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記》
《秦嶺記》
作者:賈平凹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5月
ISBN:9787020146185
定價:58.00元
中國多山,昆侖為山祖,寄居著天上之神。玉皇、王母、太上、祝融、風姨、雷伯以及百獸精怪、萬花仙子,諸神充滿了,每到春夏秋冬的初日,都要到海里去沐浴。時海動七天。經過的路為大地之脊,那就是秦嶺。
秦嶺里有一條倒流河。河都是由西往東流,倒流河卻是從竺岳發(fā)源,逆向朝西,至白烏山下轉折入銀花河再往東去。山為空間,水為時間。倒流河晝夜逝著,水量并不大,天氣晴朗時,河逐溝而流,溝里多石,多坎,水觸及泛白,綻放如牡丹或滾雪。若是風雨陰暗,容易暴發(fā)洪澇,那卻是驚濤拍岸,沿途地毀屋塌,群巒眾壑之間大水走泥,被稱之過山河。
山外的城市日益擴張,便催生了許多從秦嶺里購移奇花異木的產業(yè)。有個藍老板先是在紅崖峪發(fā)現(xiàn)了野生蘭,著人挖了上萬株,再往六十里外的喂子坪去探尋。喂子坪是峪垴的一個村子,幾十戶人家,時近傍晚,四山圍合,暮霧陰暗,并沒有家家煙囪冒煙,也聽不到雞鳴狗吠。進了巷道,見不到牛糞,亂磚踢腳,兩邊的院門多掛了鎖。隨便趴在一家門縫往里看,院子里滿是荒草,上房和廂房有倒了墻的,坍了檐的。但村子里竟還有數(shù)棵古銀杏。出了巷子,是一塊打麥場,幾座麥草垛已經發(fā)黑,碌碡上卻生了苔蘚。再往北去,眼前陡然一亮,一戶人家院外的古銀杏合抱粗,三丈高,一樹的葉子全都黃了,密密匝匝,鼓鼓涌涌,在微風里翻動閃爍,而樹下的落葉也一尺多厚,如是一堆金子耀眼。藍老板從來沒見過這么好的銀杏,看那人家,院門開著,正有三只四只什么小獸跑了進去,而落葉邊一頭豬在那里拱地。雞往后刨,豬往前拱,它在土里并沒有拱出能吃的草根,嘴卻吧唧吧唧響。藍老板說:若能買得這銀杏,你叫一聲。豬果然哼了一聲。藍老板歡喜了,又說:再能叫一聲,我就買定了。豬又哼了一聲。連續(xù)問了三下,豬哼了三下,藍老板搓了個指響,也就進了院子。
院子不大,堆放了一摞豆禾稈、一笸籃新拔來的蘿卜,一個捶布石和三只小板凳。上房掛著蓑衣、篩子、鋤頭、梿枷。貓在窗臺上洗臉。一只旱蝸牛從墻上爬過時叭地掉下來,沒有碎,翻過身又往墻上爬。而捶布石后的一張草簾子上躺著一個人。并沒有見到跑進來的小獸。藍老板覺得奇怪,便叫那草簾上的人問話。喂,喂,你醒著嗎?他感覺那人是沒有睡著,卻不吭聲。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藍老板就坐在小板凳上吃煙,等著那人自己醒來。小板凳咯吱吱響,以為卯松,低頭看著,板凳腿濕漉漉的,還帶著泥。藍老板突然間腦子嗡嗡地,一片云霧飄落下來,發(fā)覺到這個板凳便是進來的一只小獸。再看那人,那人枯瘦干癟,就是一塊樹根呀。還有,捶布石成了山龜,門邊掛著的篩子成了貓頭鷹,蓑衣成了刺猬。頓時驚駭不已,奪門要出時,門里進來一個老頭,身上腰帶松著,一頭落在腳后。老頭說:你來啦!說話的口氣和藹,藍老板定住了神,呼吸慢慢平穩(wěn),回頭看睡著的那人就是那人,板凳是板凳,捶布石是捶布石,掛著的依然是篩子和蓑衣,自言自語,是自己眼睛花了。
