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科普場館進軍科幻電影,能給市場帶來什么
      來源:文匯報 | 沈湫莎  2022年08月08日08:27

      遮天蔽日的沙塵暴、奇幻的落日、坑坑洼洼的地貌……上海科技館出品的首部4D科幻電影《熒火》將于本月上映。影片講述了兩名中國航天員歷經艱險、互相扶持,尋找火星生命的故事。

      上海科技館自2009年開啟自主科普影視創作后,接連創作了《重返二疊紀》《熊貓滾滾》《蛟龍入海》等十余部四維科普特種電影和16集“中國珍稀物種”科普紀錄片。科普場館為何選擇進軍科幻影視?19分鐘的“小制作”《熒火》與商業科幻大片有何不同?上海科技館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大咖云集塑造“真實”火星世界

      以火星為背景的科幻電影不少,和那些劇情天馬行空的商業大片不同,此次上海科技館出品的科幻電影追求的是真實。

      影片中,火星日時長、重力、大氣構成、日照強度、平均氣溫等火星的基本背景設定,以及火星沙塵暴、火星藍莓、火星落日、熔巖管道等火星地質地貌與氣象氣候信息的刻畫均符合已知的科學事實。比如,電影中航天員會遭遇的危機之一——10公里高的超級沙塵暴,就是因為火星表面遍布沙礫,引力又只有地球的1/3造成的。

      為了塑造真實的火星世界,上海科技館組建了一支超豪華專家顧問團隊,包括中國探月工程三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天問一號探測器副指揮、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學者以及多位科普作家。電影的科幻部分,比如火星載人著陸器著陸過程、著陸點的選擇、火星探測任務的時長以及對火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的探討,都是專家們一點點討論出來的,完全基于現有科學理論和已知事實呈現。

      一位參與創作的科普作家坦言,雖然影片里沒有激烈的戰斗、故作懸疑的恐怖、奇異的外星生命,但一想到劇中發生的情節很可能成為現實,就讓人久久不能平靜。而這,或許正是《熒火》最能打動人的地方——從真實的環境出發,“嚴格推演”未來故事,構成了一部追求科學準確性的“硬科幻”作品。

      科學之外,美術不應缺席

      不管是《星球大戰》《流浪地球》還是《沙丘》,都讓人們意識到成功的科幻電影離不開美術的加持。《熒火》在立項之時就關注到了這一點,并邀請曾經制作過《大鬧天宮》的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共同為中國火星探測繪制視覺盛宴。

      項目啟動之初,雙方就明確要發揮各自優勢,打造一部“立足中國、放眼世界、胸懷宇宙”的優秀科幻動畫片。去年5月,當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著陸器與“祝融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最大平原烏托邦平原時,《熒火》發布了首部概念先導片。

      碰撞、爆炸、四散、聚攏……《熒火》開篇與結尾并沒有使用照片或電腦特效處理,而是用藝術家逐幀手繪的油畫還原了宇宙起源、星云變幻等恢弘圖景。影片導演陳波透露,為了呈現宇宙的深邃感,藝術家放棄了涂黑底或墊黑布的方式,而是保留燈箱反打光影對畫面起到的景深和亮度作用,因此每一筆色彩都與最終呈現的顏色不同,成稿后反色處理即成為最終畫面。這期間,為了確定相反色的使用和透光度的把握,創作團隊經過了無數次的試驗。

      這一獨辟蹊徑的表現手法能否贏得觀眾的喜愛,主創團隊期待影片上映后觀眾的反饋。

      未來科技館會更“科幻”

      《熒火》是上海科技館科學傳播中心創作的第12部4D電影,此次“入門”科幻電影領域,制片人楊帆表示要“扎根”下去,進行更多的科幻電影創作。

      為了呈現這部19分鐘的科幻電影,花費了上海科技館8位員工將近一年半的時間。為了弄懂火星上的各種狀況,他們翻閱了大量中外文獻。“最難的要數對火星沙塵暴的渲染。”楊帆說,觀眾看到一秒鐘的畫面,動畫渲染就需要整整一天。

      除了電影,上海科技館心中的“科幻版圖”還有游戲。據悉,《熒火》上映后,館方還將推出寓教于樂的火星探索游戲,玩家將化身科研人員了解熟悉火星發射任務的各種知識。即使不能到現場觀看電影的大小朋友,也可以通過“云端”觸摸到這個真實又浪漫的火星世界。

      “將來,上海科技館還將引入元宇宙,讓游客能夠更加沉浸式體驗館內展陳,讓科技變得更好玩。”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表示,科幻能激發出更多想象力,讓場館科學教育打破時空、模塊的限制,啟迪青少年好奇心,啟發公眾自我構建知識體系,科幻將成為未來科技館的發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