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2021年中國出版微觀察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陳 香  2022年01月12日08:30
      關鍵詞:出版

      迎建黨百年 熱黨史出版

      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一個百年大黨,緣何仍風華正茂?“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出版界迎來了黨史出版熱。

      首先是一批高質量的權威黨史著作,如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共產黨簡史》等。

      近年來依托地方資源出版的地方黨史,豐富了黨史研究和出版的厚度和維度。如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紅船精神:領航中國夢》,江西人民出版社的《井岡山斗爭史話》,南京大學出版社的《中央蘇區歷史大講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遵義會議精神研究叢書”等。

      面向大眾的黨史出版物,則通俗化、小切口、有溫度。現代出版社的《長津湖》、上海文藝出版社的《國家命運:中國“兩彈一星”的秘密歷程》、安徽人民出版社的《覺醒年代》、中國青年出版社的《漫畫變化中的中國——改革開放為什么好?》、中共黨史出版社的《中國共產黨歷史歌典》等,皆生動可感。

      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

      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

      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21年9月,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家出版機構。

      2021年10月26日,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100年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大批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黨和國家重要文獻和高水平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為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

      “全民閱讀”第八次

      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21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全民閱讀”第八次被寫入報告。

      從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黨和國家將“全民閱讀”視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文化惠民工程”中重要的一環。文字是表達和溝通的最基本媒介,閱讀和閱讀權利、質量的均等是最為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如今,閱讀水準成了國民修養的標志和衡量國家文明程度的標尺,倡導閱讀,建立健全全民閱讀長效機制,成為一個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新修《著作權法》

      大幅拉高侵權違法成本

      2021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正式實施。這次主動進行的“修法”,著眼于打造創新大國,加大了對著作權的保護力度,大幅提高了侵權違法成本。

      新《著作權法》明確了懲罰性賠償制度,對于侵權行為情節嚴重的,適用賠償數額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賠償額上限由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新法調整減輕權利人的舉證責任,法院甚至“可以參考權利人的主張和提供的證據確定賠償數額”。

      新《著作權法》明確規定新聞報道有著作權,向互聯網時代多發的“新聞搬運工”“洗稿”行為明確說不。原來的法條表述是“時事新聞”不適用《著作權法》,現在改成了“單純事實消息”不適用。

      對出版界而言,新修《著作權法》實施后,此前互聯網平臺上盜版書猖獗的現象,可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頒出

      2021年7月29日,中宣部召開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表彰會。中國出版政府獎是我國新聞出版領域的最高獎,由新聞出版署主辦,每3年評選一次。外文出版社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二、三卷),人民出版社和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黨史》,上海辭書出版社的《辭海》(第七版)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榮譽獎。

      其他獲獎圖書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叢書》《中國民法典釋評》《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意義》《中國中醫藥重大理論傳承創新典藏》《機器人學:建模、控制與視覺》《文選舊注輯存》等。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著的《習近平扶貧故事》榮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

      前三屆獲獎圖書中,理論著作、學術著作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同時還有大量歷史文獻整理類圖書及辭典類工具書。后兩屆獲獎圖書中,大眾精品讀物的出現成為新亮點。可見,政府獎出現了鼓勵引領閱讀、為讀者服務的新趨勢。

      全國教材建設獎首頒

      2021年10月12日,國家教材委員會公布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評選結果,授予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等10種教材“全國優秀教材特等獎”,授予《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二版)》等200種教材“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授予《職業道德與法律(第五版)》等789種教材“全國優秀教材二等獎”。該獎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設立全面覆蓋教材建設各領域的專門獎勵項目,也是全國教材建設領域的最高獎,由教育部組織評選,每4年評選一次。

      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百年

      考古圖書成亮點

      1921年,安特生等人對仰韶遺址的發掘拉開了中國現代考古學的序幕。2021年,恰逢中國現代考古學百年華誕,學界熱點溢出至公共場域,一批考古相關圖書推出,成為閱讀市場新亮點。

      這些讀物既有著越江跨海的視野,又不乏富有溫度的細節,張弛有度,收放自如,極富閱讀感、現場感。考古史類圖書有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泓新著《考古一百年——重現中國》,考古發現圖書有考古學家許宏回顧20年田野親歷、追蹤文物前世今生的《發現與推理:考古紀事本末》,考古文物圖書有學者范勇的《三星堆:開啟中華文明之門》,科普讀物有朱真的《考古現場:再現消逝遠去的古代場景》,考古綜合讀物有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齊東方的《我在考古現場——絲綢之路考古十講》及蕭易的《尋蜀記:從考古看四川》。

      “雙減”政策出臺

      出版界機遇幾何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政策出臺,一方面可能導致教輔圖書品種和總銷量下降;另一方面,政策所釋放的學生自由學習時間增加,校內綜合素質類教育時間增加,可能拉動綜合素養類讀物和少兒讀物出版品種的上升。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正聯手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打造“跟我開眼界”內容學習平臺,依托圖書產品開發系統的特色閱讀服務課程,包括引導學生做手工、做環保、做創客、學禮儀、學漢字、學書法、學唱歌、學跳舞、讀名著、識名人、認植物、認動物、練太極、進農田、進工廠、太空探索、研學實踐、安全健康等,將閱讀服務專業化。

      2021年5月,教育部官網發布“中考新政”——音體美開始納入中考。由此看來,除了中小學體育、美育教材出現新空間,一個藝術素養、美育相關讀物的市場在浮現。2021年初,人民美術出版社率先出版了全國第一套中小學美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