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公安廳走出的草原作家鮑爾吉·原野:熱愛幽默,永葆天真
      來源:紫牛新聞 | 孫慶云  2022年07月08日08:52

      “此文收入華師大版高中二年級第一學期語文課本”。6月30日,作家鮑爾吉·原野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條動態。他來自內蒙古,退休前是遼寧省公安廳的專業作家,與歌手騰格爾、畫家朝戈并稱為中國文藝界的“草原三劍客”,曾獲得魯迅文學獎,報告文學被改編成電影熱映。

      然而近些年,鮑爾吉·原野卻因為散文作品經常被出成中考閱讀理解題,在小讀者群體中引起很大反響。每次考試結束,他的社交賬號就會收到不少初中生喊話:“這道題應該怎么做?”

      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采訪時,他告訴記者,有人說他是一位幽默家,文章能給孩子帶去快樂,“實際上孩子才是幽默家,你要逗一個天生的幽默家笑,那可真是太難了。我希望課業下的孩子們讀了我的作品,能夠開懷大笑,暫時忘記老師和家長的耳提面命。”

      公安廳來了位草原作家 故鄉情結化成一片文學世界

      鮑爾吉·原野從來不否認一件事:他創作的動力來自故鄉內蒙古的大草原。

      他出生在呼和浩特市,后來父母工作調動,一家人搬到昭烏達盟的小城鎮赤峰生活。當時他8歲,和草原的情誼剛剛開始。每到假期,父母親帶他到大草原感受生活,看牛羊,聽民歌,藍天白云、河流星群構成了天地間最美好的景象。

      他告訴記者,真正對草原產生強烈的返回沖動,最后成為自己寫作的動力則是離開家鄉后的事情。29歲那年,鮑爾吉·原野來到遼寧沈陽工作,在省公安廳從事文學創作工作,一晃35年,他一方面撰寫了許多公安英模人物事跡,另一方面,也創作出大量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學作品,《善良是一棵矮樹》《跟窮人一起上路》《讓高貴與高貴相遇》等等暢銷30年,散文集《流水似的走馬》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這是他筆耕不綴的35年,也是他上下求索的35年。最初他剛到沈陽,租住的房子狹窄,大都市令他驚慌失措,寫作成了他懷念家鄉的寄托,“我模模糊糊地發現,我腦海中似乎有個地圖,那是家鄉的地圖,它原來像針尖一樣小,后來逐漸放大,里面有水有草有河流,這就是草原”。

      他曾以為自己在逃避城市生活,可等經濟條件轉好,買房、安家等等事情都做完后,他還是喜歡到草原漫游。鮑爾吉·原野說,他比以往更眷戀草原,有一次,他在草原和一位牧民交談,那人不善言辭,背誦一首詩歌來表達心意,讓他落了眼淚,詩歌的意思是,“城里多了一個大學生,草原上就少了一個年輕人”。他問我,這么好的草原,年輕人為什么不回來呢?

      鮑爾吉·原野也找不到答案。他后來到草原更像是在接受洗禮,從牧民身上感受對故鄉的熱愛,轉化成文字書寫出來。他表示,上世紀90年代有許多懷揣文學夢想的人,只是因為生活,因為工作,被迫放棄了這個夢想,還好所在的單位對他的創作給予支持,而他也把握住了機會,用漢字描摹出一個動人的文學世界,“它是一個我在心靈里創作的草原世界,每個人都是生動的。我抬眼能看到牧民紫紅的臉,看到天邊云彩,下雨之前的云越來越低,我能聞到雨水到來的海帶似的氣味”。

      與兒童文學結緣 背后是對過世父親放不下的思念

      小時候的鮑爾吉·原野和年輕的父親

      離開家鄉三十余載,鮑爾吉·原野回去探望過二十多次。2016年,父母兩人年過八十,他帶著老人回赤峰老家住了三年多。后來父親生病,他一直陪伴在病床邊,眼看著至親越來越虛弱,直到離開人世。

      “父親去世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創傷,那時候我心里封閉積郁,想哭又哭不出來。一次天要下雨,雷聲轟鳴,我在大街上放聲大哭,哭完心里才輕快一些。”父親走后,他帶著母親回沈陽。這時,他突然想寫兒童文學,想寫小時候父親帶他去草原的經歷。2020年底,他的首部長篇少兒小說《烏蘭牧騎的孩子》面世,主人公8歲,是鮑爾吉·原野初識草原的年齡。這本書出版后廣受關注,被列入“中宣部2022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出版物”,獲得2021年度“中國好書”稱號。

      為什么轉向兒童文學?鮑爾吉·原野前兩天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他剛想明白。新華社遼寧分社的記者過來采訪,提到類似的問題,他看著鏡頭,一瞬間哭了出來,最后勉強壓抑住情緒對在場的人說:“因為我想變成小孩,那樣的話,我爸現在還活著。”

