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唱支山歌給黨聽
      來源:中國青年作家報 | 只恒文 馬亞姍  2022年10月18日09:04
      關鍵詞:二十大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

      母親只生了我的身,

      黨的光輝照我心。

      自2022年4月起,《中國青年作家報》在報紙端和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中青在線、中國青年網等全平臺,同步推出《“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青春之歌征文》專欄。

      采集一線熱烈鮮活的青春故事,展現熾熱執著的青年奮斗者,呈現時代記憶中的青年變遷,點滴積累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這是這個專欄用文學的方式,對新時代充滿力量的回應。

      這里有中國青年的代表,有青春中國的模樣,更有“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生動實踐。這組報道在地域上遍布大江南北,在主題上涵蓋眾多領域,從鄉村振興到城市交通,從教育領域到南水北調。文化名家和青年寫作者以身邊的故事,呈現山鄉巨變,記錄偉大時代,與我們一同講好中國故事,弘揚奮斗精神,展示青春活力,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沉浸式實踐:標識時代精神符號

      2017年4月1日,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

      五年后的春天,作家徐劍懷著喜悅的心情,來到雄安新區采訪:雄安新區成立五年了,一個叫石頭的孩子也滿五歲了,他像一個天上飛來的精靈,仰望歷史的雄安,少年的雄安,青春的雄安……你看,一代雄安新人闊步走來,英姿勃發。

      這篇題為《去雄安吧,那塊土地屬于年輕人》的報告文學,作為“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青春之歌征文專欄的開篇,于4月5日在《中國青年作家報》頭版頭條刊出。這篇以可視化、融媒體形式打造的作品推出后,引起社會各界不少讀者的共鳴,僅在“學習強國”平臺上就有169萬閱讀量。

      8月6日,廣西欽州市作家協會在讀書分享會上,專門以《去雄安吧,那塊土地屬于年輕人》為藍本進行了研討。“雄安是屬于年輕人的,建設主體是年輕人,三個年輕的群體組成了一曲非常美妙的協奏曲,完成了雄安新區建設的宏大敘事。”廣西欽州市作協主席謝鳳芹認為,“三個年輕人,各自都有自己的發展軌跡,三人在作品中也沒有重疊交集的機會,看似互不相關,其實都是為主題服務。三個建設者各自奮斗,將他們三人的事跡串聯起來,恰好成為最有說服力的典型:不論是什么身份,只要你到雄安,都可以找到為祖國建設效力的地方。”

      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聞與文學,特別是與“報告文學”這一獨特文體有著創作上的緊密聯系。茅盾先生在《關于“報告文學”》中曾經明確提出:“每一時代產生了它的特性的文學。‘報告’是我們這匆忙而多變化的時代所產生的特性的文學式樣。”

      有著70余年歷史的中國青年報社,每逢重大主題報道和重要時間節點,總會產生一些記述和描寫時代重大事件、具有鮮明文學性特征的長篇通訊、報告文學作品,這些篇章有的已經成為記錄當時歷史場景的重要文獻。報告文學評論家丁曉原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報告文學作家關注新的現實、新的題材,在作品中書寫新的主題。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王石和房樹民的《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穆青的《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等作品描寫的人物與事件,表達的情思和精神成為一個時代的精神符號,已經融入了當代中國人民的精神譜系之中。”其中,《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發表在1960年2月28日《中國青年報》一版頭條,作者王石和房樹民系中青報記者。

      洞悉生活、介入現實、記錄時代,這一創作宗旨在《中國青年作家報》近年組織的重大主題報道中,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揚。“70年70天70后”——2019年,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壯麗70年·紅色傳承”在《中國青年作家報》頭版頭條與讀者見面。2022年,“青春之歌”的征文專欄也已經推出15篇有關“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的專題報道。

      這是一家文化媒體,對偉大的黨和親愛的祖國最好的獻禮與祝福。

      有效性聯結:2.0版本的“第二采訪組”

      2019年夏,為了組織好“70年70天70后”這組重點報道,《中國青年作家報》在前期進行了細致的選題策劃,在討論選題的時候,大家認為在題目設置、內容采寫等環節,如果青年讀者能夠參與進來,應該能夠更好地點燃青年創作激情、幫助青年成長——這是編輯部樸素真實的想法,也符合《中國青年作家報》創辦的初衷。于是,“第二采訪組”應運而生。

      “參加‘壯麗70年·紅色傳承’專題報道的采訪活動,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90后讀者代表、北部戰區陸軍邊防某旅排長柯青坡說。柯青坡是一位部隊文學青年,2019年夏,他利用休假的時間在北京住院治療。聽說報社組織“壯麗70年·紅色傳承”專題報道,他在還未痊愈出院的情況下,向醫生請假,和報社的記者一起去采訪軍旅作家張國領。

      “這不單單鍛煉了我的采寫能力,更重要的是接受了紅色教育。”柯青坡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這種熱愛本身就是紅色的,它讓我們陽光而又有激情地看待周圍的一切。有些東西即便現在不理解,將來也可能會變成筆下動人的故事。”

      如果把三年前由編輯部、青年作者(讀者)組成的“第二采訪組”定義為1.0版本,那么,2022年“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的作者隊伍,則升級為文化名家與青年作家,青年作者(讀者)與視頻攝制者,共同組成的全新的“四方面軍”。

      這是2.0版本的“第二采訪組”。

      《黃河岸邊有我家》《南水北調“守井人”》《王仁子:在紅豆杉樹下聆聽》的作者李玉梅、李小奔、尹紅芳都是中國作家協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的會員,她們以文字記錄偉大時代的歷史巨變,開掘深具現實意義的重大思想主題,既有對今日美好生活的探源,更是在禮敬奮斗在這個偉大時代的凡人英雄。

