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智能技術正深度改變數字閱讀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 聶慧超  2022年05月18日08:29
      關鍵詞:數字閱讀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主流數字閱讀平臺的漫漫技術路,“上山下海”再合適不過。“上山”是上科技創新的高山,“下海”則是深入數字閱讀新“藍海”。

      “Hi!我是古逸飛。”首屆全民閱讀大會數字閱讀體驗館中,一位特殊的講解員帶領著參會者在3塊大屏間開啟了720度全浸入式逛展的新奇體驗,他們一起“穿越”到企業云書店、智慧黨建室、鄉村小學,期間參會者還可以通過語音、手勢等多維方式,與古逸飛進行互動。體驗館數智未來展區的廣播里動情地演繹著名家名作,仔細了解,才發現是一位AI主播在自動播講,情感豐富、語句停頓自然,靠人耳已很難作出分辨……

      主流數字閱讀平臺近年的新發展,在前不久召開的首屆全民閱讀大會上實現了一次全新呈現,無論是咪咕數智人化身講解員,打造數智導覽新模式,還是中文在線AI主播栩栩如生,助有聲閱讀扛鼎音頻市場,背后的一條隱線均為“智能化”,標志著數字閱讀市場正在穩定地跨入成熟階段。

      大會期間公布了一組數據:2021年中國數字閱讀產業總體規模達415.7億元,增長率達18.23%;用戶規模層面,2021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5.06億,人均電子閱讀量為11.58本、有聲閱讀7.08本。數字閱讀正迎來深度閱讀時代。

      這是延續了近幾年的發展趨勢,無論從需求端還是供給端,數字閱讀市場都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2018年以來,中國數字閱讀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數字閱讀行業市場規模已達372.1億元,預計2022年數字閱讀行業市場規模將達453.9億元。數字閱讀潛力巨大,也讓移動閱讀賽道烽煙不斷。“彩色的Kindle難逃蓋泡面的命”,這一戲謔背后,直指閱讀體驗迭代再也不是單純的閱讀器升級就可以解決的。

      那么,未來的文化體驗場景究竟是什么樣?6年前,原閱文集團聯席CEO吳文輝在接受吳曉波采訪時大膽預測道,“未來的數字閱讀平臺應該是定制型的,也就是說,不同的讀者進入一個閱讀場景后,他可以設置自己的‘閱讀身份’,進而在持續的閱讀和搜索過程中,后臺可以通過大數據的方式抓取到他的行為,從而建立識別體系。最終,每一個人將在云端建立自己的知識庫。”

      不得不承認,那是一個具有前瞻性的觀點。6年后的今天,潮水貌似依然朝著那個方向奔涌。面對Z世代成為數字閱讀主力軍的現實,全力構建面向下一代互聯網的內容生態,探索技術與內容的深度融合成為“數字文化內容領跑者”們共同的一項戰略目標,打通多元內容聚合流程,賦能產業數智化轉型,挖掘用戶個性化需求,升級知識文化生活空間,自然也成為各家通往“新價值高地”的第一張車票。

      塑造偶像,挖掘虛擬生態增效能量

      為拉近傳統出版產業與虛擬世界的距離,數字閱讀平臺不斷開辟快車道。元宇宙熱浪下,數字人全面開花。艾媒咨詢發布的研究報告中,2020年中國虛擬數字人的核心產業規模為34.6億元,同比增長70.3%,2020年虛擬數字人周邊市場規模為645.6億元。《量子位:虛擬數字人白皮書》提出的預測更加驚人——2030年我國虛擬數字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700億元。

      積極挖掘數字人的實用內核,為其提供契合的土壤,已屬于中文在線“射程”之內。中文在線AI主播技術已經開發成熟,其工作人員表示,錄制成本可以節約90%以上,錄制時間成百倍地縮短,可以將龐大的內容庫快速音頻化,且錄制形式多樣,支持雙播、多播、英語主播等。

      倒映有聲科技有限公司在中文在線數字人生態搭建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技術支持作用。展會現場,倒映有聲市場總監何培成向記者介紹,數字分身技術是通過 NLU(語義理解)+ETTS(情感合成)+Few shot TTS(聲紋定制)+TTSA(文本生成語音和動畫),讓數字分身在理解對話語義的基礎上做出符合場景的擬人反饋,實現無人驅動數字人的行業技術突破。

      談及數字分身技術對出版領域的應用,何培成表示:“目前平臺上既有知名人士數字分身IP,如迪麗熱巴的數字分身‘迪麗冷巴’,也有大量通用服務型分身IP以及動漫類數字分身IP供用戶選擇,出版業可將其應用于虛擬直播、互動游戲、泛娛樂、有聲書、融媒體、教育培訓等領域。其中,直播帶貨的需求量一定很大。”

      此外,何培成還介紹:“對于數字分身用戶可定制也可租賃,若在我們的‘一視同仁’數字分身內容創作平臺使用,用戶無需拍攝、錄制、剪輯,就可以在平臺上實現從文字到音頻和視頻的轉化。不僅能有效降低企業用戶的人工成本,還有助于企業提升效能,打造可規模化復制的數字分身服務矩陣。”

      深耕場景,放大5G技術疊加效應

      技術的力量正以指數級的速度迅速向外擴充,5G新基建愈發被出版業視為能夠頂破當下營銷“天花板”的一根“竹杖”。咪咕數媒于2019~2020年間,實現了5G+AR圖書、云上VR書店等新閱讀場景的落地。社區、學校、商圈成為5G+AI讀機最普遍的安身之所,用戶站到機前,完成AI人臉識別,通過智能推薦、無感支付即可試讀電子書和有聲書,完成線上線下提貨,以及就近借書異地還書等。另一款VR云書店360°實景還原了線下實體書店的場景,用戶足不出戶就能在移動端“漫游”書店、選書購書分享書。這是該數字閱讀平臺在閱讀場景方面邁出的一小步。

