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皇巨著《四庫全書》是怎樣誕生的
前不久,國家版本館正式開館,中央總館特設“淵溯津瀾——《四庫全書》文瀚合璧”古籍展,首次同臺展示文淵閣、文溯閣、文津閣、文瀾閣四閣《四庫全書》的真本和仿真影印版本。《四庫全書》三萬六千余冊,編纂長達十余年,這部大書由近四千人以手寫方式先后抄錄了七部。
1.從征集遺書到編纂《四庫》一封奏折道出皇帝心聲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772年12月19日),在年底例行封印前夕,安徽學政朱筠向乾隆帝遞了兩個奏折,其一匯報他奉命在安徽境內訪查遺書的情況,其二建議選派儒臣著錄校書。時年44歲的朱筠大概沒有想到,他這封不過數百字的奏折,竟引發出清代乃至中國古代史上最大的文化工程。
朱筠上奏之源,在于乾隆帝當年正月所下征書諭旨,強調自己“稽古右文,聿資治理”,又說登極之初即命中外搜訪遺書,下令校刊《十三經》《二十二史》“遍布黌宮,嘉惠后學”。乾隆帝要求地方官員征訪遺書匯送京城,“以彰千古同文之盛”。但各省督撫、學政多持觀望態度,效果并不理想。時屆年底,安徽學政朱筠匯報訪書成效之時,又提出四條修書之議,其中從《永樂大典》中輯佚并仿前代派人著錄校讎的提議,與乾隆帝“俾古今圖籍,薈萃無遺,永昭藝林盛軌”的征書宗旨,正相吻合。乾隆帝當即批示軍機大臣詳細“議奏”。
次年二月,大學士劉統勛、于敏中等復奏,決定詳查《永樂大典》,并待采集書籍匯齊后,“敕令廷臣詳細校定,依經、史、子、集四部名目,分類匯列”。乾隆帝欣然“依議”,隨命以于敏中等為總裁、紀昀等為總纂,開館修書。不久又下令叢書編成后即以《四庫全書》為名,相關機構也因此獲得“四庫館”的雅稱。
乾隆帝后來稱“四庫修書未預籌”,說《四庫全書》的編纂并非預有謀議,乃是因朱筠之奏偶然興發。不過從中國重視“盛世文治”的傳統來看,清代編纂《四庫全書》既有歷史發展中的偶然因素,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結果。經、史、子、集四部為古代典籍的基本分類法,自唐初定名以后,一定程度上成為國家典藏的代名詞。清代才子袁枚總結為“七略四庫,天子之書”。而由朝廷組織編纂超大型類書或叢書,也成為歷代重要的文化盛舉。典型者如隋唐《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宋代《太平御覽》《冊府元龜》,都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影響。明清時期,重視“文治”的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明初兩萬多卷的《永樂大典》,達到中國古代類書編輯的巔峰。清初康熙帝也組織編纂有上萬卷的《古今圖書集成》,名臣張廷玉謂之為“以一書貫穿古今”。
乾隆帝繼位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編纂一部前所未有之大書的想法,便以朱筠上奏為契機,應運而生。乾隆帝在諭旨中強調:“從來四庫書目,以經、史、子、集為綱領,裒輯分儲,實古今不易之法?!彼浴端膸烊珪访砻髌湟庥幾氲?,不僅是一部史上規模最大的皇家叢書,更旨在匯融中華文化于一體,“用昭策府大成,自軼唐宋而更上”。
2.“薈要”與“全書”并舉 近四千人參與抄寫謄錄
四庫開館之際,年過花甲的乾隆帝擔心自己看不到全書編成,于是要求匯集精華,先行編纂《四庫全書薈要》。四庫館由此形成“薈要處”與“全書處”兩個修書機構。兩者之間既相對獨立又聯系緊密,實際上為同一班人馬,核心目標都是編纂《四庫全書》。
此前按主題分割截取的《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等類書,雖然查閱方便,但輾轉訛誤之弊難免,后人因而感嘆“讀書尋書愈方便,而學問愈來愈空疏”?!端膸烊珪忿D而采用整本錄入的叢書編排方式,既可以古今并錄、無所不包,同時也有相互???、存其全貌的優勢,以望達到“稽古右文,表章典籍,綜群書之淵海,廣四庫之儲藏”的編纂目標。
體例確定之后,四庫館按征書、校核、謄錄等主要程序逐步展開工作。面對各省征書不力的局面,乾隆帝采用“恩威并重”的方式,一方面降旨嚴督,同時獎賞進呈圖書積極之人,甚至頒賜《古今圖書集成》。這極大調動了民眾獻書的積極性。征書前后持續七、八年之久,從各地征集來的書籍累計超過一萬二千種。其中文化發達的江、浙兩省尤為“給力”,征書合計達九千多種。這為《四庫全書》的編纂奠定了充分的基礎。
校核就是對圖書進行校勘鑒別,去訛存真,當然也包括“寓禁于征”的審讀與刪改。用于四庫編纂的底本主要有六大類,包括內府本,即武英殿等處的政府藏書;贊撰本,指清初以來奉旨修撰的圖書;各省采進本,即督撫官員陸續征集、采購來的書籍;私人進獻本,為民間藏書家主動或奉旨進呈的圖書;通行本,指社會上慣常流通的版本;《永樂大典》本,即從《永樂大典》中輯錄的佚書。
