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書單—— 2022年第二季度文學理論評論新著列錦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作家網為讀者遴選近期出版的理論評論著作18種。
陳曉明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歷時十余載終于面世,對當代文學批評理論不同時期的文學思潮、批評現象、批評大家逐一評介,并以此審視中國當代文學批評七十余年來的漫長道路。王德威主編《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具有新的理論構架和詮釋方式,拓展了華語創作與研究的文化場域,對當下中國的文學、文學研究和文學史具有高度啟發意義。王鼎鈞先生的散文老練干凈,他關于文學的談話一如散文一般純粹可親,《靈感五講》結合了王鼎鈞先生的文學手記與對話訪談,是一卷閑適小品,更是不可多得的文學原理述要。《賈平凹研究資料匯編》第一輯出版12卷,對賈平凹長篇創作的不同方面作出詳述,可謂當前海內外文學理論批評界對賈平凹長篇小說創作最全面的學術研究成果。除上述作品外,本期書單中其余新著亦多可觀。
本期末還附有部分版權信息在第一季度的著作存目。受疫情影響,出版行業審校、下印、入庫、上架等環節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滯后,但好書不怕晚,讓我們一同耐心閱讀吧。
《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
陳曉明 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4月
陳曉明主編的《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是第一部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史,孟繁華、賀紹俊、張清華、計璧瑞等學者參與合著。該書將現實主義的理論批評作為一條主線,揭示出它建構與運動、激進與轉折、變異與多元的整個過程,來審視中國當代文學批評走過的艱難道路。《批評史》區分文學批評與文學理論,更重前者,尤重當代文學批評的在西方與蘇俄理論影響下所產生的自身路徑。與作者多年前所著文學史相比,批評史更具個性和態度,筆底鋒芒更顯。
《當代文學關鍵詞》(上、下冊)
吳義勤 陳培浩 主編,貴州人民出版社2022年4月
“當代文學關鍵詞”是評論家吳義勤、陳培浩2018-2019年在《廣州文藝》共同主持的文學批評欄目,欄目每期設定一個關鍵詞,邀請以青年學人為主的批評家參與討論。欄目在以專業品質為前提的基礎上,尊重審美差異,提倡對話性、尖銳性,兩年中共形成包括民間文學獎、海外經驗、在場主義、偵探敘事、人工智能寫作等在內的共計24個關鍵詞研究,本書即是對這批文章的結集。初讀者不妨從書末附“筆談”讀起,在這組同題問答中,大可一窺本書參與者對當代文學創作、批評、理論及文學史的基本觀點。
《靈感五講》
王鼎鈞 著,商務印書館2022年4月
《靈感五講》是散文大家王鼎鈞先生繼《作文六要》之后推出的又一本文學手記。在他看來,所謂靈感,是一種突然而生的覺悟,更是一種創造性的看法,需要對人性的深刻體察、對百態的廣泛接納,以及對人生的深情投入。全書從“可大可久談原型”“亦師亦友談模仿”“成方成圓談結構”“有隱有顯談比喻”和“求新求變談造句”五個方面來探尋靈感的本質,以閑敲之語蘊文學理論之思。書末另附關于靈感的文學對話文字多篇。
《魯迅文學的內面——細讀與通講》
張業松 著,浙江文藝出版社2022年4月
張業松長年扎根魯迅研究界,他任教于復旦大學中文系,主要從事周氏兄弟、左翼文學及新時期文學教學與研究,長期承擔“魯迅精讀”等基礎課程教學工作。《魯迅文學的內面》收錄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對《狂人日記》《孔乙己》《阿Q正傳》《祝福》《傷逝》《鑄劍》等經典作品的細讀,為魯迅作品的重讀與精讀提供了足資啟迪的新范例。附錄《復旦大學課堂上的魯迅》一文記錄了作者在教學中“與魯迅相遇”的詳細過程,讀來亦頗有興味。
《出口成詩的民族:中國古典詩歌微觀藝術解密》
孫紹振 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年4月
