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阿壩作家書系”(第三輯)9本新書集中發布 四川省作協開研討會為阿壩文學“問診把脈”
      來源:封面新聞 |  張杰  2022年06月13日16:00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滋養孕育出帶有獨特風貌的文學世界。近年來,阿壩州作家、詩人立足阿壩熱土,從厚重鮮明的文化底蘊里吸取文藝滋養,于壯美俊秀的自然風光間孕育靈感智慧,創作出了許多具有阿壩特色和時代精神的精品佳作。“阿壩作家群”、“文學阿壩”的文學現象,在四川省乃至全國都備受矚目。

      “阿壩作家書系(第三輯)”

      阿來為家鄉作家同行分享寫作經驗:處理好“講什么”和“怎么講”之間的關系

      6月13日,綠蔭濃翠、萬物勃發。由四川省作家協會、阿壩州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阿壩作家書系(第三輯)》新書發布會在成都舉行。現場發布了9部作品:楊素筠的小說《阿爾莫下雪了》、韓玲的非虛構《阿扣》、阿米拉果的詩歌集《擦肩而過的微風》、吉吉的小說集《措姆》、白羊子散文集《達央阿瓦》、潘夢筆的長篇小說《高半山》、藍曉詩集《聆聽高處》、羊子詩集《岷辭》和巴桑與莊春輝的報告文學《壤塘非遺脫貧之路》。

      這些作品囊括了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多種體裁,是阿壩文學方陣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再一次高光度亮相,更是阿壩作家群整體實力與影響力的一次集體展示。中國作協副主席、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四川省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侯志明,以及阿壩州的相關領導出席本次作品發布會。成都時代出版社副總編輯龐驚濤在發布會上首先作了一場阿壩州文學發展綜述。他分別從領軍創作、主題創作、特色創作、新人創作、文學服務保障五個方面,對阿壩州近三年的文學創作情況進行了全面回顧與梳理。

      參會人員合影

      面對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這一文學創作主題,阿壩作家積極投身到主題創作中去,創作出了大量反映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主題的文學作品。在本次發布的9部作品就可以看出。從阿壩走出的阿來,面對來自家鄉的作家同行,在本次發布會上從文學創作的角度分享了一些經驗和建議。他重點提醒作家們在寫作時注意兩個方面:一個是題材上。阿壩有著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如何在文旅融合這個領域,汲取創作素材,值得注意;另外一個,他特別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文學的審美性,處理好“講什么”和“怎么講”之間的關系。

      逐一為9本書問診把脈,贊優點、找不足、提建議

      除了發布第三輯阿壩作家書系(9 本)之外,還針對每本書分別安排了研討會,具體詳細分析每本書創作取得的成果,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為阿壩文學“問診把脈”。侯志明提到,希望大家在研討會上多提建設性意見,在弘揚自己長處時也看到自己的不足,繼續在今后的創作路上取得更多的成績。每部作品分別由2位作家或評論家深入分析、點評,比如由羅偉章、唐遠勤點評楊素筠長篇小說《阿爾莫下雪了》;蔣藍、王仕文點評韓玲長篇歷史小說《阿扣》;向以鮮、曾曉鴻點評阿米拉果詩集《擦肩而過的微風》;楊獻平、雷子點評藍曉詩集《聆聽高處》;牛放點評紀實文學集《壤塘非遺脫貧之路》等等。

      《阿爾莫下雪了》是一部全面展示嘉絨地區歷史和民俗風情的長篇小說,詩化與散文化相結合的語調和敘事風格,使小說文本呈現出如飛雪一般空靈、純凈的唯美和藍調憂傷氣質。羅偉章專門為這本書寫了書評《守望與生長》,“書中有許多動人的描寫,哪怕是一縷風,該來的時候沒來,也要‘輕輕地為風做祈禱,希望風能平安到達她的村子’。光陰在這里流淌,文明在這里成形。文明是光,將近六千年前的哈休遺址,是光的源頭,一只黑陶罐,是遠古先民留給我們的樣子,并啟發著豐沛的想象。”羅偉章也指出這部作品還可以進一步提高的空間,比如他指出書中某處,“這里本來蘊含著強烈的沖突以及對某種欲望、技藝的博弈和克服——就是說,有故事,可讓小說走向深邃的故事,但是輕易放過了。”

      蔣藍在點評小說《阿扣》時,首先肯定了作品文筆優美,“作者作為一個散文家來寫長篇小說,敘事的優勢很明顯。而且金川的民俗風情,自然河流,花朵植被,鑲嵌進小說的敘述之中。”與此同時,蔣藍也真誠提出他在閱讀中發現的不足之處,希望作者在今后的創作中注意進一步提高,比如“塑造的人物顯得單面化、線性化,故事懸念性不夠,看了開篇,就猜得出結果。”

      向以鮮在點評《擦肩而過的微風》詩集時,先提到阿壩作家這些作品帶有青草的味道,閱讀他們的作品,對于在成都的作家也是一種滋養。《擦肩而過的微風》有清晰的秩序感和豐富性,讓向以鮮感到尤其驚喜,“作者阿米拉果不光是一個歌頌自然的詩人,還顯示出思想和存在的復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