由于圖書來源不一,歧異互見,校核遂成為編纂的重點??傋爰o昀、陸錫熊與總校陸費墀,為四庫館中“專司其事”的核心骨干,同時吸納包括戴震、王念孫、朱筠、姚鼐在內的大批優秀學者。館內設置分校、復校、總校、總裁抽查諸多環節,并“各設功過簿二本”,制定了詳細的獎懲條例。據統計,有人因失校記過累計上千次,可見其嚴。
抄寫謄錄,也是四庫編纂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謄錄起初由保舉而來,后來擴大范圍,改為考選,字跡端正者擇優錄取。乾隆四十二年,在即將成書的關鍵時刻,乾隆帝又下令于鄉試落榜的士人當中擇取六百人擔任謄錄。謄錄每天定額抄寫一千字,每年限抄三十三萬字,五年期滿按字數分等獎勵,授予州同、州判、縣丞、主簿等職。
《四庫全書》總計三萬六千余冊,字數近八億,同時編纂的“薈要”也有一萬多冊,因而謄錄任務非常繁重。但由于組織得當,賞罰分明,進展較為順利。到乾隆四十六年,首部《四庫全書》以及兩套“薈要”總計六萬余冊的謄錄工作,均告完成。這成為全書編纂取得成功的重要標志。
乾隆帝稱初期“纂修謄錄等不過千人,而五年期滿即予甄敘錄用,是以人皆踴躍,事半功倍”。隨著其他六部全書抄錄工作的展開,謄錄人員也迅速增加。據統計,自乾隆三十八年開館起始,至乾隆五十二年前后七部全書全部入藏為止,擔任《四庫全書》謄錄者達三千八百人。這些默默無聞的謄錄人員,同樣為全書編纂貢獻了自己的心血與智慧。
3.南北七閣分藏流傳“南三閣”允許士人閱覽抄錄
第一部《四庫全書》入藏文淵閣之際,乾隆帝大為高興,賦詩稱:“百年禮樂合興哉,禮樂原從經史來。溯此津源淵已得,述茲言行德猶該?!彼谧⒅新暶鳎端膸烊珪烦浰牟浚淹瓿傻牡谝徊咳氩匚臏Y閣,續抄的第二、三、四部將分別送至盛京(今遼寧沈陽)文溯閣、熱河(今河北承德)文津閣、圓明園文源閣收藏。乾隆四十七年,他又下旨將《四庫全書》再抄三份,分置于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南北七閣分藏《四庫全書》,“廣布流傳,以光文治”的盛況,由此形成。
雖然七閣《四庫全書》都為正本,但以文淵閣版成書最早,也最為重要。四庫館開館次年,乾隆帝即下令在文華殿后創建文淵閣,專門用于貯藏《四庫全書》。他曾詩稱“殿后文淵將建閣,待成四庫貯書多”,又言及“書之成雖尚需時日,而貯書之所則不可不宿構”,可見其急迫心情。文淵閣仿照江南著名藏書樓天一閣興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建成。六年后,首部《四庫全書》告成入藏,乾隆帝在此宴賞編纂人員,成為清代中期的文化盛舉。
其后陸續抄成的三部《四庫全書》,分別入藏文溯、文津、文源三閣?!度障屡f聞考》記圓明園文源閣,“與文華殿后之文淵閣、避暑山莊之文津閣,皆以貯四庫全書”?!队莆脑撮w記》也稱天下藏書多以寧波天一閣為典范,“因輯《四庫全書》,命取其閣式,以構庋貯之所”,可見文淵閣、文津閣、文源閣基本始于同時,皆為貯藏《四庫全書》所建。至于盛京文溯閣,至乾隆四十六年方令創建,但因系陪都重地,反而在第二部《四庫全書》抄完以后,即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秋入藏。同年十一月,第三部《四庫全書》入藏圓明園文源閣。兩年之后,第四部《四庫全書》入藏建閣最早的避暑山莊文津閣。
盛京、圓明園、避暑山莊在清代政治與文化生活中具有崇高地位,因而得以與京城禁宮一起入藏新修的《四庫全書》,文淵閣也與文溯閣、文津閣、文源閣合稱為“北四閣”,又稱“內廷四閣”。北四閣禁地森嚴,不對外開放。清廷一度規定大臣嗜書好學者可入文淵閣閱覽,但后來改于翰林院另閱底本。北四閣《四庫全書》便成為外人難得窺視的皇家秘藏。
如果說“北四閣”重在典籍珍藏,“南三閣”則重在文化傳布。“南三閣”又稱“江浙三閣”,因江浙為“人文淵藪”,故分賜三部,以便江浙士子“就近觀摩謄錄,用昭我國家藏書美富、教思無窮之盛軌”。
“南三閣”《四庫全書》成于乾隆五十二年,入藏比“北四閣”要晚上四、五年。但“南三閣”允許士人閱覽抄錄,影響反而超過“北四閣”。乾隆帝曾在《再題文宗閣》中表明“頒貯思公天下”之志,稱“今古英華率全薈,江山秀麗與平分”。乾隆五十五年允許入閣抄閱的諭旨中,再次申明《四庫全書》“不特內府珍藏,藉資乙覽,亦欲以流傳廣播,沾溉藝林”。他反復強調“振興文教、嘉與多士”,既體現了編纂《四庫全書》的重大政治意義,更產生了悠久深遠的文化影響。規模宏大的《四庫全書》,也因此無愧于中國古代“最大文化工程”之美譽。
(作者單位:北京市社科院歷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