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以美的作品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
      來源:中國藝術報 | 范玉剛  2022年02月15日08:22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古人說:‘文者,貫道之器也。’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方位。”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文藝經典保藏和定格了時代精神。文藝是時代精神、時代氣象的審美表達,時代是文藝表達的精神底色。在把握時代脈搏中,文藝與時代相互促進相互成全,以美的作品展示時代新氣象。伴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關鍵期,這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需要頂天立地的文藝高峰,大氣磅礴的新時代需要中華民族新史詩的書寫與雕刻,文明型崛起的中國需要一系列展示時代精神的美的文藝經典來助力,以新時代文藝的輝煌匹配于14億人民史詩般的偉大實踐。

      一、新時代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文藝作品

      21世紀以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凸顯,文化從歷史的幕后走到前臺進入國家政策的中心,文化繁榮興盛日益成為國家崛起和民族復興的重要標志。伴隨人類文明的歷史性躍升,世界進入了文化時代,文化成為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燈塔。文化不僅在對外提升國家話語權、國際權力體結構性變化甚至世界秩序變動中,成為關鍵性的影響要素,還在對內凝聚人心、增強社會共識和大眾身份認同上發揮獨特的作用,所謂“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惟此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的命題。對內,文藝享受日益成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文藝的自主表達和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文藝創新推動著社會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文藝獲得感在大眾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凸顯;對外,伴隨文化領域日益成為世界戰略格局重組和政治經濟科技等力量角逐的場域,文化競爭與文化價值共享成為影響國際秩序建構的重要力量,世界舞臺上的文化博弈日益顯現為文藝精品之爭,文藝精品在競爭中的勝出成為國家軟實力的表征。可見,無論是對內文藝獲得感的增強,還是對外軟實力的博弈,文藝都是其中不可小覷甚至日益被倚重的文化力量。因而,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關鍵時期和越來越成為“世界的中國”的新的歷史方位,新時代發展出什么樣的主導文藝形態和傳播什么樣的主流文藝價值觀,對于當代文化強國建設和社會主義事業所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格外重要。

      所謂新時代不是單純的時間概念和歷史的判斷,更是一種政治判斷和價值判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它意味著當代中國進入了新發展階段,既要在國內致力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更要胸懷天下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作為越來越成為“世界的中國”,中國本身的發展將為世界上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進步和增進人類福祉做出榜樣,文藝發展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領域和著力點。因此,新時代文藝發展要著力彰顯中國人的審美旨趣,摒棄畸形審美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質樸、剛健有力的優秀作品滋養人民的審美價值觀,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充盈起來,為實現共同富裕特別是廣大民眾精神生活的富足,形成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發揮重要作用,以美的作品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文藝是點燃國民精神的燈火,有格調、有品位、有理想追求的文藝精品是新時代所倡導的,歌唱祖國、禮贊英雄從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恒主題,更是文藝百花園中最動人的篇章。說到底,作品是藝術家的立身之本,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還是作品,只有文藝大家大師大作不斷涌現,才能為時代和民族的偉大做注腳,錦繡文章是國家強盛的色彩。如何出文藝精品?只有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進行無愧于時代的文藝創造,才能促使文藝精品不斷涌現。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古往今來,優秀文藝作品都是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完美統一的產物。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只有把美的價值注入美的藝術之中,作品才有靈魂,思想和藝術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傳之久遠。”這才是新時代所需要的文藝作品。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文藝創作要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14億人民偉大實踐的恢宏氣象。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也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新時代需要文藝砥礪精神,需要文藝發揮凝神聚力的作用,需要文藝發時代的心聲,擘畫時代的未來。因此,新時代需要文藝發展在守正創新中以文藝精品的不斷涌現助力人類文明邁向新境界,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所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書寫者、謳歌者。

      二、在高揚文藝的人民性中強化社會主義文藝的使命擔當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高度文化自覺的現代型政黨,從成立之日起中國共產黨就把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中華民族新文化作為自己的使命,積極推動文化建設和文藝繁榮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文藝發展更加自覺地傾聽時代召喚,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中服務于國家崛起和民族復興的偉業,形成了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格局。“文者,貫道之器也。”新時代新方位,要在深刻把握歷史邏輯中強化社會主義文藝的使命擔當,明晰新時代文藝何為。具體言之,就是推動新時代文藝發展在培根鑄魂上展現新擔當,在明德修身上煥發新風貌。

