來源:文藝報 | 王歡  2022年10月24日08:40
      關鍵詞:審美教育

      前不久,《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頒布,明確規定了新時代中小學生義務教育的原則:堅持德育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強體育美育,落實勞動教育。“五育”中的“美育”,是指審美教育,主要是對少年兒童感受力、鑒賞力、想象力等審美能力的培養。既然要對兒童進行審美教育,我們首先應該了解兒童的審美起點。

      兒童的審美起點

      一切審美的基礎都是情感,只要審美活動發生,就有情感的投射和介入——審美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情感教育。我們以審美能力中最重要的感受力和想象力作為切入點來觀察兒童:

      例1:1986年,3歲的我坐在姥姥家的彈簧沙發上,津津有味地觀看黑白電視機里播放的《西游記》。沒等“三打白骨精”這一集播完,我就放聲大哭起來,抹著眼淚向姥姥申訴:“孫悟空那么好,唐僧還要把他趕走,太狠心了!”長大以后再看這一段,心里仍隱隱作痛,但不會再像兒時一樣為悟空痛哭流涕了。

      由例1可知,兒童的審美情感并非后天習得,而是先天存在并一觸即發的。3歲的幼兒已經完全可以與主人公共情了。在故事情節的演進過程中,幼兒的情緒始終被緊緊牽引,她會為唐僧的人妖不分而焦急、為孫悟空被緊箍咒念得滿地打滾而心疼、為悟空環繞師父跪地磕頭而感動、為唐僧不近人情決意趕走悟空而憤恨、為悟空遭受的委屈誤解而難過,甚至為唐僧再次被妖精抓走而幸災樂禍。“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之所以深受兒童喜愛,并不是因為打斗的過程有多么精彩,這個故事帶給兒童的真正價值,是觸發了兒童一系列豐富曲折的情感體驗。可見,兒童的感受力非常強大,他們的情感反應與成人一樣,甚至比成人更真摯、投入,更純粹、強烈。

      例2:我小時候喜歡幻想、聽媽媽講故事、自己編故事,小學三年級創作了第一篇童話《貓和老鼠的友誼》。長大以后,感覺自己的想象力逐漸干癟枯竭,即使從事創作,也只能寫現實題材的小說散文,寫不出幻想題材的童話了。

      相信許多朋友看到這個例子都深有同感。每個生命初始都充滿靈性,不受束縛,但隨著理性的增長與社會的規約,個體慢慢脫離了兒童時期的本真狀態和赤子之心,便也舍棄了那些背離現實、毫無用處的無羈想象力,就像周作人所說的“赤子之心好像‘毛毛蟲’的變了蝴蝶,前后完全是兩種情狀”。可見,人的想象力大體是隨年齡的增長而遞減的(除少數保持童心的天才),也就是說,兒童的想象力也很強大。

      綜上,兒童的審美起點是很高的,但這并不代表他們的審美能力已經完備。兒童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并非憑空而來,他們需要大量的持續的充滿情感和想象力的介質去刺激和激發。兒童的身份決定了他們活動范圍狹小、生活經歷單一,但年輕的生命肯定不能滿足于眼前,他們渴望豐饒,渴望壯闊,渴望去聽、去看、去見識、去體會那些鮮妍的、蓬勃的、充盈著豐沛情感和奇異幻想的事物。再沒有比兒童文學更符合這種需求的了,因為情感和想象力就是兒童文學的雙翼。

      兒童文學是審美教育的最佳伴侶

      兒童文學為少年兒童打開了認識和感受大千世界的門,來自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引人入勝的故事,不斷激發兒童的審美情感、審美想象和審美趣味,讓孩子單薄而有限的生命體驗逐漸變得豐厚起來,也成為他們日后創造力的靈感和來源。例2中的兒童正是因為吸納了動畫片和格林童話的靈感,才突發奇想,以貓鼠題材叩響了她的創作之門。