《出口成詩的民族》是知名詩歌評論家、學者孫紹振的最新作品。作為“新的美學原則”的規訓者,孫紹振的文字自成風格,行文雅馴、說理透徹,在通俗曉暢的學術隨筆中可見文本細讀功夫之深。全書內容整體上分為古典詩詞的現代解讀及其方法、詩話詞話爭訟札記兩大部分。孫紹振的文學研究融通古今,近年來尤重闡釋古典詩詞豐富的歷史文化意象,我們亦可通過對古典文心的聆聽借鏡傳統、以觀當下。
《方衛平學術文存》(十卷)
方衛平 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22年4月
《方衛平學術文存》涵蓋了知名兒童文學理論家方衛平近30年的學術成果,全書共分10卷,其中詳細闡述了中國兒童文學理論批評史、圖畫書理論、兒童文化研究、新世紀兒童文學藝術發展論等內容,同時收錄作者多年來為兒童文學圖書撰寫的序言、評論、隨筆等文章。“文存”出版時盡可能地保留了作者在不同創作時期的歷史原貌,呈現出兒童文學理論不同時期的發展面貌、軌跡和態勢,對于記錄、研究中國兒童文學理論的發展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20世紀中國作家的都市體驗與文學想象》
李洪華 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2年4月
中國現代文學與都市文化關系密切而復雜:都市一方面是現代文學的物質基礎,為現代作家提供生活資源和出版市場;另一方面都市也是現代文學的審美對象,為現代文學提供各類題材內容。中國現代作家的都市體驗各不相同,既有地域性的文化差異,也因個人化的經歷使然。李洪華在新著中以魯迅、老舍、張愛玲、茅盾、沈從文、徐訏、王安憶、葉兆言、蘇童、王朔等作家的都市體驗和書寫為對象,探討都市文化與現代文學之間的互動關聯。
《山屋軼話:吳伯簫評傳》
子張 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22年4月
學者子張的對吳伯簫研究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便已完成《吳伯簫傳略》,近年來付梓的《吳伯簫先生編年事輯》與《山屋軼話:吳伯簫評傳》更是他潛心多年的學術成果集。《山屋軼話》一書克服了年譜機械、生硬的缺點,每章皆有“正篇”“副篇”之分,正篇介紹生平事跡,副篇詳述該階段作品,真正在“評傳”中將生平與著述結合起來,融匯學術性與可讀性。此外,公木、劉征兩位先生對作者的復函收錄書中,也是一筆珍貴的文學史料。
《看不見的文學——文學如何理論》
楊寧 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2年4月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青年教師楊寧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同時,他也是B站的知名up主。B站文學理論課程視頻播放量超過1000萬次,課程話題微博閱讀量超過3億次。《看不見的文學》一書,即根據B站上“楊寧老師的文學啟示課”講稿改編,由問題切入文學基本理論,幫助讀者培養現象分析能力和理論思考能力。學者汪民安評價《看不見的文學》,“這種通俗易懂背后有一種能力:將各種復雜的理論進行消化的能力。”
《賈平凹研究資料匯編》(第一輯,共12卷)
韓魯華 王春林 張志昌 主編,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22年5月
“賈平凹研究資料匯編”計劃21卷,第一輯出版12卷,分冊囊括賈平凹2020年以前的所有長篇小說。“匯編”由韓魯華、王春林、張志昌任主編,邀請丁帆、李敬澤、吳義勤、陳思和、陳曉明、孟繁華、謝有順作為學術顧問,是數年來學術界對賈平凹長篇小說研究成果的集結,“匯編”集學術的嚴謹性、觀點的多元性、篩選的權威性于一體,全面展現了賈平凹的創作思路及敘事風格,代表了新時期文學專人研究的全新水平。
《活在日本的魯迅》
趙京華 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2年5月
魯迅先生逝世后,其文學影響在海外持續升溫。鄰邦日本數十年來不斷涌現出各類魯迅研究專家,竹內好、丸山升、木山英雄、伊藤虎丸、丸尾常喜、代田智明等人從政治、哲學、文學等多方面挖掘魯迅精神,這種特殊的跨文化傳播現象足以引起我們的長久思考。趙京華新著《活在日本的魯迅》主要討論日本學院里的魯迅研究傳統,為讀者呈現出日本學者在文本內部分析和外部關系研究方面的精致功夫和卓越貢獻。
