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滬上集中展示近年來文學創作新成果 匯集一百五十一名上海作家的“上海故事”
      來源:文匯報 | 許旸  2022年03月09日07:51

      “二十年前,有位年輕的文學愛好者,她的第一本書是自己印的,放在朋友的書店里,被王安憶發現,后來她也成了一名作家。”上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薛舒對朋友的這段經歷記憶猶新,隨著更多出版物擺在書架上,她經常自問:“你的書留下了什么?讀者會在你的書中看到什么?”這是每個寫作者需要思考的。她認為,書更廣闊深遠的意義,在于傳播、傳遞。“作為上海作家,我會更加真誠努力地投入創作,去書寫我們的城市,我們的父老鄉親,我們這個美好的時代。”

      在薛舒的講述背后,是一整面墻各式各樣的“上海故事”。日前,2022新春上海作協會員文學作品展在上海巨鹿路作家書店揭幕,匯聚近兩年來由作協151名會員創作的278種作品,是上海文學創作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這之中,包括王安憶長篇新作《一把刀,千個字》、葉辛《云山萬里滿眼春》、孫甘露《我又聽到了郊區的聲音:詩與思》等。

      此次展出的作品題材多元,既有紅色主題讀物,也有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抒寫,還有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普及讀物。其中,不少佳作出自市作協圍繞慶祝建黨百年等主題而組織推進的重點創作,如“紅色足跡”系列三部曲《石庫門里的紅色秘密》《暗夜里的星星之火》《黎明前的勝利曙光》,“紅色起點”系列等。“這批作品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可歌可泣、浴血奮斗的歷史,凸顯了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與初心始發地的文學擔當。”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書記王偉說。

      書店為作品展辟出專區,匯聚了王安憶、王小鷹、趙麗宏、金宇澄、陳思和、秦文君、王曉明、陳丹燕、楊揚等作家學者新作。以“上海作協口袋書”系列叢書為例,正體現了上海文壇的傳承和延續。其中,孫颙、陳村和程小瑩等老一輩作家也在尋找新的表達方式,比如《仙手》突破現實主義寫作手法,運用新武俠表達方式,講述“俗世奇人”不凡故事;《初戀》和《第一只蘋果》對往昔歲月的回望,仍葆有著青春激情和不被時光所掩蓋的光芒。

      首次在實體書店舉辦的2022新春上海作協會員文學作品展,是落實全民閱讀工程的具體措施。被稱為“偶遇作家概率最高的書店”,作家書店洋溢著海派格調,經營圖書品種以“專、精、特、新”著稱,成為滬上文藝打卡地。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會長李爽表示,作品展開創了滬上特色書店主題書展的新板塊新模式,“這有利于進一步向文學愛好者介紹優秀作家作品,筑牢人文閱讀基礎,增強城市軟實力”。未來,主題圖書展陳將在多家書店陸續推出,讓更多讀者讀懂上海、愛上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