      兒童文學可以幫助少年兒童體驗各種類型的美。孩子們通過《海的女兒》見識到了飛蛾撲火般的小人魚,為獲得人類的靈魂,賭上了自己的生命和愛情——這是悲劇之美;通過《紙飛機》見識到平凡的人們在戰爭中一次又一次重建家園時爆發出的強大生命力和“向死而生”的樂觀精神——這是崇高之美;通過《長襪子皮皮》認識了一個紅頭發長著雀斑的小女孩能舉起一匹馬、能戲弄警察、能教訓男孩子、能強迫小偷乖乖陪她跳舞,通過《埃米爾捕盜記》了解到一個小男孩可以串聯起全城的男孩子幫他在火車站抓住小偷,通過《女巫》了解到那成千上萬用帽子遮住光頭、手套遮住爪子、高跟鞋遮住方腳趾、憎恨兒童臭味的女巫誤食了自己發明的變鼠藥統統變成了老鼠——這是狂歡之美;通過《拇指姑娘》想象“她的搖籃是用半個漆得很亮的核桃殼做的,床褥子是一片紫羅蘭花瓣,被子是一片玫瑰花瓣”——這是詩意之美;通過《大林和小林》見識到奢侈享受的大林在賽跑時竟然敗給了烏龜和蝸牛——這是夸張和幽默之美;通過《黑焰》《狼獾河》等動物小說見識到弱肉強食又充滿人情味的動物世界——這是自然之美。兒童文學還從孩子們身邊不經意的小事出發,挖掘生活之美,比如許多小朋友嫌棄奶奶或姥姥的絮絮叨叨,尚未意識到祖孫之間的深厚情感,但文學作品集中把老人的辛勞、慈愛和奉獻書寫出來(例如兒童小說《外婆》、兒童散文《愛——外婆和我》、兒童劇《二十四個奶奶》等),孩子閱讀時聯想到自己的祖輩,就能激發出強烈的情感共鳴——這是親情之美。此外,還有大量圖文并茂的繪本,為兒童提供故事、情感、繪畫藝術的多重審美享受。

      當前兒童文學審美教育的誤區

      首先,兒童審美教育需要“給予”。“審美教育”其實是一種廣義的教育,它并不是指成人對兒童的具體方法技能的教授,而泛指我們幫助兒童獲得審美熏陶、提升審美能力的過程。我們想提高孩子對美術的審美鑒賞力,就要多帶孩子去看畫展,看不同類型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畫展;同樣,我們想激發孩子對文學的審美感受力和想象力,就需要充分地給予,給予他們足夠多的優秀的經典的兒童文學作品,放手讓他們去自由閱讀和自主感受。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是作家的情感集結與審美菁華,在孩子面前展現出繽紛多彩的童年景觀,有些是兒童熟悉從而引發共鳴的,有些是兒童陌生進而勾起好奇心的,有些是兒童向往并能獲得心理滿足感的。總之,閱讀兒童文學的過程既是一場無功利性的審美享受,也是一場事半功倍的審美教育。

      其次,兒童審美教育拒絕“深挖”。審美是一種感性的、靈性的、悟性的過程。孩子讀一篇童話,已經被深深打動,在她(他)幼小的心靈烙下了一個玫瑰花形狀的烙印,她(他)每次想到,心里都會一暖或者一顫——這時,審美過程已經完成了。語文課要教會兒童的,就是如何將這些感受用準確的、適合的、書面化或個性化的語言表達出來。在思想內涵上,教師只需伴以適當的點撥。

      在很多小學語文公開課上,我們看到教師放慢速度,不斷鼓勵孩子在課文或繪本中發現新的細節,啟發孩子思考故事背后的內涵。教師的講授或標新立異,或陳詞濫調,或極力煽情,或縱深闡釋,其實都大可不必。兒童文學是“淺語的藝術”,不止是指它的語言文字淺顯,語義層也是比較淺的,一戳就破,它就是在兒童的心靈上揮了一下魔法棒,一大片沙漠就變成了綠洲,它不需要你動用鉆井機,鉆得那么深,一層又一層掰開揉碎,那樣就把整體的美感破壞了,也會敗壞孩子的審美興趣。

      其次,兒童審美教育需要“多元”。兒童的價值觀更接近于二元的,她(他)在聽故事、看電視時總喜歡追問:“這是好人還是壞人?”但是審美并不純然是二元的,審美教育也不是簡單的一句“教會孩子分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而是用心靈去感受美的多種類型和多種層次。你能告訴孩子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比羅中立的《父親》美嗎?你能告訴孩子溫婉的江南水鄉比蒼勁的西北大漠美嗎?我們應該提供給孩子多元的審美,包容的審美,讓他們知道小口啜茶與大碗喝酒都具有不同的美感,既能欣賞云卷云舒,也能嗅出泥土的芬芳。所謂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本文例證均來自真實經歷)

      (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