      2021年咪咕云書店的亮相使其文化體驗場景構造藍圖進一步清晰化——“拆墻”,讓“互聯互通”釋放活力,通過攜手國內300余家出版機構,聚合圖書、電子書、音視頻節目及文創產品,為用戶帶來紙書、電子書、知識付費等一站式文化內容體驗。同時,通過整合文化信息資訊,滿足用戶個性化、專業化的知識文化需求。隨著以新中產為代表的知識文化需求穩步增長,咪咕云書店聚焦白領階層的知識焦慮,針對親子閱讀等形成AR立體書、互動繪本、有聲劇場等信息展示形態。值得一提的是,業界針對兒童未來閱讀方式、閱讀新技術,以及兒童“全感知”閱讀能力測評體系的探索研究持續推進,由廈門安妮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小布閱讀 兒童全息閱讀館”在世界讀書日推出后,將在北京圖書大廈落地第一個兒童閱讀沉浸式體驗中心,通過CG數字資產、人工智能、空間視覺等技術為兒童營造“閱讀星球”。

      光滿足閱讀場景還是不夠的,閱讀產品的迭代同樣成為增量之源。

      Kindle退出中國,一定程度上給國內閱讀器市場帶來新的變數。自2015年推出首款iReader電子書閱讀器以來,掌閱科技在市場上已形成主打“輕閱讀”“彩色”“有聲”等適合不同人群多元閱讀需求的系列性產品。最新推出的iReader Smart 3、iReader Ocean2兩款電子書閱讀器新品,主要在加強“社交屬性”,解決固有難題方面發力,如解決了白色機器漏光的業界難題,升級了微信互聯功能等。那么,數字閱讀終端是否就此找到了新的發展亮點,對此,艾媒咨詢董事長張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這些公司做硬件只是虛晃一槍,瞄準的是整個網絡文學市場。”此前,數字閱讀平臺推出自己的電子閱讀器,絕不簡簡單單想賣硬件,而是以此為入口,進軍背后巨大的生態鏈。有了電子閱讀器,就能憑借自身的內容資源供給用戶,實現用戶的留存與持續訂購服務。

      構建中臺,創造合作伙伴變現空間

      沒有一家數字閱讀公司能獨攬所有子系統,生態化是必然。

      比起吸引商家入駐,選品質量與上架效率以及售后服務成為咪咕云書店這個“新物種”必須重點保障和持續護理的“齒輪”。目前咪咕云書店通過協同內部的服務品質部,借鑒圖書、音頻內容CP(內容合作伙伴)引入流程,制定視頻內容CP引入管理辦法,后聯動內容安全中心、法律共享中心進行內容及版權審核后上架。同時,通過規范視頻自制流程、優化產品工具,提升自制內容上架效率。在售后方面,以投訴溯源為核心,結合滿意度調研、端內反饋、用戶訪談等多維度用戶訴求,通過穿透訂購、退換貨、取消訂單等流程,深入分析并推動解決用戶在產品體驗中的痛點難點,提出并實施系統化的優改方案,從而提升線上書店服務品質。

      這種場景創新的另一優勢為賦能線下。后疫情時代,如何重新讓消費者回到線下實體店是個挑戰,需要從用戶需求的轉變重新出發。通過云書店入口將用戶流量精準導入到合作伙伴的線下門店,實現“線上試讀、線下提貨”,這種“授人以漁”的方式為出版社、作家、書店在內的整個產業鏈創造了新的變現空間。

      掌閱則把觸角伸進傳統出版業的“后院”,以“先電后紙”或“紙電同步”的方式“渡人渡己”。

      事實上,紙電聯動的默契在2013年左右就初步達成。隨著數字閱讀平臺不斷迭代,電子書以節約資源、低成本、高效率等多重優勢成為互聯網時代閱讀的新載體,紙質書想要在數字閱讀領域分得一杯羹,時效和內容上的欠缺無疑會降低其競爭力。因此,“搭車發展”成為那時出版人的一個明智選擇。

      在逐步探索中,“先電后紙”不再是一個新名詞,以電子書先行,接受市場和讀者的檢驗,再將銷量、收入、閱讀數名列前茅的優質電子書轉化為紙質書的方式,已從趨勢變為出版融合發展的常規模式。不僅迎合主流閱讀形式,還在保證作品本身競爭力的同時,對紙質書發行策略提供較具說服力的參考數據。

      結合市場情況來看,出版社之所以樂意接受這一模式,顯然綜合了多方考量。據了解,出版社編輯為了避免虧損,會在出書前嚴格把關,導致一些較好的原生內容永遠沒有機會被用戶看到。若先通過電子書市場做一輪預判,再決定是否成書,能夠有效降低邊界成本,降低實體書印刷運輸和分銷的成本風險。同時,利于實現了讀者市場和作者需求的平衡,將作品控制權、定價權交還回作者。出版發行方面,“數字+實體”雙管齊下,能夠為作者提供個性化推廣服務,并為時效性的提升、作者創作途中與讀者的互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對數字閱讀平臺而言,此舉有利于吸引更多專業作者和相關機構達成合作,從而奪取“第一手”優質內容,從長遠看,無疑為平臺打造強力IP鏈條帶來助力。掌閱科技作為這場創新的發起者,持續探索和加強這種模式,先后助力清華大學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寧夏陽光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等多家出版機構出版了文學作品。目前,讀者可登錄掌閱平臺閱讀相關電子書,實體書在京東、當當、天貓等電商平臺和線下書店均有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