      “好花紅來好花紅,好花生在茨梨蓬,好花生在茨梨樹,哪朵向陽哪朵紅……”《羅琳花:我是好花紅的姑娘》的作者黃健(土家族),是貴州盛華職業學院的青年教師,《軌道接起同城夢》的作者、廣州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涂燕娜,《高原與北喬,互為對方》的作者延邊大學中文系本科生張天笑、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邢晨等,都是90后。

      他們的創作承續紀實文學寫作傳統,立足腳下這片熱土,關注現實生活題材,通過書寫有血有肉、跌宕起伏、鮮活飽滿的普通奮斗者的故事,以小切口呈現大時代,使作品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青年特色,凸顯出90后作家在文學寫作方面的勇敢嘗試與主動擔當。

      “請黨放心,強國有我!”這是新青年唱出的新時代強音。新時代賦予青年鮮明的思想和文化特質,新時代文學的“大纖”應該放手由他們來拉,這是編輯部在2.0版本的“第二采訪組”中最希望看到的。

      創新型表達:視頻與文字的融合表達

      “每一個時代的文學,都有新的寫法”。

      《“喜迎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青春之歌征文》專欄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注重彰顯創作者的主體性,加強作品思想性的同時,突出文字與視頻的融合表達。即在“短章報告文學”的基礎上,增加新聞的融合性,運用短視頻的拍攝、制作突出可視化。

      你可以看到,《去雄安吧,那塊土地屬于年輕人》《寫出不一樣的張桂梅》《續寫傳奇的新一代京張人》《黃河岸邊有我家》《南水北調‘守井人’》《馬平:把生命的影子放進故事中》《從黃河到天山》羅琳花:我是好花紅的姑娘》等作品完全打破了傳統“報告文學”的寫作樣態,將作品創新包裝,用全新的畫面,全景式地呈現在受眾面前,帶給閱讀者以回味、思索的空間,如同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著名報告文學作家徐劍所說,“優秀的作品,要綻放作家的思想光芒”。

      “我出生于雄安新區安新縣,這里以前是河北省保定市的一個小縣城,但是2017年4月1日之后這里有了一個新名字叫作雄安……”打開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徐劍的“雄安”一文,視頻《劉淼:用鏡頭記錄和傳播雄安好故事》呈現在全文最頂端。

      劉淼是長城新媒體集團雄安站的員工,是這個短視頻的拍攝者、講述者、制作者,也是徐劍“雄安”一文里書寫的人物之一。這個女孩兒充滿青春氣息的聲音清澈溫暖且堅定,短視頻快速閃現的鏡頭里雄安新區會展中心的建筑群從挖坑打樁,鋼筋綁扎到水泥澆灌,直到封頂,讓每一位讀者看到了雄安新區一天天成長的模樣。報告文學的書寫、文中人物的回應、視頻中的動態呈現,形成了立體的現代融媒體展現形式,讓我們沉浸式地體會作者“雄安”一文中表達的拓荒者、家國情懷、讓年輕人熱血沸騰的夢幻之城。

      眼前奔騰的黃河,耳邊呼呼的河風,還有轟隆隆的翻耕機械聲,《黃河岸邊有我家》的作者李玉梅和文中的主人翁——山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科研中心主任周立城,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黃河入海口一望無際的泥濘灘涂上。周立城從泥沼中拔出一株枯黃的植物,緊鎖著眉頭說:“這就是我們圍淹治理的互花米草,生命力太強了,它能長到兩米高……”

      在這個視頻中,讀者隨著鏡頭跟隨作者的視角一同見證了山東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科研中心對近年來泛濫成災的互花米草這一世界性難題的治理,為黃河入海口沿岸的生態保護作出的不懈努力。視頻引領著讀者更深入地進入寫作現場,和作者同頻共振,對文字意境更深度地抵達,對主人翁更深切地共情。

      “我的家鄉鄖陽就在漢江邊。每一個清風習習的早晨,彩霞滿天的傍晚,這一江清水總是像一位慈母靜靜地守護著小城……”《南水北調“守井人”》的視頻中,以“我”替作者出鏡的女孩兒是鄖陽區博物館的青年干部吳芳,畫面中吳芳引領著讀者深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地十堰市鄖陽的污水防治、水行政執法、漢江清漂現場,見證水源地艱苦卓絕的生態保護工作。鮮為人知的是,視頻背后的故事很是驚險。4月22日這天下午,吳芳在漢江清漂船上拍攝中切換鏡頭時,一步踩空從三四米高的駕駛室外墜落到甲板上。吳芳當時就躺在甲板上疼得眼淚直淌,現場的同志要送她去醫院,但她試著動了動身體,感覺沒有大礙后,擺擺手說:“這是報道我們鄖陽的片子,我今天一定要堅持拍出來才行,不能因為我誤事。”在甲板上躺了幾分鐘之后,吳芳強忍著劇痛,再一次面帶甜美的微笑出現在鏡頭里,完成了當天所有的拍攝。而鏡頭沒有拍到的是她擦傷的腿上還不斷地有血滲出。

      喜迎二十大,以新篇章禮贊山河美;永遠跟黨走,以新語態闡釋新思想;奮進新征程,以新傳播謳歌新時代。“青春之歌征文專欄”將非凡十年的偉大成就轉變為具體鮮活的身邊故事,化作媒體融合創新的生動實踐。視頻制作和短章報告文學的聯袂,再加上中國青年報全媒體平臺的推送,讓文字與人物、故事與場景、青年與成長、時代與精神相融,構成了“報章文體”新的表達方式和創新路徑,是報告文學為“行走的文學”的有力闡釋,對新聞報道“四力”的深刻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