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扶貧報告文學《西海固筆記》: 踩進生活的泥土去捕捉新氣象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 李婧璇  2022年03月08日09:26

      寧夏西海固有2000多年的歷史,卻貧窮了2000多年;近半個世紀西海固的歷史,就是一部扶貧的歷史;西海固的扶貧史,就是新中國扶貧史的縮影。近日,一部聚焦西海固扶貧史創作的報告文學《西海固筆記》,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

      綜觀這部作品,作者季棟梁扎根于深厚的西海固大地,深入最基層的社會組織,捕捉最細微的社會細胞,以自己的獨特觀察和細膩筆觸,全景式、多方位抒寫這片土地2000多年來的滄桑巨變,以及巨變背后的時代縮影和精神嬗變,直抵歷史和人心深處,史料扎實、藝術精湛、細部豐盈、現場感強,保持著泥土的氣息與活力。

      “閩寧模式”是最好切口

      全面建成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黨中央對人民、對歷史的莊嚴承諾,是中國人創造幸福生活的偉大實踐。“這一選題的創意,最初是由北京出版集團原總經理曲仲提出的。”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副總經理、《西海固筆記》責任編輯陳玉成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說,策劃出版扶貧題材的文藝作品自然關系重大。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歷來重視獎掖原創,尤其是獎掖現實題材的文學創作。“對于那種積極呼應時代主題,反映時代心聲的作家及其創作,我們始終給予肯定,旗幟鮮明地彰顯出版的標準與尺度。以文藝的方式講述扶貧故事,必須立足于現實題材和現實主義創作,必須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陳玉成表示,策劃出版扶貧題材文藝作品,“閩寧模式”是最好的切口之一。“20多年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主動扛起對口幫扶寧夏脫貧攻堅的歷史使命,將單向扶貧拓展到兩省區經濟社會建設全方位多層次、全領域廣覆蓋的深度協作,與寧夏人民一起創造了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幫扶的‘閩寧模式’。西海固地區正是這一扶貧模式的試驗田。”

      確定了扶貧題材后,找到合適的作者是選題成敗的關鍵。寫西海固脫貧,為什么寧夏作家季棟梁是最合適的人選?“他是土生土長的西海固人,這里發生的一切,這里的歷史和現實,這里的風土人情,他都可以說是熟稔于心,了如指掌。而且他先從事記者工作,后又在政府機關工作,對黨和政府的相關工作、政策思路也相當熟悉。”陳玉成介紹說,幾十年來,圍繞西海固,季棟梁寫下了上百萬字的作品,“這里也一直是季棟梁深扎的重點地區”。

      細致打磨不斷完善

      為了創作《西海固筆記》,季棟梁先后40次深入西海固地區,一去一周,甚至兩周。季棟梁老家在西海固的同心縣,逢年過節,他便回到老家,去田間地頭,與鄉親們交談。隨著西海固扶貧的深入,尤其是借助寧夏六盤山旅游扶貧試驗區和寧夏全域旅游的推進,種植結構調整,經濟作物成為種植主體,西海固九縣區風景如畫,成為旅游熱點地區。季棟梁便利用節假日,深入西海固的許多鄉鎮、村莊、創業公司、扶貧車間、旅游景區采訪調研。

      2019年,季棟梁先后用近3個月的時間,深入西吉、海原、原州、隆德、彭陽、涇源、同心、鹽池、紅寺堡等縣區,進行集中采訪。陳玉成介紹說,從2018年開始創作,至2020年年初最終完稿,歷時兩年,“其間大量的案頭工作,使得全書的寫作扎實而厚重”。

      《西海固筆記》一書編校前后歷時兩年,“其間經歷了兩輪‘三審三校’,力求做到精益求精”。陳玉成回憶道,2020年年初,季棟梁交付的初稿已經相當成熟,但在部分內容上也存在提法、表述不規范之處,或涉及史實問題,或涉及現實問題。“我們對此進行了嚴格的把關和細致的編輯處理。”

      一部優秀作品誕生的背后,離不開各種細節的打磨。“全書內容廣博,素材過多,從提高可讀性的角度,我們對結構做了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并與作者溝通,請其在刪減部分內容的同時,又對原稿薄弱環節進行了部分補充……”陳玉成介紹說,新增內容進一步凸顯了黨中央對于西海固扶貧的戰略布局和扶貧政策,進一步增加了西海固地區當今脫貧全貌與精神面貌,進一步充實了當地人民群眾勤勞苦干、脫貧致富的生動案例,寫出了西海固廣大地區的社會變革和精神洗禮。

      為適應當下的閱讀趨勢,收獲更多的年輕讀者,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聯合掌閱科技共同出品《西海固筆記》,該書的電子書也獨家授權于掌閱科技。對此,陳玉成表示,此次合作,雙方借助彼此在傳統出版與數字閱讀方面的品牌優勢,紙電同步,打通傳統媒體、各種新媒體大號等方面的合作資源,借助“十月”品牌矩陣、掌閱自媒體矩陣,在圖書活動、數字出版、媒體宣發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實現文學出版與數字閱讀的融合創新。

      緊跟大勢謀篇布局

      《遠去的白馬》《平安批》《交響樂》《百煉成鋼》《烈火芳菲》……在深耕中國當代原創文學的同時,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一直緊跟大勢、要事,精心謀篇布局,努力推動主題出版圖書的精品生產。

      “我們的基本思路是,不做應景式的、敷衍式的主題出版,不做速朽的、一聽題目就索然寡味的出版物,而是以文學的方式完成主題出版,在文學性上有所探索。希望在完成主題出版工作的同時,在文學上有所建樹。”陳玉成介紹說,一方面出版社慢慢耐心等待好作家好作品的出現;另一方面主動出擊,抓好作品。“《西海固筆記》就是這樣的作品。”

      “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偉業,不僅是經濟上擺脫貧困,也是廣袤鄉村的社會變革與精神洗禮,其中尤為重要的是人的變化和成長。”在陳玉成看來,《西海固筆記》不用過多修辭,完全采用原生態的手法,原汁原味講述,“作者踩進生活的泥土,貼近現實的人物,去發現細節、感受細節、思考細節,敏銳地捕捉和表現脫貧攻堅事業中的新因素、新氣象,寫出了一部新時代的‘創業史’,記錄了大量脫貧攻堅事業中涌現出的時代新人,以及他們身上閃耀的時代精神的光芒。”

      “作品寫西海固的脫貧攻堅工作,全面細致扎實,字里行間,一個個精確的數字都能夠看到作者為寫作下的苦功。”陳玉成說,季棟梁小說家的身份,又使得作品一些地方的敘述跳脫而生動。“放在文學精品圖書的序列中,本書也是完全立得住的。”

      吊莊移民、梯田建設、鹽池治沙、揚黃灌溉、井窖工程、勞務輸出…… 《西海固筆記》選取脫貧攻堅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以貼近現實的創作見證這一偉大歷史進程,通過實實在在的生活變遷,以大量翔實的資料和數據,令人信服地反映了西海固地區的巨大變化,寫出了新時代的重大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