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童年:一個需不斷言說的對象 關鍵詞 兒童 童年 價值
      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 蘇少偉  2022年03月30日08:01

      《童年的價值》嚴開宏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年7月版/59.00元

      有一陣子,我閱讀莎士比亞的傳記,注意到這么一段話,大意是:莎士比亞那個時代,人們不認為兒童有什么特殊性;兒童也不是特別需要憐愛的對象,不需要把感情過多地用在孩子身上。這代表著前現代的兒童觀,與我們現在的看法迥然相異。如此,我們可以知道:人類對兒童的認識是有時間漸進性的。現代早期,西方社會的兒童觀仍然延續中世紀甚至更早時間的觀點,而發展到當前,又有新的見解。

      可以看出,兒童是一個不斷深化認識的對象。“兒童”,看似一個普通的認識對象,但又充滿了含混與多義。我們可以問自己,究竟對“兒童”及周圍的幾個概念有多少認識:兒童是一個描述性的定義,還是具有評價性的意義?兒童是獨立的,還是附庸的?童年具有內在價值嗎?如果有,是哪些,以及怎么形成這些價值?天性與游戲,是否是童年的基本善?童年是幸福的嗎,以及這種幸福是內在善的實現行動嗎?童年跟美德的聯系究竟如何,又表現出何種美德……跟這幾個大的問題相關聯的,還有一些小的概念:童年價值、兒童經驗、童年游戲,等等。這幾個問題、概念如此重要,幾乎奠定了今天我們的兒童觀。

      問題很多,也可能難解。但閱讀《童年的價值》后,我們對這些問題可以得出較為滿意的解釋。深度還原、多方論證,是該書作者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方式,特別是幾種對立觀點的呈現,讓我們對具體的問題、概念有了更全面的感知。比如,為了說明童年是否具有價值,書中這么說:“在文學領域里,一般地在精神領域里,童年是具有內在價值的、值得緬懷和贊美的對象;在教育領域里,一般地在實踐領域里,童年則是具有外在價值的、值得充分利用的對象。”內在——外在,贊美——利用,這種矛盾無疑表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兒童觀。

      為了全面闡釋多方矛盾觀點,《童年的價值》的論證資料是多元的,論證過程是豐富的。這是當前學術研究的一個新的方式,也很有必要,因為童年是一個人的生存狀態,只要涉及人,就不能是單維度的考察。一種立體的、多學科的審視,不但必須,而且需要審慎。在這方面,《童年的價值》展現了一個優點:把兒童放在人類觀念史、哲學史的背景中來剖析,來分離出混亂甚至矛盾的幾種觀點,并對此進行闡述、抉擇。有幾種材料,也被用來佐證,如文學作品(《百草園與三味書屋》、《小王子》、豐子愷的散文等等),藝術作品(中西方繪畫),倫理學說(亞里士多德、康德、盧梭、邊沁等)……在豐富的闡釋中,我們看到,如果說現代初期,對童年的認識還只是從倫理學、社會學等幾個角度來講,那么在20世紀這個“理論的世紀”里,就變得多樣化了。例如,弗洛伊德開創性的心理學說,讓人們不再懷疑童年經驗的重要性。

      其實,我們對童年的不斷更新,正寓示著這么一個事實:人類不斷發現自身價值,不斷得出表達自身的方式,特別是人類還從兒童身上加深了對世界的認識——《童年的價值》里提到,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就是從兒童世界觀中的去中心化得到啟發。所以,我們可以說,童年具有美的價值、善的意義,這是人類的存在方式之一,是一種不斷建立起來的深厚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