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鑄魂新擔當 守正創新新作為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1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與會代表中引起強烈反響。廣大文藝工作者紛紛表示,將在講話精神指引下,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文化創造,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努力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編 者
深掘文藝創新的寶藏
王充閭
從1996年至今,我參加過6次全國作代會。現在已是耄耋之年,但仍有不少寫作計劃。
小時候念過私塾,對中華傳統典籍接觸較早。隨著年齡的增長、研究的深入,愈加充滿了對中華民族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和自豪,確立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闡釋和書寫為寫作目標。在北京大學出版社支持下,采取散文隨筆形式,以事為經,以情為緯,創作出版了《國粹:人文傳承書》。這本書得到業界和讀者的肯定,被評為當年“中國好書”。接下來,又寫了姊妹篇《文脈:我們的心靈史》。還寫了一部三卷本的《詩外文章——哲學歷史文學的對證》,對上起先秦、下及近代的有代表性的哲理詩進行評析,每詩一文,寫成近500篇隨筆。
用散文隨筆的形式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在以現代人能夠接受的方式,激發大家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所說,“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的寫作方向會堅持不變,希望把平生所學奉獻給讀者!
(作者系遼寧省作協名譽主席)
增強自我突破的勇氣
馮雙白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站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中華文化演化史、中國共產黨人百年奮斗史的歷史高度,深刻論述文藝工作與新時代新征程的緊密關系,清晰揭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認清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方位,在實際工作中反映中華民族的千年巨變,揭示百年中國的人間正道,緊跟時代步伐,展現新時代的精神氣象。
總書記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有學習前人的禮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競勝之心,增強自我突破的勇氣,抵制照搬跟風、克隆山寨,邁向更加廣闊的創作天地。話語鏗鏘,擲地有聲,處處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光輝,指明了新時代文藝發展方向。
聆聽總書記的講話,作為一個從事舞蹈創作和舞蹈理論研究的工作者,像是一名士兵聽到了沖鋒的號角,心中充滿了時不我待投身于新時代舞蹈藝術大潮的愿望。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中華優秀傳統舞蹈文化的研究,致力于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相結合,學習掌握融媒體時代的新技術新手段,努力創作出內涵更加豐富、形象更加豐盈、情思更加深刻的舞蹈新作,與舞蹈界同仁一起推出更多新時代舞蹈精品。
(作者系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
文藝事業是國之大者
丁振海
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我有三點感受:
第一,更加深刻認識到文藝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過程中極其重大的、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藝事業是國之大者,借用古人的話就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這對我們既是激勵,也是鞭策,昭示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竭盡所能,努力奮斗!
第二,總書記既從治國理政的政治高度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方位對文藝提出了總體性要求,又深諳文藝創作的內在規律,把宏觀與微觀、普遍性要求與審美特性結合起來,這就為創造出政治和藝術、內容和形式相統一的、形質兼美之作指明了方向和途徑。
第三,總書記特別強調文藝創作要守正創新。眾所周知,創新是藝術創作的生命所系,但我們的創新,必須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否則就會走上邪路。當前,各種文化思潮相互激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層出不窮,但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一切創作技巧和手段都是為內容服務的,歸根結底還是內容為王,而文化和審美底蘊,正是文藝工作者的優勢和底氣。新的科技創新,只會為我們發現美、創造美、傳播美平添雙翼!
(作者系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名譽會長)
真情實感講好中國故事
王麗萍
“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把我帶到2017年9月,我們帶著蒙語版電視劇《生活啟示錄》來到蒙古國,舉辦了一場中國電視劇觀眾見面會。一位蒙古觀眾對我們說:看了電視劇,特別希望到中國上海走一走看一看。2019年,電視劇《媳婦的美好時代》繼斯瓦希里語版后,阿拉伯語版在伊拉克播出,不同國家的觀眾對表現當代中國生活的電視劇非常喜歡。
這些年,我編劇的電視劇作品被翻譯成不同語言走出國門。國外的觀眾喜愛這些熱熱鬧鬧快快樂樂的家長里短,對婆婆和媳婦那些接地氣、有煙火氣的生活細節也感同身受,特別是對表現當下中國人的婚戀、家庭、成長的故事饒有興趣。這說明,人類的情感都是共通的,質樸、誠實、善良這些美德,是我們的共同追求。
總書記的講話,給我們的創作指明了方向。今后如何塑造更多當下中國人可愛可敬可親的形象,是我們面臨的考題。唯有努力,不負韶華;唯有專心致志,不虛度美好時光。我目前正在創作抒寫平凡人的故事,他們是社區干部、警察、醫生、村支書等,他們身上閃耀著中國人的精氣神。我想認認真真表現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悲歡離合,他們的勇往直前,他們的美好夢想,用真情實感講好中國故事。
