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重建理性化和公共性的文藝生態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張慧瑜  2021年11月03日09:24
      關鍵詞:文藝生態

      數字時代,我們不僅實現了文學、美術、電影、電視等傳統文藝形式的數字化,而且改變了文藝消費的基本形態。通過電腦、手機等媒介,人們沉浸于各種虛擬界面,如同打開一個五彩繽紛的萬花筒。數字時代的文藝形態改變了文化生產的邏輯,重塑了消費者的角色。當前,文藝生態的基本特征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考察。

      第一,文藝生產的主體從專業化的文化公司、文藝機構向數字時代的平臺企業轉移。對于傳統文藝來說,文藝消費的渠道是電影院線、連鎖書店、博物館等實體化空間,而在數字社會,虛擬平臺成為文藝消費的主要場所。這些平臺不僅是播放和銷售平臺,還參與和介入到文藝生產中。從早期的購買數字版權、把傳統文藝作品數字化,逐漸轉向自主投資網絡電影、網絡電視劇、網絡綜藝等,這使得傳統出版、影視、廣電等文化傳媒機構在經營上受到挑戰。

      第二,通過數字平臺來完成文藝作品的消費使得具有在場感、現場感的公共空間走向衰落。數字時代的個人電腦與手機讓文化消費變成一種高度個體化的行為。這種一個人在相對私人的空間中完全沉浸的狀態帶來了兩種社會效果,一種是個人變成高度去社會化、去社交化的主體,另一種是人在虛擬空間中重新社群化、社交化。在這個意義上,數字時代建立了一個與真實社會、現實世界相平行的虛擬空間。

      第三,從生產者的角度看,數字平臺所提供的文藝作品很多源于自媒體,也就是吸引用戶生產內容。“用戶生產內容”的方式改變了傳統文藝生產中相對專業化、職業化的模式。這種方式能夠鼓勵消費者積極參與到內容生產中,產生海量的接地氣的作品,為普通人提供文化生產的可能性,但是也容易造成文藝生產為了點擊率而單純追求“短平快”的效果。

      第四,在消費數字文藝作品時,受眾的狀態也發生了三重變化。首先,數字時代,消費者擁有了更多選擇權和自主性,但是普遍缺乏深度閱讀、持續閱讀。有些受眾沒有耐心觀看完整的藝術作品,反而在快進和壓縮視頻中進行碎片化閱讀。其次,受眾可以通過發彈幕、點贊等方式即時表達自己的態度,這種態度又影響到產品的點擊率和熱度,也就是平臺把觀眾的評價內化到產品的流通中。最后,數字時代的消費者更加圈層化。圈層劃分不是依靠年齡、性別或地區的認同,而是根據消費習慣、喜好等“標簽”來形成圈層文化。

      從數字時代的文藝生態中可以看出,數字平臺發揮著重要的支配性作用。平臺通過大數據和算法對內容生產者和文化消費者進行雙重管理和引導,形成了數字社會組織開展文化生產和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在數字時代文藝生態下,文藝評論的功能和形態也發生了巨大轉變。

      第一,評論主體從專業評論者變成了受眾和粉絲。傳統的文藝評論由專家和掌握媒介資源的評論者承擔,有兩種形式。一是學院里的專家用理論話語對文藝作品進行文本闡釋,服務于專業化的學術生產;二是媒體批評家寫的文藝評論,引導觀眾判斷作品的好壞。數字時代的文藝評論帶有去專業化、去精英化的色彩。借助數字化平臺,任何消費者都可以通過數字化的形式對作品做出點評。在這種背景下,受眾也變成了評論者,算法推薦把受眾的點評變成流量數據,受眾被區隔在不同的圈層中。

      第二,評論形式更加多樣化,從相對理性、專業的批評變成更加情緒化的反饋。傳統的文藝評論主要發表在紙媒和電視等媒體上,以事后的反思和爭鳴為主。在數字平臺上,受眾以即時點評的方式參與到對作品的評價中,點評、打分成為受眾的基本權利。這種評論形式往往帶有商業功能,通過轉發量、點擊量來判定文藝作品的好與不好。受眾看似擁有了主體性,卻極易被數據算法“收割”和“利用”。

      第三,數字時代的文藝評論容易引發社會輿情效應。當前,一些受眾容易通過圈層動員成為高度情緒化的粉絲,這種動員有時候是臨時性的、突發的,但容易爆發出巨大的社會能量,把具體的、個別事件變成轟動性的“熱搜”話題。這種觀點極端化的網絡現象使得文藝評論在數字時代呈現兩種社會功能,一種是受眾被點擊量影響從而帶來的商業營銷現象,另一種是文藝評論的輿情化變成具有破圈效應的公共事件。這也使得網絡空間成為高度意識形態化的空間,是21世紀看不見硝煙的文化戰場。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亟須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構建理性化和公共性的文藝生態。網絡空間并非現實社會之外的異度空間,而是有法律、有主權、有秩序的社會化空間。在保障網絡信息交流的自由度和平等性條件下,相關部門要加強網絡治理,促進網絡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平臺公司要充分發揮公共性和公益性的社會功能,這涉及大數據“算法”既要保護用戶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也要平衡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為用戶營造更加多元化、多樣性的文藝生態。同時,受眾也應該在文化消費和文藝欣賞中不斷提升媒介素養。只有這樣,數字空間才能與現實社會形成良性的互動和互補,才能構建更具理性化和公共性的文藝生態。

      (作者系北京市文聯2021年度簽約評論家、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