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藝自戀是審美缺失的表現
      來源:文藝報 | 曾強  2022年02月28日14:06

      從事文藝評論多年,不少次遇到享有一定名聲的文藝家指導我 “不能給某某寫,那人不夠檔次”,關照我“寫某某會降低您的聲望”,批評我“不要把我和某某一塊評,他有什么資格跟我在一起”,諸如此類。對于這些看起來很溫暖的“好心”,我其實只會涌起一陣同情甚至憐憫,但又不能當面表現出來或與之辯論。因為我明白,這會更大程度地冒犯文藝家的自尊自愛,使之情緒愈加激憤,容易碰碎其“玻璃心”。

      文藝家普遍有個性,清雅狂狷,特立獨行,羽毛自珍,非常自尊。有自尊當然沒問題,自尊的底氣來自文藝本身,文藝本來就是神圣的,也是有尊嚴、尊貴的。但問題在于,一些文藝家經過他所執著從事的文藝的長期浸染,已經把他固守的那種文藝表現方式幻化成其本身。于是極力守護自己那片小“天地”,極力維護自己作品的聲譽,極力拔高其師承的江湖地位……而其余似乎皆不足觀,不足論。這就頗有些“萬般皆下品”而“唯我獨尊”的偏執之意。這就自然顯得過于自戀,以至于荒唐可笑了。

      文藝家的創作,應該具有其鮮明的個性特點、風格和思想觀點。文藝家持有不同的創作特點、風格和思想觀點,匯總起來,才構成了千姿百態、繁榮昌盛的文藝大千世界。就像自然界,同一個地界中,既可能有高挺峻拔的松柏,也一定有纖弱柔媚的花草;可能有富麗堂皇的牡丹,也可能有人人欲避之而不及的毒花、毒草。品藻萬物,鳥飛魚潛,獸奔蟲蠕,因其各自不同,才更顯出其生存的價值和意義。

      但文藝家畢竟不同于自然界的萬物。文藝家需要根據自己的心性和喜好,承繼傳統,學習經典,感受社會,析辨塵心,精到提煉,刻畫主旨,如此才能更好地張揚出“我之為我”的藝術旨歸。文藝作品永遠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古人早就告訴我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文藝家必須對一些東西有所堅守,但也需要“唯變適存”,“應時而變”;文藝家必須恪守經典和傳統,但更需要兼收并蓄,不斷豐富、淬煉和創新文化藝術。

      這就必然要求文藝家、評論家應該有寬廣的胸懷和境界。評論雖然一般是評論家個人的事情,難免受到眼界所限、知識結構缺陷、觀點見識和個人好惡等情況影響,但真正稱得上一位評論家,自然會把自己放到一定高位、擁有獨特視角以及更廣視野來觀照、辨析甚至解剖文藝對象,作出更具包容性、普遍性和獨特價值的審美選擇。真正的文藝家在創作中也應當如此。

      文藝家應該具有足夠的審美把握能力。很多作品的平庸,不是文藝家筆墨不老到、觀點不鮮明,而是缺乏足夠的審美能力,作品才既少“地氣”,又少“仙氣”。不接“地氣”是由于文藝家脫離生活、脫離社會、脫離時代,不契合也無法滿足時代大眾的基本審美需求;沒有“仙氣”則是“量變”還沒有轉化為“質變”,囿于既定的窠臼,缺乏洞見式、引領性的思想觀念和新穎別致的藝術表達方式。因此,很多文藝家本來身在“井底”,或者置身四圍皆大山的小“山包”,但還是樂此不疲地抄襲他人、抄襲自己,根本看不到自己“創作”的文藝內容已經泛濫到庸俗,而一味地沉湎于“好好好”的敷衍聲音,熱衷于聽類似“贊美詩”的腔調……在這種世俗“劣質酒”的長期浸泡和刺激下,尤其容易得“鼓癥”——肝硬化,從而失去鑒別真偽、優劣、高低的能力,弄不清自己文藝作品的真實水準,從而固步自封,越發陷入平庸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提高審美能力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鑒賞。一方面要從“縱”處下功夫,從傳統經典中不斷汲取營養。傳統經典不是如個別人所說的“幾句話可以概括”,也不是一些人所說的“多是糟粕”,經典和傳統是汪洋大海,是無盡礦山,其中蘊含著太多太多不可描摹、難以想象的寶藏,需要我們審美的慧眼去識別和挖掘。另一方面也要從“橫”處著眼,努力學習和吸收當今國際國內先進的文藝理論和知識技能。隨著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文化、文明的不斷碰撞和融合,新思潮、新創見、新材料、新技法不斷涌現,更為我們博采眾長、兼收并蓄打開了豐富文藝寶庫的大門。

      事實上,不是我們的知識文化已經豐盈到“滿”了,“溢”了,而是我們的心已經自滿,拒絕接納和容融更多。因此,當我們敞開胸懷,謙卑心態,博采眾長,盡心提煉,審美境界提升了,再輔之以持之以恒和勤學苦練,也許就能達到“心中有神,筆底萬千”的藝術化境了。

      (作者系大同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