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楊志軍《三江源的扎西德勒》:在遞進的意蘊層次中叩響生命之義
      來源:文藝報 | 崔昕平  2022年05月09日09:09

      閱讀楊志軍新作《三江源的扎西德勒》,有一種攀上高原的層次感。作品行進的線路,是由人類文明發達的城市,走向原生態的三江源高海拔生物多樣性地域,而越向縱深處,反倒越發觸摸到這原生態自然中蘊含的哲理與真諦,關乎生命與愛的意義。多重的意蘊內涵與遞進的意蘊層次,構成了這部兒童文學作品飽滿真摯、入腦入心的理念傳達。

      以童心治愈生命

      作品首層次的意蘊,具有以童心營造喜感、淡化悲劇現實的“治愈”意味。小海的爸爸、三江源雄鷹支隊隊長李強失蹤,隊員巴雅爾叔叔帶著正與爸爸鬧離婚的媽媽和6歲的小海踏上尋找之路,由西寧一路奔向三江源。在這樣的地域“失蹤”,在成人看來意味著死亡,而在小海看來,則是爸爸與自己玩的捉迷藏游戲。孩子始終處于一種游戲的心境之中,還在擔心動物們比他更機敏,會先找到爸爸。成人們也默許并努力呵護了孩子的這份天真。這讓人聯想到《美麗人生》中那位身陷納粹集中營仍努力呵護童心、營造游戲假象的父親。但二者雖然都在以虛寫實,《三江源的扎西德勒》的歸旨處,顯然并非心酸與悲悼,這個“尋找”游戲,承載了豐富的表意功用。

      一方面,成人們真切地感受到童心反哺成人的力量。趙明與媽媽失聲痛哭時,孩子說:“大人就是愛哭”“我就不哭,我要把爸爸找回來”“我還沒開始找呢……”孩子強大的正向信念振作了成人,燃起了他們期待奇跡的希望。另一方面,這樣的設定也推動了一種自在的敘事邏輯:失蹤讓一切陷入亂序,小海尋找路上的所見所思所想,也以亂序的方式片段呈現,由小海的回憶交代了這樣一個家庭與這個家庭之外的多個屬于三江源的故事。小海的爺爺奶奶幾十年前從青島來支邊,在海拔4000米的雪山和草原研究動植物,因高原病過世。繼承爺爺奶奶志向的爸爸將一家人從西寧市遷到郊區,建立動物救護站,以兒子的名字命名為“小海救護站”;成立雄鷹支隊,不著家地護衛三江源生態。作品的敘事思維雖然是發散的,落腳處則始終關乎“生命”。孩子誠摯感嘆:“我是多么不愿意看到死啊!”爸爸媽媽以及他們身邊的追隨者窮盡畢生所做的是挽救生命,但在挽救生命的過程中,又恰恰歷經著各種的死亡。孩子回憶了救護站多個動物的救助過程,回憶起了爸爸給自己講述的人類救護動物的故事,包括大自然的法則、脆弱的生態。借助孩子的回憶,動物們的故事、爸爸的故事、爺爺奶奶的故事紛至沓來,作品也成功地將生物學知識了無痕跡地融于了故事之中。

      這樣的童心視角更具意義的,是借此呈現動物生命與人類生命的互動,凸顯生命間真正的平等與真誠的關懷。爸爸告訴小海,雖然動物不能像人一樣用語言流暢表達,但它們的每個異樣的舉動,都代表著它們的感受。小海心中無時無刻不裝著救護站的動物們,“就像救護站的動物們滿腦子都是我”。爸爸告訴小海:“動物們是有愛的,它已經無條件地愛上了你——無條件的愛,這是動物回饋人類的真摯的禮物”。動物們遵從本能、毫無掩飾的情感表達,小海與動物們之間的不離不棄,也令作品具有了仿佛童話般的傳奇光彩。救護站的動物們密切配合,逃出救護站,一路追隨著小海尋找爸爸的旅程,在多個關鍵時刻與危險時刻挺身救主,不惜失去生命。作品為讀者呈現了被人類中心主義遮蔽的、漠視的“生命交流”,這種真實的生命交流恰恰因陌生而具有了傳奇感。比如,一代生物學家對事業的癡迷與大無畏的精神,面對罕見物種金錢豹的現身,爺爺奶奶寧肯以生命做賭注也不忍射殺;比如人類與動物的互救,為了挽救從金雕崖跌落的小金雕開設金雕飯店,金雕也會對受困人類投喂解困;比如動物們忠貞不渝的情感與竭盡所能的報恩;比如動物們之間如猞猁與巖羊共患難的奇妙友誼。這樣的生命交流狀態,誠如作家寫到孩子進入唐古拉草原時的感覺,漫天的鳥,遍地的花,走動的馬,但都是“我不認識的”。作家以孩童之心、孩子之眼,釋放了禁錮成人的生命成見與有限的生態視野,引領讀者心懷敬畏地感受大自然無邊的未知性與神秘綿延的生命氣息。

