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探尋富有詩情畫意的中華美育 ——讀《給孩子的七堂藝術課》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袁瑾  2022年06月30日08:45

      美育如何成為現實,美育如何走向大眾?這是美育工作者普遍遇到的難題。若僅僅依靠學校教育和專業培養,美育的作用微乎其微,素質教育也是空談。所幸王新教授新著《給孩子的七堂藝術課——詩畫融通的美育之道》為讀者展示了中國詩教的豐厚生命力,通過“詩畫融通”這一古老命題叩響當代教育的大門,賦予美育新的內涵,為探尋富有民族精神的美育之道帶來生機。

      王新教授主要從事藝術史論和視覺文化研究。10年前他寫了《詩畫樂的融通》,試圖打通詩畫樂的三論之限,建構一種兼容并蓄的文藝批評。接著他又寫了《見與不見:讀圖時代的視覺教養》,深入思考審美教育和審美素養問題。近年來他連續出版了兩本研究藝術大師全顯光的專著,對“德國學派”的發掘有突出貢獻。現在這本《給孩子的七堂藝術課》算是他最新的育兒經,也是他把自己多年來的文藝思想付諸美育實踐的鼎新之作,可謂厚積薄發。

      《給孩子的七堂藝術課》緣自作者對全人教育的追求。全人教育也稱博雅教育、素質教育或通識教育,其宗旨是培養全人。培養全人需要美育,如何美育呢?作者提出詩畫融通的美育方式,就是通過讀詩詞、看繪畫,打開孩子的感覺,陶冶他們的人格。如何打開感覺,陶冶人格呢?作者提出了健全人格的“金字塔”五要素說,即“生命底色是塔基,感覺、情感與思致(知性、情感、意志)是塔身,創造力是塔尖”。作者認為,人格塑造來自童年時期的精神生活,引導孩子品詩賞畫,可以培養他們“銳敏的感覺、滋潤的情感、清明的思致、生動的創造和斑斕的底色”,使其成為自由而富有靈性的全人。

      王新雖然是美學家,但愿意俯下身去傾聽兒童的心聲,愿意為孩子精心設計藝術啟蒙的路線,從詩畫融通的傳統詩學出發,探尋中國人的美好心靈和美育方法,這點尤其難能可貴。他提出詩畫賞析中蘊藏的審美感覺包含視覺、觸覺、味覺、聽覺、膚覺、通感、閉感和微妙感;審美情感有親情、愛情、兄弟情、友情、閑情、愁情、悲情和同情;思維方式涉及分類、反思、對話、無理、洞見和哲理;創造力培養類型可分為視角、創造、想象、跨界、醞釀、傳統和自覺;生命底色則囊括了自然世界、形式美感和古典意境。作者用一種關鍵詞的方式構筑起兒童美育的大廈,同時輔以大量的經典詩詞和名畫引導讀者如何審美,通篇閱讀下來好似一場美的旅程,讓人回味無窮。

      此書在美育思想上頗有創見,但筆者更欣賞的是書中流露出的脈脈溫情。據說王新愛女篤深,經常陪女兒吟詩作畫。他在書中寫道:“春天,送女兒去幼兒園,經過一片海棠花林,有花枝垂落,結著骨朵,每天路過,我都有意提醒孩子看看,今天開了幾朵,每朵有幾瓣,明天風中又吹落了幾朵;同時啟發她回憶背過的詩、看過的畫,可以用來形容此花的明亮與榮華。這樣‘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故燒高燭照紅妝’等句子,她就會自然脫口而出,并且樂此不疲,興味盎然?!鳖愃七@樣的故事在書中有不少,可見王新的美育不僅是言傳,更是身教。他是一位多么善于在日常細節中發現美和創造美的爸爸,他和女兒過的是多么富有詩情畫意的生活,這種詩情畫意不正是中國傳統詩教最具生命力的地方嗎?

      誠然,回歸傳統并不代表全盤復古,詩畫融通也并非對詩教亦步亦趨。王新所提倡的美育,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和創造。例如他積極借鑒腦神經學的研究成果為詩畫融通尋求科學依據,提出“詩詞作為語言藝術,有利于孩子左腦開發;繪畫作為空間藝術,有利于孩子右腦開發;詩畫樂融通的美育,有利于孩子左右腦協調平衡發展,大大促進孩子的大腦潛能含蓄”。同時,他也充分吸收世界藝術作品的精華,通過古今中外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激活孩子們的詩詞感悟和審美鑒賞能力。例如他講到楊萬里的詩作《小雨》,會聯系到畢加索的名畫《哭泣的女人》;講孟郊的《游子吟》,會展示拉斐爾的《椅中圣母》;講李白的《山中與幽人對酌》,會對照夏加爾的《我與村莊》。這些奇妙的詩畫組合讓孩子從小就能明白,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其實并沒有體裁的界限,它們都能逾越國籍、種族和地域的鴻溝,喚醒人類共同的情感,具有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無窮力量,這恰恰是詩畫融通的真諦。

      這本書與其說是獻給女兒的藝術讀本,不如說是寫給成年人的美育指南。在現代化快速發展的當下,每個人都可能遭遇認同危機和挑戰,藝術和審美是療愈心靈的良方。尤其作為教師和家長,如果不懂美,如何培養美的兒童?如何成就美的民族?

      為了孩子和明天,教師和家長們不妨先讀讀這本書,在詩情畫意中與孩子交流,在美的浸潤下靜待花開。

      (作者系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