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人民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推動文學高質量發展系列談之三
      來源:文藝報 | 辛文巖  2022年03月18日08:25
      關鍵詞: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讓文藝的百花園永遠為人民綻放。”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人民”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是“導航儀”,也是“加油站”。新時代文學的字句篇章,關聯著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新時代文學的高質量發展,要兌現為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更好滿足。

      人民,是呼喚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的起因所在。發展要“質量高”,原因是社會有需求,人民有呼喚。人民是歷史的主體,也是文學表現的主體,中國革命文學和社會主義文學的初心就是人民至上。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新時代文學必須深刻把握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努力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增強人民精神力量,這是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的邏輯起點。只有滿足了社會的需求、回應了人民的期待,新時代文學的“人民立場”“人民本位”,才能真正算是貫徹到行動中、落實在筆頭上。為此,新時代文學要以新的方式、新的樣貌、新的思路、新的格局,更好地服務于新時代人民,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

      人民,是推進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號,而是一個一個具體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愛恨,有夢想,也有內心的沖突和掙扎。”文藝創作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要與人民想在一起、過在一起,才能把人民寫活、把人心聚攏。今天,人民的生活方式、審美方式、情感方式,乃至“人民”這一概念自身的內涵與結構,都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伴隨著時代發展,“人民”這座古老的文學富礦中,正浮現出新的礦脈,甚至化合出新的元素。這是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的契機與動力。人民正創造著歷史,正創造著新鮮活躍的時代生活。只要心系人民、扎根人民,我們就會發現,人民正在為文學發展的快車提供著動能強勁的“新能源”。

      人民,是實現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的旨歸所在。文藝需要人民,人民也需要文藝。新時代文學不僅要傾力書寫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要進一步激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力地凝聚時代力量、鼓舞人民精神。新時代文學的發展質量是不是“高”,必須要看人民的評判、人民的口碑,要看文學是不是真正凝聚了人民、啟發了人民、鼓舞了人民。所謂“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側重作家創作的“輸出質量”,另一方面,還關注人民閱讀的“接收質量”,服務人民的“效應質量”。我們一再強調,要開拓和延伸文學的價值、實現新時代文學的“破圈”和“跨界”傳播,要讓“純文學”更“純”、“大文學”更“大”。說到底,就是為了讓新時代文學更好地走進人民、服務人民、作用于人民,不斷激勵人民創造美好生活。這是新時代文學的使命,更是新時代文學的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