      以初心升華大愛

      作品第二層次的意蘊,來自對“初心”的確認,來自小我與大愛的博弈與升華。《三江源的扎西德勒》構思方面非常值得稱道的地方在于,作品并非是一個串聯式的尋找之旅,并未停留在單線的尋找與以尋找串聯生態拯救的片段故事,而是在尋找之旅行至半程、到達各拉丹冬雪山、感受到接近爸爸的氣息時,因為動物救護站出了問題而再次做出“返程”的選擇。在抓緊尋找爸爸和營救遇險的動物這個二難選擇中,媽媽并沒有做太多猶豫,她放下了尋找“已經”失蹤的丈夫,也顧不得再惜子,毅然將6歲的兒子托付給路旁的藏族孩子諾布,返程去營救那些爸爸和小海的“命根子”。這樣的設計不僅打破了敘事節奏可能陷入的單調困境,而且讓作品的意蘊境界提升到另一個層面。小我與大愛之間的權重過程,是對爸爸心愿的延續和接力,是對以李強為代表的、為維護生態奉獻一切甚至生命的執著精神的認可、仰望和守護。媽媽的形象也由前期的矛盾與抱怨逐漸明亮,凸顯出爸爸與媽媽之間動人的情感與他們精神層面的共鳴。

      故事由此雙線推進。李強雖然失蹤了,但所到之處,無人不識李隊長。藏族孩子的父母們之所以都不在家,其實都是加入了尋找李強的隊伍。幾個年齡大小不一的孩子們組成了又一支尋找的隊伍,一支尋找父親的隊伍。三江源陷入一種雜亂的相互尋找,卻同時都是傾盡全力的尋找。爭著赴險的救援者們令人動容,他們在用行動報答他們的李隊長;傾全力救助人類的動物同樣令人動容,它們在不肯放棄中找到了失蹤者,在再次雪崩前拼命預警人類,不惜殞命。這一切讓趕回來的媽媽堅定地制止尋找,“死去的人活不過來,活著的人再死去怎么辦?”這是一種對生命的無差別的珍視,也是作品傳遞動人情感的高光時刻。

      曾經在新聞報道中看到過一個令人振奮的數據,三江源的野生動物比上個世紀末增加了三倍。《三江源的扎西德勒》恰恰是塑造了數據背后那些默默付出、畢生努力的群體。作品也以“引子”與“接著引子”的形式跳出6歲孩子的童年敘事,寫到了孩子長大,寫到了爸爸媽媽共同奔赴事業的生活模式,寫到了小海考取爸爸媽媽的母校,寫到了“三江源動物研究所”的建立,寫到了孩子們請爸爸與雪山見證婚約,見證新的生命與精神的延續。爸爸最終仍然倒在了工作的高原上,但這時候的死亡,已然不止于親情的感傷色彩,而是升華為一種崇高之美。爸爸的墓旁豎起了墓碑,上面寫著“三江源動物爸爸之墓”,牧人們敬獻的哈達掛成了一座哈達山。這樣的人生,做到了拉長生命的時間,延續生命的意義。可以說,《三江源的扎西德勒》所譜寫的是一首關于生命奧義的詩篇。“扎西德勒”是三江源牧民們時刻掛在嘴上的祝福語,也是一種在自然與生命面前始終保持的敬畏、感恩與愿念。在三江源這個“生命的天堂”,有這樣一個生命的群體,他們為了他者生命與生命的延續,不惜獻出個體的所有。誠如書中雕像上的文字:“我們擁有生命,不僅僅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對其他生命有用和有益,為了對這個世界說一聲:‘我是你的。’然后聽到這個世界的回答:‘我也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