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童話世界里的喀納斯 ——裴郁平兒童詩里的童話因素
      來源:文藝報 | 狄力木拉提·泰來提(維吾爾族)  2022年06月10日09:52

      童話是我們給自己創造的童年夢想,用于彌補我們曾經失去的事物,也是對滿目瘡痍的大自然的一種修復。孩子們眼中的世界可能是超越成人的,只是我們以大人自居,用一種早已被局限了的思維模式去看待世界,用一種或已扭曲的世界觀去理解萬物,以至于雖然發現或發明了無數認知世界的公式和理論,卻無法解釋孩子們內心的世界。

      所謂兒童文學,應該是反映兒童內心世界的文學作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待世界,用孩子的思維解讀世間萬物,而不是落入比喻成人化、想象成人化、思維成人化、情節成人化、對話成人化的窠臼。裴郁平的兒童詩歌有其獨到的兒童視角,盡管他本人已步入中年,但在面對文學創作時,他的思維總像孩童一樣直觀而形象,世界在他眼里有如童話,無論多么復雜紛亂的景象,他都可以寫得簡潔明快、栩栩如生。他對事物或環境的把握恰到好處,擅長抓住特點,一筆下去正中要害,這實際上也是他為人處世的一種風格,說話總是直截了當,一針見血指出事實。

      裴郁平始終把自己的創作身份看得很重,盡管他也有成人詩歌創作,但更多時候是在兒童詩歌創作中鍛煉自己。他的兒童詩很有情趣和畫面感,特別是詩集《夢想在喀納斯的湖里》,每一首都有獨特的意境,童趣橫生。例如《四月的春》:“青果掛滿了春的眼睛/催眠了樹上的鳥巢/麻雀藏在密密的樹葉中/陽光的影子/有了睡覺的想法/孤單的老肥貓爬上樹/胖胖的大肚皮貼著樹干/看著發抖的樹枝/在四月的春天里/把受傷的心/用風來撫平”。4月的喀納斯未必樹上掛果,那應該是5月里的故事,但在詩人眼里,4月已經掛果,而且就像春天的眼睛,他關注的并非是4月這個時節,而是“青果掛滿了春的眼睛”這個意象,從而給季節涂上了一層濃重的童話色彩。成人化的詩句里很少會出現“春的眼睛”之類的表述,但作者卻用他童真的視線,捕捉到了那個常人難以看到的眼睛。春的眼睛掛在青果上,樹上的鳥巢卻被催眠,試想這個季節的鳥巢里會有些什么?或許是剛剛出殼的雛鳥,或許是正在孵蛋的小鳥,他把小鳥的睡意移植到鳥巢上,讓鳥巢具有生命體征,這恰恰是兒童的想象。藏在樹葉里的麻雀是快樂的,但他并未寫它們的叫聲,而是把筆鋒轉到陽光的影子上,讓光有了睡覺的想法,與前文所寫的催眠相吻合。作者又把一只肥貓放進意境里,在貓的眼里,樹葉在發抖。他不寫風,而是說發抖,感知方式不同,也創造了不同的意象。在孩子眼里,那不是自然現象,而是有經由他們的想象刻畫出來的因果關系,作者巧妙地把握住了這種心理,才有了后面的“把受傷的心/用風來撫平”。

      在《夢想在喀納斯的湖里》這首詩中,詩人把“夜色”比喻成“城堡”,夜色本身難以捉摸,但作者具象描寫了它的存在。“夢在城墻上夜游/觀魚亭里/站著一只白狐貍/它聞到了/夢里飄來的呼吸聲。”作者引出“魚”的概念,并進一步把喀納斯特有的大紅魚引出來,展現出一幅童話世界的畫面:“湖水里游來了一條大紅魚/水面泛起紅色水霧/白狐貍吃驚地看著月亮的臉/拖著大尾巴/逃出了秋夢/白狐貍真想睡在星星上/夢想在喀納斯的湖里/和水里的湖怪們合個影”。這是一組美妙的組合,思維的跳躍契合了孩子們的思維方式。童話的作用并非只是單純地給孩子們講故事,更是要通過童話給孩子們展現一個更為廣闊的認知空間,告訴他們思維模式可以是多樣的,但同時也要符合基本規律和邏輯。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無邊無際地去思考很多問題,但前提是必須要有這種思考能力。在我看來,一個真正的詩人應該具備超凡的想象力,同時要有很好的空間物理學概念,才能更好地發揮想象力,讓想象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回饋。

      喀納斯湖地處山林腹地,湖水平靜而圣潔,有關它的傳說鋪天蓋地,它卻任憑形形色色的游客擺布,只是露出波紋和酒窩,淡淡地笑過四季春秋,流露出深沉與神秘。裴郁平捕捉到了這些特質,很任性地寫道:“春風吹過來了/晨曦把睡夢推了推/一翻身,我就來到了/綠色的草原”。這是他《草原》一詩的開篇。春風是誘因,冬天的夢被喚醒,忽如一道溫暖的晨曦,漫長的夢就此結束,他的思緒就像初生的嬰兒降臨在草原上。引出草原并非有意,而是在新疆,類似于喀納斯這樣的草原地帶,隨便一處的山花爛漫就能讓你醉如神仙,到了那里,思維的韁繩就未必在你手上了。

      他在《喀納斯的春天里》這樣寫道:“枯萎的草原/在淚水中卻笑出了聲音/春風聽到后/一陣一陣用力/把亂跑的淚水和春雨/一起趕進了喀納斯湖里”。極富創意的詩句,增添了詩的意境。因為春天的到來,淚水和春雨都被吹到了喀納斯湖里。裴郁平兒童詩歌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擬人化的表述方式和跳躍性思維結合得十分巧妙,而且從不牽強,任何物象的聯系都顯得自然靈動,例如:“星星在天上睡不著/看著草原上寧靜的夜晚/想問問正在酣睡的爺爺/能否來家里和我做個伴/夢想抱著星星不松手/牧羊犬的一陣狂叫/讓夢躲進了花瓣里”。星星在天上睡不著,這是典型的擬人,緊接著是一次跳躍,想讓失眠的星星與“我”做伴,起伏感很強,有一種天地呼應的感覺。

      借助童話語言,作者寫出了大自然的奇美。作者筆下的所有描寫都是在夢幻的意境中進行,就像一個孩子周末去了游樂園,在快樂中度過一天。在閱讀過程中,讀者可以和動物親密接觸,從而親近自然,把自然的意象巧妙植入到兒童特有的夸張跳躍思維中。“天上的星星/看見湖水里漂著無數/小紅魚吹起的氣泡泡/小星星都想離開冷清的夜空/先把自己的影子扔進湖水里”。上述詩句同樣是思緒的跳躍,從天到地,由地到天,相互呼應,小星星和小紅魚之間相互律動。從視覺上看,天地都是大的靜物,而星星和紅魚是運動的,彼此在自己的世界里閃爍,無拘無束、充滿新意。

      兒童詩要求創作者有一顆兒童般的、具有強大幻想力的心靈,看似簡單,但實際創作起來并不容易,關鍵在于悟性。裴郁平的文學創作與他的成長經歷有很大關系,他的成長經歷為他日后的兒童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無論是待人接物還是詩歌創作,他都保持著一顆平靜的心,既善待他人、給人以輕松開朗之感,同時又容不得半點虛假。與他交往只需坦誠,就像讀他的兒童詩,也需要一顆坦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