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非一般的語文課》 :道術并重的閱讀課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蘇祖祥  2022年05月23日06:54

      《非一般的語文課》 郭初陽 主編 東方出版中心

      “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我們越是道聽途說,以為我們懂了,當我們實際讀它們,我們就越是覺得它們獨特、意想不到和新穎。”卡爾維諾認為經典總是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體驗,總是能讓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認知,這就像西諺所說的那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郭初陽主編的這套《非一般的語文課》,對初中語文課外必讀書進行了獨具匠心的詮釋和導讀,給人帶來不同的打開方式和認知方法。

      既有價值觀引領也有方法論開悟的導讀

      好的導讀應該既有進步價值觀的引領,也有方法論方面的開悟。江弱水導讀《朝花夕拾》,特別看重魯迅尊重兒童天性的先進教育理念:“長大以后,他(魯迅)才知道原來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朱子的教訓,無疑是對兒童精神上的虐殺。”魯迅在“別求新聲于異邦”之后,始終在踐行“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兒童觀,兒童是獨立個體的價值觀,兒童更應該享有權利的人本主義理念。

      導讀也梳理了傳統文化對兒童活潑好動天性的愛護:“孔子就贊嘆這樣一種境界:‘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還有西晉左思《嬌女詩》,杜甫《百憂集行》,李商隱《驕兒詩》,王陽明《訓蒙大意》,這些都是通達人性、合乎現代精神的文化遺產。詮釋經典,理所當然地承擔著激活進步價值觀、揚棄落后觀念的責任。王崧舟導讀《西游記》,運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分析孫悟空人生成長、人格完善的歷程,角度新穎,針對性強,對初中生的人格成長,能起到潛移默化、濡染熏陶的作用。古語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王老師很好地示范了如何運用人格理論進行分析,就像庖丁解牛那樣,找到一個最佳切入點,對經典中所蘊含的深意探幽發微。

      語文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

      語文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郭初陽導讀《昆蟲記》,將這一點發揮到極致:一方面是法布爾此書可謂科學與藝術水乳交融的體現,另一方面是郭初陽在閱讀技巧與觀察方法、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方面的悉心引導。比較閱讀,引物連類,版本校勘,是郭初陽運用自如的閱讀方法。他從杜甫“王侯與螻蟻,同盡隨丘墟”說起,引出“愛昆蟲也就是愛人類自己”的觀點,聯系拉伯雷的《巨人傳》、李清照的《點絳唇》、《論語》《莊子》《孟子》,最后以馮至、卞之琳的十四行詩收束,印證“中國文化里亦有眾生平等的意識,契合動物保護的現代倫理”,“提醒我們不可在書里迷失了自己,獨立思考才是最要緊的”,古今中外,熔于一爐。

      特別值得一說的是,郭初陽對法布爾如何觀察昆蟲進行了細致的梳理,“以列表的形式呈現26篇里與‘觀察’相關的句子,看一看法布爾到底是如何觀察的”。表格通常包含篇目、頁碼、原句、觀察者的行動及狀態、工具等。如摘錄《大孔雀蝶》的句子:“我只是憑著觀察者的簡單習慣,把它關了起來,時刻密切注意可能會出現的情況。”觀察者的行動、狀態:時刻密切注意。工具:金屬網罩。我想,郭初陽之所以不厭其煩地摘錄26處原文里有關“觀察”的句子,然后進行歸納分析,是因為他想讓學生對科學研究產生深刻印象——法布爾耐心觀察,監視傾聽,實驗證實(或證偽),之后是認真記錄,分析習性,做出歸納,得出結論。科學研究首先體現為嚴謹細致的觀察,在此基礎之上的分析歸納才能做到有根有據,所得出的結論才能經得起質疑。

      好的導讀重視產生新知識的知識

      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生成性知識,好的導讀特別重視能夠產生新知識的知識,也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古老智慧。

      顏煉軍對《麥克白》所作的導讀,既有冷門有趣的有關女巫的陳述性知識,又有發人深思的有關人性善惡二元論的抽絲剝繭的生成性知識。人性的善惡,既是一個現實問題,也是一個形而上的抽象命題。“麥克白的迷人之處在于,他的惡念一步步侵蝕正常心智的過程,被精彩地表現出來。”善惡之間的戰斗本來是一個抽象的命題,但此劇借助女巫的誘惑與麥克白夫婦的墮落,呈現出邪惡是怎樣在墮落者心里逐漸占上風的。“被靈魂馬車中的‘劣馬’主宰,導致麥克白失控。他的痛苦在于仁心未泯,時常意識到靈魂的墮落,享受成為國王之快意的同時,痛苦也糾纏著他。”“三個女巫和麥克白夫婦,一方代表來自魔鬼的誘惑,一方是純潔靈魂的墮落,可以說是蛇、亞當與夏娃的某種變形,這堪稱莎士比亞版的失樂園故事。”文學母題、哲學命題與宗教教義,相互參照、比對、生發、印證,這就是具有方法論色彩的生成性知識。審美體驗、人格養成、道德教化,是打開莎士比亞戲劇的方式:“按悲劇的基本功能,在目睹一個人因魔鬼誘惑而不慎墮入邪惡的萬丈深淵,歷經痛苦掙扎與反抗,最終毀滅后,觀眾的內心也得到了某種‘凈化’。愿我們的閱讀分享也能達到這個效果。”這一番夫子自道,點明藝術所追求的真善美,兼具審美、倫理、科學的多重功能。

      西渡集詩人、詩歌批評家、中文系教授三重身份于一身,因此在導讀《艾青詩選》時,能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艾青的想象中帶有精確的觀察,這跟他受到的繪畫訓練有關。艾青的想象不是天馬行空的幻想,而是基于精確觀察的,同時又有情感的溫度。”這是對藝術特征的準確把握。“艾青能夠走向他者,他有一種理解他者的能力。”這是對詩人所具有的同情心、同理心的把握,同時也是對學生的熏染和導引。

      黃曉丹導讀《儒林外史》,既有對諷刺藝術的探討,也有對風雅的歸納——“高雅與否,道德與否,不是看人的職業身份和社會地位,而是取決于心靈層面的真實”,還有對制度、文化、歷史的拓展。舒羽導讀《簡·愛》,抓住三重考驗——“性格與環境、出身與社會、情感與理智”來作分析,試圖在美育教育中兼具人格教化之功。

      這套書面向初中生詮釋經典,能夠做到深入淺出、循循善誘,能夠讓師生在知識積累、方法訓練、審美體驗、人格養成方面有所收獲,不啻是一場潤物無聲的春雨。

      (作者系湖北省仙桃中學語文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