      歷史上,中國是一個高度注重文化認同、文德教化的國家。中國有著五千年未曾中斷的文明傳統,其中一以貫之的是仁德思想,以仁德思想觀念教化大眾向著人人都可以成為君子的社會無限趨近,詩教禮儀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由此形成了中國以德治國的傳統。儒家追求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家國同構的理想追求中安身立命,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不僅關乎個人、家庭,更與國家運行有著切實的關聯。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治國理政以德行感召天下,就像北極星一樣眾星拱之。孔子追求的仁政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德教化百姓,以禮形成一種規范,百姓就會在心悅誠服中有了羞恥心,文藝懲惡揚善、勸世諷喻功能的發揮重在以道德拯救世道人心。可以說,在中華文明的賡續中一直有著文化理想主義的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始終注重以文化人和文德教化。在中國藝術史上,文以載道的傳統源遠流長,而且始終是一種主流文藝觀。即使進入現代,凸顯文藝的政治向度與追求藝術審美的自律性也不矛盾,往往在政治與審美的張力結構中磨練著藝術的質地,甚至內化為藝術經典的內核。惟此,當代藝術創作和審美追求既需要扎根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以文化創意創新和藝術想象力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更需要自覺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社會主義文藝成為滿足當代中國人美好生活的主流精神食糧,以文藝強大的共情性引領社會風尚。

      一百多年來,中國新文藝的發展始終緊扣“新民、立人、新人”,為著人的覺醒和人的現代化矢志不渝地書寫、雕刻、描繪和放歌,在人性解放和思想啟蒙中做到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那面覆蓋魯迅靈柩的“民族魂”大旗早已凝結于中國新文藝的基本品格,激勵著藝術家把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意愿交織起來,以無數文藝精品的涌現為時代畫像。百年來,文藝發展始終與民族復興同頻共振,在對藝術卓越性的追求中做到胸中有大義,把民族的生死存亡、人民的家國情懷和百年大黨的責任擔當融注于筆端,把文藝價值的生成與審美意蘊的積淀與個人發自內心的情感宣泄相交融,以美的作品溫潤大眾的心靈,使之生發出與時代主流價值觀相互激蕩的共情能力,在以美抵達人心中展現出藝術強大的價值引導力,對社會主義新人的培養踐履于文藝事業的蓬勃發展中。

      新時代新方位,需要在高揚文藝的人民性中強化文藝以美育人、教化人心的使命擔當。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的文明型崛起離不開新時代文藝強大的價值引導力和精神推動力,文藝的獨特性在于悄無聲息地成風化人、引領社會風尚,在隨風潛入夜中形塑著人的價值觀。“志高則言潔,志大則辭弘,志遠則旨永。”藝術家和教師都被視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以美育人、使美成為人格健全的重要向度。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培根鑄魂的人,必先鑄己。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文藝要通俗,但決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藝要生活,但決不能成為不良風氣的制造者、跟風者、鼓吹者。文藝要創新,但決不能搞光怪陸離、荒腔走板的東西。文藝要效益,但決不能沾染銅臭氣、當市場的奴隸。”高揚文藝的人民性,新時代文藝要胸懷“國之大者”,在當代文藝的經典化中蘊蓄闊大的境界和高遠的精神追求,可謂“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鼓起14億人精神的風帆,托舉中華民族英勇地屹立在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潮頭!

      三、新時代文藝要發展出引領世界文藝發展方向的能力

      當下的中國越來越成為“世界的中國”,新時代的文藝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類,要對人類文明的躍升作出中國文化的貢獻。契合時代潮流,中國新文藝不僅為時代鼓與呼,把人民置于歷史舞臺的中心,人民是文藝發展的“劇中人”、文藝鑒賞家和評判者,在文化的自主表達中使人人都成為新時代的藝術家,推動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從而在世界舞臺上高高飄揚著人民性的社會主義文藝旗幟。在世界秩序變動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社會主義中國“風景這邊獨好”,文藝發展日益繁榮興盛。與之相應,新時代文藝要伴隨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地位和話語權的提高,不斷增強胸懷天下的氣魄和世界眼光,在文明互鑒中要發展出引領世界文藝發展方向的能力,以中國文藝力量的增強為“世界文學共和國”有序發展提供方向性啟示。

      當下,人類文明正徘徊在新的十字路口尋求某種突破,需要一種新的文化觀、文明觀和價值觀的強有力引導。全球化的逆流和回頭浪、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局部地緣政治的沖突、中美之間競爭的加劇特別是某些美國政客“修昔底德陷阱”的喧囂,使人類文明的躍升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世界發展召喚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新時代中國文藝要有著擔當的自覺意識。伴隨中國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需要文藝在世界舞臺上展現和傳播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需要新時代文藝創作出更多彰顯中國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主流文化價值觀、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理念的藝術精品,自覺擔負起講好中國故事的使命。以藝通心,可以走入心靈;以文化人,容易凝結心靈,在文化價值共享中才能真正實現民心相通。面對人類文明發展困境,需要文化觀和文明價值理念的突破,中國文藝要把“風景這邊獨好”的理念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把中華民族面對文明困境的偉大實踐藝術地表達出來,以中國智慧鑄就中國文藝的新氣象,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篇章貢獻中國獨特的色彩和聲響。

      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反觀歷史前瞻未來,盛唐氣象只是中國歷史的縱深,崛起的中華民族正在開創世界史的“中國紀元”。中國越來越成為世界矚目的文化高地,中國的現代化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形態,新時代文藝要增強自覺意識,為中華文化從對世界文化發展的貢獻者轉向引領者提供動力源和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