      他告訴記者:“至今我覺得老父親還在,不想承認這個事實。如果能把自己變回小孩就好了,父母年輕健壯,拉著你的手在大街上走。”某種程度上,烏蘭牧騎的孩子是他童年的化身,整本書寫完,他情緒緩和了許多。這一次,文學再度撫慰了他的心靈。

      其實用寫作紓解內心創痛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從作家的責任而言,鮑爾吉·原野為創作《烏蘭牧騎的孩子》做了長期的準備,他下定決心要為烏蘭牧騎樹立一座文學紀念碑,讓讀者看到紅色血脈在草原賡續,也看到多維度的大美草原和善良質樸的蒙古族牧民。

      作品常被編成試卷的閱讀理解 “希望作品傳達給孩子們的是真善美”

      人進入成年,再返回去寫兒童文學,愈發困難。當你經歷了生活的風風雨雨,接受過功名利祿的熏染,很難以一種童真的眼光看待問題。鮑爾吉·原野的很多朋友喜歡用“天真”這個詞來形容他。對于這點評價,他倒很愿意接受,覺得人到老年,能保持“天真感”,更難能可貴。

      近些年,他的一些散文作品被收入到小學、初中和高中語文教材里,許多作品成了閱讀理解題目,因此讓他收獲了不少年紀輕輕的小讀者粉絲。他告訴記者:“作品被收入課文和試卷,有20年了。”每到考試時間,他的個人社交賬號就會收到一堆小讀者發來的私信。

      今年初春,他正光著膀子在小區樓下“雪浴”,被一群孩子在微博上叫停。“爺爺別玩雪了好嗎?海蘭花妹妹在想什么?看看北京東城區初三期末語文閱讀題吧,把孩子難哭了”“爺爺您寫得真好,可是我看不懂”“爺爺我想要高分”……一個接一個私信涌向他的社交賬號,他只好停下玩雪,回家給小讀者扒答案。鮑爾吉·原野也未曾想到,當初寫的文章,比如說《烏蘭牧騎的孩子們》,會成了孩子們的難題。

      如何看待作品被出成中考試題呢?鮑爾吉·原野說,他有過欣慰,也有過惶恐,怕自己的文字會“誤人子弟”,“不能說喜不喜歡,被選中入教材,有機會跟孩子們交流,還是很好的,但是最重要的是讓他們開心快樂”。

      他希望自己的作品傳達給孩子們的是“真善美”,讓他們相信純真、勇敢的力量,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熱愛大自然,擁有懂美、審美的眼光。“這就是我對孩子們的期待,如果我的作品對他們的成長起到一點作用,我感到莫大榮幸。”

      快問快答:S=孫慶云 Y:鮑吉爾·原野

      S:您對自己滿意嗎?

      Y:我此際對自己比較滿意。因為我在父母很老的時候,能夠陪伴他們一起生活,老母親現在還跟我生活在一起;第二,作為跑步和冷水浴愛好者,堅持了20多年,我有充沛的體力照顧父母和投入寫作;第三,我作為一名從小地方走出的,中專畢業的作家,今天能擁有許多讀者,我很感恩,比我原來的期望要好太多。

      S:您最近有什么計劃嗎?

      Y:我最近特別想實現的一項,也是我一直沒能實現的就是想學跳舞,學跳蒙古舞,持續的愿望是到草原游歷,去內蒙古、青海和新疆的草原,學習那里的蒙古文化。

      文學方面,我最近讀了一批獲獎的外國兒童文學作品,他們寫得好極了,我差得很遠。舉例來說,像是一個人在演講,外面圍了一圈人,我算是最外圈的人,我想靠近中間的人,越近越好。我還差很遠,必須要好好學習。

      S: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您對人生的感悟有什么變化嗎?

      Y:30歲到50歲,是我人生變化最大也最迷茫的階段,所以我想對30歲多一點的年輕朋友說,30歲是一個人體力最好的時候,也是最勇敢的時候。像我今天早晨遇到的大霧,有可能你眼前的大霧很多,但是你稍微等一等,它很快就會散去。30歲太忙碌了,你有時候看不清楚,但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懷疑自己前進的方向。

      我還想跟40歲將近50歲的朋友說一句話,他們是比我年輕的朋友,人到了50來歲,努力都見效果了,他一定有收獲的,那么在這個時候很容易喪失自我,你會覺得誘惑特別多,但實際上誘惑沒那么多,堅定本心最重要。

      另外我還想對同齡朋友說,年輕人考慮問題可能是“我要當飛行員,我要去更大的地方……”那么60多歲人會先考慮身體怎么樣,所以我告誡自己還是要做一個勇敢的人,未來的路需要我們勇敢,你要有足夠的勇氣去迎接病痛,去迎接變化。當你順利的度過了70歲,進入80歲,再到達90歲,你會發現一切并沒有那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