洛水流過陽虛山、頁山、元扈山、望溝和鹿鳴谷,這一帶相傳是倉頡造字地,但沒有任何遺跡。兩岸岔壑崖砭,路瘦田薄,稀稀拉拉的村寨,有大到千戶的,也有小到三家五家。山民出入,不論冬夏,頭上多纏布巾,帶了竹籠,有東西裝東西背著,沒有東西空籠還背著。他們或許就不知道倉頡,或許有知道的,也就覺得那只是傳說,與自己無關,好比空氣是多么重要,無時無刻不在呼吸,但沒有生病的時候,這一切都不存在似的。他們世世代代在田地勞作,土里有什么顏色,豆子也有什么顏色,身上流多少汗珠,麥子也有多少顆粒。生命變成了日子,日子里他們就知道了天是有晴有陰,忽冷忽熱。知道了黑夜里看不清東西,太陽也不能直視。知道了月亮里的暗斑那是吳剛在砍桂樹,砍一斧子,樹又長合,吳剛總是砍不斷桂樹。知道了星星數(shù)不清的,一遍和一遍數(shù)目不同。于是,要么喝酒,常常是閉門轟飲,不醉倒幾個,席不得散。要么聚堆兒,哭呀笑呀,爭吵、咒罵、呻吟、嘆息、說是非,眾聲喧嘩,如黃昏蕁麻地里的麻花,如夏天的白雨經過了沙灘,只有啟山上的大鐘一響,才得以消失。
這鐘聲是由啟山上的倉頡書院響起的。
啟山在群山眾峰間并不高,但它是土山,渾圓如饅頭,山頂上一片若木樹林,一年四季紅葉不落。書院就在樹林子里,雖然建校僅十年歷史,師生已超過五千。鐘在上課或下課時敲動,聲聞于天,提醒了一個一個村寨人的耳朵,他們這才意識到啟山上有學院,書院是以倉頡命名的,自己的孩子就是在那里求學。
這些學生,當然沒有像倉頡那樣長著四個眼睛,而每一個卻如從父母的蛹里出來的蝶或蟬,是秦嶺的精靈。想象不來倉頡造字時如何“天雨粟,鬼夜哭”,可學生們在倉頡創(chuàng)造的文字里,努力學習,天天向上,猶有所待。
這其中有個叫立水的,家住在元扈山上,父親是瞎子,母親是啞巴,他卻生得棱角嶄然,平和沉靜,時常冥想。學習三年,哲學、文學、音樂、美術,求知的欲望如同筷子,見什么飯菜都要品嘗。待到也能“仰觀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形”,他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他頭頂上時不時颼颼有涼氣,如同煙囪冒煙,又如同門縫里鉆風。他似乎理解了這個世界永遠在變化著,人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似乎理解了流動中必定有的東西,大河流過,逝者如斯,而孔子在岸。似乎理解了風是空氣的不平衡。似乎理解了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似乎理解了無法分割水和火焰。似乎明白了上天無言,百鬼猙獰。似乎理解了與神的溝通聯(lián)系方式就是自己的風格。似乎理解了現(xiàn)實往往是一堆生命的垃圾。似乎理解了未來的日子里,人類和非人類同居。似乎理解了秦嶺的龐大、雍容,過去是秦嶺,現(xiàn)在是秦嶺,將來還是秦嶺。似乎理解了父親的瞎、母親的啞再也無藥可醫(yī)。
立水的腦子里像煮沸的滾水,咕咕嘟嘟,那些時宜或不時宜的全都冒泡和蒸發(fā)熱氣,有了各種色彩、各種聲音、無數(shù)的翅膀。一切都在似乎著似乎著,在他后來熱衷起了寫文章,自信而又刻苦地要在倉頡創(chuàng)造的文字中寫出好的句子,但一次又一次地于大鐘響過的寂靜里,他似乎理解了自己的理解只是似乎。他于是坐在秦嶺的啟山上,望著遠遠近近如海濤一樣的秦嶺,成了一棵若木、一塊石頭,直到大鐘再來一次轟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