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用高質量的文藝作品塑造未來人
      來源:中國藝術報 | 朱迪  2021年09月17日16:54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當今社會,青少年的成長環境更加多元化、復雜化,作為青少年文化的重要載體,文藝作品傳遞的信息和價值觀,對青少年的成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伴隨新媒體和互聯網的發展,文藝作品不再局限于影視劇、動畫片、音樂、文學作品等,涌現出了短視頻、平臺原創劇、網絡文學、綜藝、真人秀以及衍生的直播、游戲等多種形式。而無論形式和平臺如何變化,文藝作品都是內容生產的載體,作品傳遞怎樣的價值觀、樹立怎樣的榜樣、展現怎樣的生活方式,對青少年的影響舉足輕重——好的文藝作品應當促進青少年主動思考,應該怎樣度過一生、什么樣的人生是值得的。

      文藝作品通過故事來塑造、通過人來演繹,“偶像崇拜”往往是青少年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當代青少年對偶像的崇拜強度遠遠高于前幾代人。有學者提出“參與式追星”的概念,指出很多青少年不僅欣賞明星偶像的作品,還要深度參與到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個人喜好中,出錢出力援助偶像的事業發展。根據共青團中央發布的《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經常看視頻和短視頻的未成年人比例分別較2019年提升5.5和3.1個百分點,未成年人通過互聯網逛微博、逛論壇、粉絲應援的比例均維持在10%左右,其中,初中生網民在網上進行粉絲應援活動的比例最高,達到11%,小學生網民比例也達到5.6%。可以說,今天的文藝作品和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更加重大,在享受粉絲無限“寵愛”的同時,要更加謹言慎行,從公共形象到個人生活都應為粉絲樹立榜樣。

      然而,當前一些顯著的問題需要重視,如部分作品質量低劣、價值觀扭曲,缺乏文化內涵,少數文藝工作者品德作風低俗、對國家民族感情淡漠,甚至違法犯罪,為青少年帶來了不良形象。中央宣傳部近日印發《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有效遏制行業不良傾向,廓清文娛領域風氣,要強化組織領導,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塑造什么樣的未來人”的重要性。

      為了營造風清氣正的文化環境、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建議文藝創作應重視以下五個方面。

      文藝作品應樹立積極健康的價值觀和審美觀。青少年教育不僅是學校和家庭的責任,也是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文藝作品可以說是青少年社會教育的重要載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在六個方面下功夫: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文藝作品應從這些方面著手,樹立積極健康的價值觀,抵制虛榮拜金、炫富媚俗、勾心斗角等錯誤價值觀,努力避免價值觀誤區,比如將性騷擾輕描淡寫為開玩笑,抑或是推崇勝者為王的價值導向。同時,要重視引導積極健康的審美觀,反對過度宣揚“以瘦為美”“男性陰柔美”“性感暴露美”,否則這些扭曲的審美觀將會給青少年的成長以及社會風氣帶來負面影響。

      文藝作品應弘揚優秀中國文化。好的文藝作品應當輸出有中國特質的文化和思想觀念,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和現當代文化,從小塑造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一些優秀的古裝劇曾掀起一波波的“國風”“漢服”潮流,吸引青少年開始對傳統文化感興趣。好的文藝作品也是交流溝通的橋梁,促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人民互相理解,有助于彰顯我國的文化軟實力。

      文藝作品應通過高質量的內容建立并輸出優秀的文化內涵。文藝作品應當拿內容說話,用高質量的內容、打動人的故事、引發的思考建立口碑,甚至吸引觀眾二刷三刷,而不應當依靠流量明星、媚俗劇情來吸引眼球。堅決反對“腦殘”編劇、“狗血”劇情,比如霸道總裁、“狗血”互撕成為時下很多網絡文學和影視劇的流行套路,這些劇情帶給青少年不切實際的幻想、簡單滿足青少年尋求刺激的心理,對青少年成長毫無益處。此外,一些影視劇的呈現過于簡單化,比如白領都住市中心高級公寓、穿名牌,則會誤導青少年,讓他們覺得如果一時無法達到所謂白領的生活水平就是人生挫敗。電視劇《理想之城》可謂近年來的優秀電視劇作品之一,蘇筱的故事具有很強的激勵性,強調職場中保持專業性和努力上進的重要性,場景設置也較貼近現實,塑造了當代我國青年白領的積極形象,可以想象,造價師可能會成為很多青少年的夢想職業。雖然有的情節值得商榷,但整體上講這種具有較深刻文化內涵、制作精美的文藝作品當下還是太少了。

      文藝創作中,德才兼備的從業者不應缺席。文藝工作者應首先做到自律,才能以更好的精神面貌去創作、演繹作品。在“飯圈”文化影響下,青少年容易發生情感遷移,從喜歡文藝作品到崇拜演員歌手本人,因此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更加重大,其品德行為對青少年有重要影響。 《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特別提出,將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事實上,失德藝人根本不應該出現在意識形態宣傳陣地中,他們的行為對青少年和社會公眾都有負面引導作用。一邊吸毒、一邊從事光鮮的工作,還能贏得鮮花掌聲和金錢地位,這種現象本身就是值得反思的。作為公眾人物,文藝工作者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能以“個人隱私”“私人生活”為借口逃避責任。

      文藝作品應更加貼近青少年。文藝作品的力量在于,通過具有感染力的故事和生動活潑的媒介形式,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于正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來說,文藝作品的引領功能更為重要,因為生硬的說教可能會起反作用,文藝作品的生動性更可能影響到青少年。因此,文藝作品應選擇青少年易于接受的媒介形式和故事內容,吸引青少年主動接受優秀文藝作品的熏陶。一方面,應更有效地采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新媒體,比如短視頻、直播、游戲、動畫等,發揮青少年的創造性和參與性;另一方面,應積極利用能夠引起共鳴和討論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打動青少年,比如《父母愛情》通過日常生活表達出的幸福真諦,也應努力豐富作品題材,更多塑造醫生、教師、科技工作者等職業的正面形象,引導青少年的職業理想和人生追求。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青少年與教育社會學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