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王躍文:賦寫新時代名詞意象
      來源:《民族文學》漢文版 | 王躍文  2022年03月03日09:28
      關鍵詞:新時代名詞

      中國文學史是從《詩經》開始的,《詩經》又是從一聲鳥鳴開始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三百”由此響亮開篇。于詩,這是起興;較之小說,則是環境和景物描寫。讀《詩經》會讀到很多名詞,所謂“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我們能說出的名詞世界有多大,我們的世界就有多大。文學中的名詞,并非單純客觀的物象,而是貫注著寫作者的獨特情感、標識著寫作者不同的精神氣質、附麗著不同時代的聲音。如此,普通的名詞就成了意象。有了意象,就有了意境,就有了詩,有了生動與美,有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蘊藉。從雎鳩開始,中國文學卷軸隨展隨長,在這卷軸上精靈般跳動的文學名詞和文學意象有如繁星滿天,標識和記錄著各個時代人們的豐富情感、價值追求和審美意趣。

      意象意境之美是中國文學的獨有之妙,往往數個意象組合,便意蘊無窮,構成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境。“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里三個名詞意象構成的意境,時隔兩千多年依然直擊人心。魯迅先生獨創了自己的名詞體系,夜、月亮、路、辮子、野草、地火等等,它們都是魯迅思想和情感的載體,深邃、凜冽、美麗、廣大。外國文學中也有經典的意象,比如阿喀琉斯之踵、卡夫卡的甲蟲等等,但總不如中國文學的意象來得那么自然,完全取自日常生活。

      中國歷史已豪邁地跨進新紀元,新時代呼喚與之相適應的新時代文學。作家既要有對傳統文學經驗的傳承,也要有對外來文學經驗的吸收,更應有對文學精神的再造和創新。面對嶄新的生活場景,感受嶄新的精神氣象,作家當發現和創造前所未有的文學名詞和文學意象,塑造耳目一新的文學形象,讓新時代中國文學卷軸日益絢爛與宏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