(作者系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
新時代詩歌天地廣闊
李少君
對于詩歌界來說,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就是掀起新時代詩歌創作高潮的動員令,指引著新時代詩歌走向廣闊的創作新天地。
新時代詩歌的主題寫作,與新時代新征程偉大實踐緊密相關。《詩刊》將大力推動新時代主題詩歌創作。精準扶貧、綠水青山、高鐵高速、載人航天、量子科技、云計算、“一帶一路”、鄉村振興、新工業、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海洋強國等,都是新時代詩歌創作的豐厚沃土和主題寶庫。
在開設專欄推出優秀主題詩歌的同時,《詩刊》也推出優秀主題詩集,如《花鹿坪手記》《寧德詩篇》等。編輯出版的《初心、紅旗和新征程——新時代詩歌優秀作品選》廣受關注,影響較大。今后我們將重點抓好大型主題詩歌創作工程“新時代詩庫”。
隨著社會發展,人類越來越關注自然,關注人和自然的關系,人和自然的生命共同體意識越來越強烈。《詩刊》將大力推動生態詩歌的創作,也可以稱之為自然寫作。這是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之下的寫作。詩人們正在全身心地投身新時代,扎根人民,努力創作,并必將創作出具有世界意義的優秀作品。
(作者系《詩刊》主編)
為時代和人民放歌
谷好好
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舉旗幟、指方向、明戰略、繪藍圖,號召廣大文藝工作者為民族寫史、為時代立傳、為人民放歌,極大地鼓舞和振奮了廣大文藝工作者。
上海是中國戲劇的重鎮和高地,就上海戲曲板塊來說,目前擁有55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02名梅花獎、白玉蘭獎、文華獎獲得者。近年來,上海戲劇家協會在崇德尚藝、團結引導、文藝服務、創作表演、人才培養、惠民普及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堅持為人民服務,勇擔使命、守正創新,用心用情用功創作了大量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作品,用一批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劇目,書寫了新時代的偉大史詩,表達了對黨和國家的深情。
作為一名戲曲工作者,耕耘梨園35載,深知戲曲藝術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和廣大戲劇人責任在肩,深諳只有充分挖掘戲劇的優勢和內涵,才能更好地為我國文化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我們要著力提高深入人民、表現人民、歌頌人民的能力,共同講好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為時代和人民放歌。
上海戲劇家協會和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將匯聚起上海戲劇界的磅礴力量,做新時代戲劇事業的奮斗者和攀登者,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奮力拼搏,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者系上海市戲劇家協會主席)
抒寫江山與人民
龍仁青
我是一名來自青海的寫作者,近年來迷戀上自然文學寫作,經常行走于青海大地的壯麗山河之間。在民族眾多、文化多元的青海,這樣的一次次行走,在漢、藏、回、撒拉等不同民族的語言與習俗之間不斷轉換,也是一次次文化之旅。一路下來,感受到多元文化綻放的異彩,也更加深切感受到,要讓自己的筆力堅實、沉穩起來,把這樣的色彩一筆筆地描摹出來,因為這是“中國故事”“中國形象”該有的色彩。
青海地處青藏高原,被譽為“三江之源”“中華水塔”,是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近年來,青海省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行動扎實,成績斐然,深入開展保護“中華水塔”行動,高標準建設國家公園,繼續實施重點生態工程和大規模國土綠化……我們的家鄉仿佛置身于一個碩大的花園中。眼前的一切,都為我們作家提供了豐厚豐饒、多彩多姿的創作資源。作為一名文學工作者,置身新時代,當有新作為。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這樣說。這描述的就是新時代中國。自然文學寫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對江山與人民的高度關注,要傳遞的就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不懈追求。
(作者系青海省作協副主席)
做新時代的書寫者
胡竹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說,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根基,也是文藝創新的寶藏。要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把藝術創造力和中華文化價值融合起來,把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審美追求結合起來,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這是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重要指示。
中國文學優秀的傳統,不是我們今天創作的束縛。歷史上無數優秀作品值得我們在當下創作中廣為借鑒。我是一個散文隨筆作家,多年來,從先秦諸子到明清文章中學到了很多。歷史告訴我,寫好文章,一定要有胸襟和氣度,要有寬厚和慈悲的情懷,要有道德的底線和必要的清醒。
我一直在思考,從古典傳承中因襲下來的腔調、筆法,如何創新?如何寫出不失古典優雅的白話文?如何修煉好觀照時代的文心文眼?如何用手中的筆寫出新時代的似錦繁花?我總是在嘗試將時代風采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出的永久魅力相結合。我寫《雪下了一夜》,將古人曾經用過的題目,譬如《逍遙游》《秋水》《醉翁亭記》等二十幾篇文章,投入當下的真實和復雜;寫《惜字亭下》,接通古人惜字如金的精神,又希望去掉陳言,寫出新時代;寫戲曲隨筆集《擊缶歌》,初衷是寫出傳統地方戲在當下中國的燦爛。
學習了總書記的講話,我的深切體會是,作為一名青年作家,一定要有繼承與創新,要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者,更要做新時代的書寫者。
(作者系安徽省作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