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斯文江南》新春講述上海故事:這里海納百川,兼容并蓄
      來源:澎湃新聞 |  羅昕  2022年02月07日08:11

      上海臨江靠海,有六千多年的歷史,紅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在這里相互交融。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了中西方交流第一人徐光啟,以董其昌為首的松江畫派,李叔同、豐子愷這樣的藝術全才,更有魯迅、巴金、蕭紅等對中國文學史影響深遠的作家。

      大年初二這一天,第五期經典文本圍讀節目《斯文江南》在東方衛視播出。這一期節目聚焦上海。演員孫儷和陸毅分別演讀作家蕭紅與巴金,展示兩位作家在上海筆耕不輟,視上海為第二故鄉的故事;演員佟瑞欣演讀把西方音樂引入中國的李叔同,呈現這位藝術大家與上海的深切勾連;演員張鐵林則演讀將西方近代科技引入中國的上海松江人徐光啟。四位演員中,張鐵林曾在上海拍過一部《大橋下面》,佟瑞欣七十年代來到上海,孫儷和陸毅都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

      “上海的歷史與文化很有意思。過去大家說上海是‘小漁村’,其實并不是這樣。從考古學上說,因為崧澤文化、廣富林文化和馬橋文化,我們知道上海這片土地在六千年前就有鮮明存在了。”《斯文江南》主持人曹可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新春佳節之際,這一期節目希望帶領廣大觀眾走近上海,了解上海無比豐富的歷史底蘊與文化內涵。

      在他看來,上海的歷史發展有兩大重要節點,一是1292年,元朝的時候,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設上海縣,從此有了真正的“上海”;二是1843年,上海開埠,大量來自西方的先進理念與文化涌進上海。“我理解的上海有四個特點,第一個就是趨勢創新,它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強。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概念中的銀行、街道、電燈、煤氣、自來水、電話,這些在上海都有了;第二是中西融合,東西方兩種文化、兩種思想在這里交匯,碰撞出許多新的火花;三是商業繁榮,因為商業繁榮,所以有了文化繁榮;四是市民意識,包括契約精神,公共精神,還有熱愛生活。開埠以后,上海到處都是新鮮的空氣。”

      在這期《斯文江南》,蕭紅、巴金、李叔同、徐光啟四個人中只有徐光啟生于上海,而李叔同、巴金、蕭紅都是在他們十幾二十歲的時候來到上海:1898年,19歲的李叔同來到上海;1923年,19歲的巴金來到上海;1934年,23歲的蕭紅來到上海。

      “他們為什么被上海吸引?因為這里有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理念。”曹可凡表示,就文學領域而言,上海可謂20世紀中國文學的重鎮,是中國新文學的發祥地、策源地、推動地和收獲地。蕭紅的成名作《生死場》在上海發表,巴金包括《激流三部曲》《愛情三部曲》《人間三部曲》在內的幾乎所有重要作品都在上海面世。除了他們,魯迅、茅盾、郁達夫、徐志摩、傅雷、柯靈、施蟄存……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幾乎所有的重要作家都曾和上海這個城市發生過千絲萬縷的關系。

      藝術領域也是如此。李叔同19歲那年初來上海,1905年東渡日本,1912年又回到了上海。同樣在1912年這一年,年近古稀的吳昌碩移居上海,是現在可查到的文化名人中“滬漂”年齡最大的。又過了一年,1913年,19歲的梅蘭芳首次登上上海的舞臺,大獲成功。“上海有著非常有意思的地域文化特點,海納百川,兼容并蓄。”曹可凡說。

      在節目中,他還和幾位演員與觀眾分享了上海當代作家的文字作品,包括王安憶的《長恨歌》、金宇澄的《繁花》、陳丹燕的《上海的弄堂》、程乃珊的《老派上海人的禮節》。“改革開放以后,王安憶、金宇澄、葉辛、陳村、王小鷹等作家書寫了大量和上海有關的作品,他們站在各自的視角去感受這座城市在不同時代下的變化。

      王安憶的新作《一把刀,千個字》,講述了一個廚師在不同城市之間的命運流轉,亦有著上海獨有的煙火氣息,非常接地氣,我個人甚至認為這是一部可以和《長恨歌》并駕齊驅的作品。”《斯文江南》是東方衛視開年推出的首檔原創文化雅集節目,聚焦幾大江南文化地標,邀請演藝名家與文化學者重訪文化名家的經典文本,結合現代戲劇的“圍讀”和中國傳統吟誦,致敬中國文化。為了結合新春主題,本期節目同時邀請嘉定竹刻、海派絨線編結技藝、練塘糕團制作技藝、上海“面人趙”傳承人、七寶皮影戲等海派非遺技藝項目和傳承人來到節目現場,打造極具海派特色的“新年市集”。孫儷、陸毅、張鐵林、佟瑞欣及文化學者汪涌豪、黃曉丹一同在節目中貼春聯、聽滬劇、誦讀新年賀詞,向廣大觀眾送出虎年新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