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史識與方法:多元一體的中國文學
      來源:文藝報 | 鐵軍  2022年04月08日07:57
      關鍵詞:中國文學

      中國文學是中國各民族文學的總稱,但由于種種原因,在文學研究中,長久以來民族文學的專門研究較多,而一種超越單個民族文學的整合的視野或解釋學意義上的視界融合尚處在形成階段。21世紀初以來,學者楊義率先提出的“重繪中國文學地圖”說影響廣泛,成為關于中國文學多元一體性的引人注目的論述。“重繪中國文學地圖”的構想,旨在彰顯中國各民族文學的“文化間性”和“地域間性”,明確提出“中華文明絕對不是漢族一個民族關起門來創造出來的,而是在漢族和諸多古民族、少數民族幾千年互相碰撞、互相交流、互相融合的歷史過程中共同創造出來的”。在中國文學的發展動力體系中強調少數民族文學的邊緣的活力:“少數民族的文學狀態和漢族的文學狀態優勢互補、活力互注、素質互融、形式互啟,或者說它們之間形成了這‘四互’的合力機制,使中華文化共同體的文學發展,存在著原創與兼容并長、賦予與反饋雙惠的巨大潛力?!保盍x《重繪中國文學地圖的方法論問題》)楊義先生對中國文學空間的全新設想和拓寬,對于我們今天討論文學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富有啟示意義。本文將從蒙漢文學關系史入手,探尋中國文學多元一體性的一些經驗與方法。

      文學史的啟示

      蒙漢文化的交流源遠流長,這里不做系統的文學關系史梳理,只選取蒙古文學發展史中的幾個片段來考察。

      1.元代的蒙古族雜劇作家楊景賢的《西游記》,是整個元雜劇中的鴻篇巨制,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它第一次將民間流傳的唐僧赴西天取經故事敷演成六本二十四折大型連臺本雜劇,圍繞取經過程塑造了以孫悟空為典型代表的一組充滿神奇色彩和鮮明個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它對孫悟空的故事做了重要的改造,“為元雜劇內容形式的豐富完善增添了新的故事、新的人物、新的表演程式,為吳承恩小說《西游記》的成書提供了重要基礎”。(見榮蘇和主編的《蒙古族文學史》)

      2.蒙古族大文豪尹湛納希沿用漢族的章回小說的敘述形式,借鑒《資治通鑒綱目》等漢文典籍,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青史演義》,擷取了《紅樓夢》的藝術菁華,創作了《一層樓》《泣紅亭》《紅云淚》等多部長篇小說。尹湛納希的作品,是蒙漢文化交流史上的光輝篇章。小說《一層樓》中人物的精細詩藝,體現了一種含蓄、高妙、精深的審美形態。

      3.哈斯寶的《新譯紅樓夢》及其自成體系的評點和總體批評,一方面把《紅樓夢》真正引進到蒙古文學領域,使之成為后世蒙古文學取之不盡的創作和理論資源,另一方面通過著名史學家亦鄰真先生的翻譯,也極大地豐富和革新了“紅學”的面貌。

      4.在近代蒙古族文學史和蒙漢文學關系史上,系列本子故事 “五傳”占重要地位?!拔鍌鳌币卜Q“唐五傳”或“說唐五傳”,包括《苦喜傳》《全家福》《殤妖傳》《契僻傳》《羌胡傳》五部本子故事,在故事情節方面各自成篇,具有相對獨立性,又前后承接,總共組成洋洋灑灑529回、數百萬字的龐大故事系統。

      5.自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蒙古族文學與漢族文學的關系更加緊密了。在“十七年”期間,涌現出納·賽音朝克圖、巴·布林貝赫、敖德斯爾、瑪拉沁夫等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文學家。新時期以來,漢族文學的思潮、現象,往往在蒙古族文學中翻起新的浪潮,引發“傳統與創新”的持續討論,凡傷痕文學、反思文學、改革文學、朦朧詩、后朦朧詩、文化尋根小說、現代派、先鋒小說、新生代、女性寫作等等,無不在蒙古族文學的沃土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這既體現了漢族文學思潮的強大輻射力,也表明了蒙古族當代文學的開放性、敏感度和創新力。由于文化底蘊、文學傳統和藝術志趣有所不同,蒙古族當代文學作品中,不乏超越了影響源的例子。

      以上只是摘取幾個“現象”而已,而蒙漢文學的關系,實際上更加豐富多彩。如果沒有蒙漢文學的積極交流,蒙古族文學史將會是另一種樣子。蒙古族文學史,實際上也是文學交流史、關系史。固步自封、抱殘守缺不會帶來文學的繁榮發展,只有開放包容的心態才能激發綜合創造力。

      多元并存的方法

      蒙漢文學的交流,是一個持續的生長點,往往激發出雙方的創造活力。如何加快新時代中國文學的多元一體化進程?怎樣優化當前中國文學的多元一體生態?這里涉及到一個路徑或方法論的問題。對于這一問題,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思路和答案,我想著重談一下巴赫金的復調理論。所謂復調,是從音樂領域借來的概念。復調音樂由兩段或兩段以上同時進行、相關但又有區別的聲部所組成。這些聲部各自獨立,但又和諧地統一為一個整體,彼此形成和聲關系,以對位法為主要創作技法。巴赫金在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問題時,發現了陀氏的小說有別于俄羅斯其他大作家的地方,就在于他的作品中的多聲部或復調性。其中復調小說的幾個特點與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有關。

      1.平等關系。作品中,在進行對話的人物及其內心思想是相互平等的,始終保持相對獨立性的。

      2.作者的角色。作品整體被作者構筑成一個大型對話,作者在其中可謂是整個對話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他并不作出最后結論,也就是說他會在作品中反映出人類生活和思想本身的對話本質。其中的語言片段,充滿了爭論或微型對話,有時也能聽到大型的對話。

      3.體裁類型(藝術容量)。與同時代俄國作家相比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創作,顯然屬于一種全新的、與他們格格不入的體裁類型。人們通常常說列夫·托爾斯泰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廣度,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深度,其實,就體裁類型而言,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廣度和藝術容量上也勝于很多作家。

      4.未完成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復調小說里,基于一種對話立場,作者確認了主人公的獨立性、內在的自由、未完成性和未論定性。

      顯然,巴赫金所言“復調”,不僅僅指一種小說文體,也是一種藝術思維、哲學理念和人文精神。一種超越了單語獨白的窠臼,真正實現了大型對話的復調性,為我們進一步思考各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學的生成路徑,提供了有益的范式。

      共攀精神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多元一體,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一筆重要財富,也是我們國家的重要優勢。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都為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痹诋斀竦男聲r代,對于任何民族文化而言,“他者”是認識自我的一面不可或缺的鏡子。一個民族的文學同樣如此,只有主動置身于“他者”環繞的現代世界,通過大型“復調”式的對話,才能正確定位自己,并找到新的發展生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我國歷史演進的這個特點,造就了我國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錯雜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親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痹谶@一多元一體的格局中,什么才是堅韌而活生生的紐帶呢?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使各族人民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構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需要充分發揮文學的作用。要不斷建構并鑄牢文學中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強認同感,提高凝聚力,攜手并進,共同攀登精神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