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走好新時代廣東文學的趕考之路
      來源:文藝報 | 張培忠  2022年06月01日09:22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周年。我們紀念《講話》,重溫《講話》的深邃思想和寶貴精神,就是要準確領會和把握黨領導百年文藝發展道路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及當代價值,堅定中國社會主義文藝的初心使命,引領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引領文藝前進方向,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文學創作生產,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走好新時代文學趕考之路。

      在繼承中不斷創新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十分關心、格外厚愛。黨的十八大以來,除了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還連續出席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和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并作重要講話,先后給內蒙古烏蘭牧騎隊員、老藝術家牛犇、中央美院老教授等回信,親切看望參加全國政協聯組會的文藝界、社科界代表,致信祝賀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成立70周年,深刻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應勢而謀、順勢而為,科學回答時代之問,回應現實問題,精彩描繪了文藝事業前進和發展的理論畫卷,圍繞做好新時代文藝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與毛澤東文藝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既有全面的繼承性,又有新銳的開創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的新表述,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史上的里程碑。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重申文藝工作的重要地位和社會主義文藝的人民屬性,為新時代做好文藝工作劃定了遵循、標示了航向。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開宗明義指出,“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文藝戰線是黨和人民的重要戰線”;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指出,“一百年來,黨領導文藝戰線不斷探索、實踐,走出了一條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符合中國國情和文化傳統、高揚人民性的文藝發展道路,為我國文藝繁榮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這些重要論述,作為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文藝地位和作用的根本判斷,充分肯定了文藝事業和文藝工作的重要地位和非凡作用。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解決好文藝工作“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談文藝“我是誰”問題,總書記深刻指出,“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突出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一以貫之的“人民性”。談文藝“為了誰”問題,總書記強調,“要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和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談文藝“依靠誰”問題,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揮最大正能量”。在進入新時代、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的關鍵時刻作出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創造性地回答了事關文藝繁榮發展的一系列帶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問題,對當代中國文藝實踐作出了科學總結。這些重要論述貫穿了唯物史觀和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和精神,并同當下的時代課題、歷史使命和文藝形式高度結合起來,具有極強的現實性和時代感。談文藝“寫什么”問題,總書記要求“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精彩生活表現好展示好,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談文藝“怎么寫”問題,總書記指出,“優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態、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陽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頂天立地、也要鋪天蓋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訴人們什么是應該肯定和贊揚的,什么是必須反對和否定的,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這一系列重要論述進一步指明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中國化的底色、根基和取向,文藝理論充滿了中國文化的色彩和音響,是新時代社會主義文藝的旗幟和方向,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具有恢宏的歷史視域、人類視野和世界眼光,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從中國實際出發、著眼于中華民族的發展來看待文藝問題,而且把文藝發展繁榮放到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放到世界各國各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大格局中去觀察和思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社會主義文藝要繁榮發展起來,必須認真學習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優秀文藝;只有堅持洋為中用、開拓創新,做到中西合璧、融會貫通,我國文藝才能更好發展繁榮起來”,并提出“要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國故事,以更為深邃的視野、更為博大的胸懷、更為自信的態度,擇取最能代表中國變革和中國精神的題材,進行藝術表現,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新篇章”,“讓中華文化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化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這些重要論述在文藝的世界性命題上取得突破和創新,體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推動廣東文學事業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剛剛勝利閉幕的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塑造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文化優勢。全省文學界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新時代廣東文學事業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文學家要堅守人民立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自誕生之日起,我們黨就把“人民”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文學與人民的聯系,是一種內在的生命聯系,是一根永遠剪不斷的情感臍帶、文化臍帶和歷史臍帶。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但社會主義文藝“人民性”的靈魂始終未變。80年前,毛澤東同志振聾發聵地提出文藝為工農兵、為人民大眾服務。8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高屋建瓴地指出,“人民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既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這一論斷,用生動的比喻深刻闡釋了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深刻闡述了文藝與人民的關系。新時代文學家要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學工作者的天職,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學創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站在時代高處、觀照當下,對社會實踐有深刻體驗,對日常生活有深切介入,對人民群眾有深情厚意,把人民作為文學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學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以人民群眾喜歡不喜歡、滿意不滿意、接受不接受作為衡量文學作品的最高標準。

      新時代文學家要謳歌偉大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緊跟時代步伐,從時代的脈搏中感悟藝術的脈動,把藝術創造向著億萬人民的偉大奮斗敞開,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寫中國人民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和先行區,是向世界展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國際社會觀察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這為廣東文學創作提供了無比豐富的素材。比如中國品牌企業(華為、騰訊)、中國橋(港珠澳大橋)、中國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中國車(高鐵)、中國港、中國網,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涌現出的改革先鋒、科技奇才、商業強人、英雄模范、道德楷模,還有各行各業追夢圓夢的普通勞動者,“雙區建設”、橫琴、前海合作區建設、“一核一帶一區”發展,全力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都值得我們去書寫、去聚焦。新時代文學家要善于從當代廣東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主題,從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中汲取精神力量,運用廣東特色語言、廣東表達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和文化力量。

      新時代文學家要攀登文學高峰。新時代的文學高峰應當代表當代人類與世界的最深廣視野和最高美學水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作為追求,讓目光再廣大一些、再深遠一些,向著人類最先進的方面注目,向著人類精神世界的最深處探尋,同時直面當下中國人民的生存現實,創造出豐富多樣的中國故事、中國形象、中國旋律,為世界貢獻特殊的聲響和色彩、展現特殊的詩情和意境。”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最終要落到出精品、出人才上。我們要把創作生產更多優秀作品作為中心環節,把推出更多優秀人才作為首要任務,創新體制機制,激發創作活力。要遵循創作規律,推動文藝門類全面發展。要正確處理繼承和創新的關系,大力推進文學觀念、內容、風格、流派的積極創新,大力推進文學體裁、題材、形式、手段的充分發展,博采眾長,厚積薄發,推陳出新,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藝術震撼力強的“扛鼎之作”,形成新時代廣東文學的“高峰”。

      新時代文學家要堅持文學惠民。積極滿足人民對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文學是重要渠道,文學工作者責無旁貸。我們要堅持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強化供需對接,提高文學普及效率。一方面,開展文學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活動,把文學送到普通老百姓中去。組織“紅色文學輕騎兵”活動,為基層作者和讀者服務。組織作家創作更多的優秀作品,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源源不斷的高品質文學供給。另一方面,加快文學硬件建設。按照“時代的產物、文學的殿堂、市民的空間”定位,將廣東文學館打造成為嶺南文化的標志地、大眾休閑的目的地、灣區交流的會客廳,讓廣大市民共享優質文學成果。推動修葺廣州市文德路紅樓建設,策劃組織“廣東左聯作家紀念陳列展”,打造紅色教育基地。

      80年,歲月如歌,江山如此多嬌;80載,薪火相傳,風景這邊獨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新的歷史進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文學事業大有可為,必將迎來新豐收。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上來,胸懷“國之大者”,樹立大歷史觀和大時代觀,光大文學價值,勇攀文學高峰,共同書寫更多新時代的“創業史”,以優異業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者系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