《思于他處》
孫郁 著,臺海出版社2022年5月
《思于他處》是學者孫郁最新的散文集。和他以往的作品一樣,孫郁散文更具文學批評的品格,融思想發現、學術洞察、藝術感悟為一爐,將紀念與感懷深化為沉思和追尋,語言優美洗練,讀來酣暢淋漓。該書評述魯迅、卡夫卡、普希金、錢鍾書、黑塞、王小波、莫言等多位作家及其作品,也藉由這些形形色色的作品,進入這些人的文學世界與個人命運,從“他處”迸出新思,重構語言的生命力,展示思想之美。
《讀書·讀人·讀物——金克木編年錄》
黃德海 撰,作家出版社2022年6月
黃德海早就以《世間文章》《詩經消息》等表示出他對文化傳統的興趣,他這兩年對金克木的研究更是備受矚目。《金克木編年錄》中,黃德海以時日為序,理出金克木一生線索,取其本人文字,佐以考證、參校所得,而撰成此自述為主、稽核為輔的獨特編年錄。全書作上中下三編,分別名為學習時代、為師時代、神游時代,寫實又傳神,勾勒出個人精進與時代激蕩交錯而成的精神肖像。本書亦可與作者先前參編的“金克木三書”(《續斷編》《梵佛間》《明暗山》)對讀。
《網絡文學名家名作導讀叢書》(第三、四輯)
肖驚鴻 主編,作家出版社2022年6月
為實現網絡文學作品的精品化,提升網絡文學的文化藝術水準,作家出版社繼續出版《網絡文學名家名作導讀叢書》(第三、四輯)。叢書由網絡文學研究專家肖驚鴻擔任主編,歐陽友權、陳定家、夏烈、周志強、許苗苗等網文學者分卷著述,以導讀和選文相結合的形式對作品內容進行推介。叢書第三、四輯所選網絡文學作品有《誅仙》《全職高手》《一念永恒》《斗破蒼穹》《羋月傳》《劍來》《點道為止》《楚臣》《劍王朝》《圣武星辰》等。
《孫犁年譜》
段華 著,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
段華是作家孫犁的忘年交,年輕時就曾與孫犁結識。多年來,段華追蹤和搜集孫犁的資料,以一己之力得到材料二百余萬字,最終增刪校訂成四十萬字年譜。這是第一部《孫犁年譜》,該書以全景形式呈現了孫犁的文藝生涯,進一步厘清孫犁的創作脈絡。本書收錄的篇目、書信,有不少并未錄于現有的孫犁文集中,對以往材料中的錯訛也進行了修正,兼顧孫犁個人生活的面貌與其所處的歷史語境,對文學史也具有補充意義。
《哈佛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
王德威 主編,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年2月
2017年,哈佛大學出版社推出了王德威主編的《新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引發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的熱議和廣泛討論。近日,該書的中文大陸版面世。這部文學史敘事起自1635、終于2066,參編者多達百余人,編者通過若干特定的時間節點輻射出一套與既往的“大敘事”不同的新的文學史敘事,將個體主觀回憶與評論引入文學史的書寫中,凸顯文學史的情節敘事過程,深化了文學內在邏輯,為中國文學史的寫作實踐提供了新例。
“當代著名學者研究資料叢書”
周明全 主編,云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1月
批評家周明全主編的“當代著名學者研究資料叢書”(第一輯)聚焦于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學者謝冕、錢理群、洪子誠、丁帆、陳平原、陳思和,他們是當代文學思想變遷重要的見證者、親歷者和參與者。研究資料每本書的內容主要由“生平自述”“研究論文”“訪談對話”“創作年譜”四個部分組成,既全面系統地呈現每一位學者的學術思想、學術成果,也從整體上展示了中國當代在文學評論研究領域所收獲的非凡價值。
“文藝研究小叢書”(第一輯)
文化藝術出版社,2022年1月
《文藝研究》的質量之高、審稿之嚴、編校之精,在業界素有口碑。2022年,雜志社推出“文藝研究小叢書”,收錄知名作者在刊物發表的優秀文章,叢書每冊結構為總序、編者導言、作者序、正文,文章兼備前沿性與經典性,可視為對文學史的定期取樣。第一輯共出版七本著作,其中《半徑與視角》(南帆 著,李松睿 編)、《文學史敘述的“政治學”》(洪子誠 著,李松睿編)兩冊集中展現了作者對現當代文學理論、批評、史料方面的思考。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