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張怡微《明末清初續書研究》新書分享會舉行
      來源:文學報 | 袁歡  2021年12月25日08:32

      大夏書店“思想季·第二季”第二講日前開講,青年作家、學者張怡微從新書《明末清初〈西游記〉續書研究》延伸開來,以“西游大觀”為主題,和讀者分享西游故事的成書、改編、續作等問題。

      從《大唐西域記》到《西游記》,為什么《西游記》的經典化仍然具有討論意義?原因正在于它的生命力。“西游文化”不單指《西游記》這本書,它更是指廣義的,我們作為常識來理解的,跟文化生活密切相關的中國元素,這些文化符碼已經成為現代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張怡微認為:“從傳播角度看,以《西游記》為研究對象或者把《西游記》作為方法,可以看到背后很多復雜的歷史文化以及世界文化交流的過程。”

      西游故事成書是經過世代累積的,其中重要的一段史實是玄奘所著的《大唐西域記》。貞觀三年,玄奘從長安出發經24國到達北印度,17年九死一生取回大乘佛經657部。在李世民的要求下完成了《大唐西域記》,是最原生態的西游故事。后來,他的弟子所著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則以文學手法進一步將故事豐富化。南宋期間,《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體現出西游記故事向神話小說方向的嬗變,特別是后來孫悟空形象的加入。傳至明代,雜劇、平話中的西游記已穩定成為四大故事單元,加入師徒五人取經班子的敘事要素……而這樣的成書過程必然造成人物形象的雜糅與拼貼,張怡微提及:“比如唐僧,除了西方探險家對他寄予偶像般的崇拜,以及李世民以版圖擴張的角度需要玄奘這個人給他提供地理情報之外,民間也有多種形象的拼貼,江流兒就是一例。”

      “江流兒”,字面意思是江面漂流的兒童,這在中西神話原型中都有,孩子最終會成長為英雄人物,放到唐僧身上,也就是說他的出生與水有關,故事最早來源于中國戲曲文本,目前已知最早的是宋元南戲《陳光蕊江流和尚》。除此之外,張怡微說我們看《西游記》會發現玄奘取經之路是很干燥的他經常說“渴死了”,中國古代故事多發生在內陸,較少會涉及海洋,但《西游記》里卻有很多“水難”,她表示是因為明代以前,“西游故事”經過不同文體如雜劇、平話等拼貼,形成了獨有的故事群落特征,開始糅雜復雜的文化源流,其中就包括了對異域“海洋文化”的接受。

      而新書研究續書問題,張怡微說不同于《紅樓夢》有一套完整的續作研究體系,《西游記》的續作研究在中國文學研究中是比較弱勢的。對于如何定位與解讀續作?她表示續作作者既是讀者也是作者,她感興趣的正在于他們對“西游故事前文本”的理解的差異性,就如她在書中曾分析到的續作中的孫悟空的形象:與《西游補》中孫行者形象內部的失靈(入迷、迷路)等不同的是,《續西游記》是從外部不斷削弱著孫悟空能術的力量,令孫悟空“只得隱忍”。對此,她說:“續書文本能看出很多原著文本當中沒有看到的細節,學生時期,我傾向于不應該放在原著續書系統里看,要跳脫出來,但目前看來,究竟放置于哪個系統,仍需要學界不斷研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