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推進文化治理現代化實踐
      來源:光明日報 | 趙海英   2021年09月14日08:30
      關鍵詞:文化治理

      文化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新社會治理要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根本坐標,作為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文化治理同樣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過程中厚植和培育文化治理的主體力量,進而實現文化治理現代化。

      要堅守文化立場,發揮文化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才能真正建好用好各類文化陣地,牢牢把握文化的正確發展方向。隨著物質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旺盛,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人民群眾的教育和引導功能,進一步發揮其蘊含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道德規范,從而引領人民堅定信心、強化自覺、提升素質、投身民族復興偉業,在融入國家和民族事業的奮斗中實現全面發展。從一些地區的實踐看,可以考慮融合化、協同化發展思路,鼓勵在社會實踐和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提煉文化要素,這將促使中華文化根脈和當代文化風尚能夠更加深入地覆蓋人民生活全過程,形成博采眾長、兼收并蓄且富有活力的文化氛圍,讓文化力量在社會多領域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要深化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社會多元服務供給主體。事實上,文化治理的關鍵在“治”,不能停留在“辦”文化、“管”文化的老思路上。“治”的要義,則在于“頂天立地”。首先,要把“以人民為中心”理念貫穿于文化發展全過程,優化文化發展生態、轉變文化發展方式、重構文化發展格局。這就意味著,需要在文化宏觀管理體制和微觀運行機制上不斷創新,包括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管理體制,支持、鼓勵和引導各種文化主體的自我成長、社會參與,構建“合作治理”公共文化供給模式。其次,“治”所指向的工作方式,講究更加精細精準實效,通過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加大對基層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的數量和質量,把文化領域的供需匹配起來。只有符合基層實際,才能更受人民歡迎。

      要鼓勵文化內容創新,做好“文化+”文章,滿足人民多層次多方面需求。文化治理現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與中國經濟市場化進程相伴相行的,在這個過程中既要正確處理主流文化與多元文化的關系,也要運用好市場力量,激活人民文化供給增長的內生動力。要在引導主流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增強中華文化闡釋力和凝聚力同時,兼顧人民的差異化、多樣化文化需求,動員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人民,不斷激發文化創造活力,以優秀的文化產品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著力培育并適度引導和規范市場力量,確保市場引導文化生產要素合理流動與優化配置,以新技術、新手段、新模式開發激活文化資源并創新文化業態,滿足人民的文化新需要。

      要以文化“走出去”為牽引,促進文化文明交流互鑒。隨著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深入發展,中西文化交融互鑒的規模和力度前所未有。因此,在文化領域需要充分調動人民力量,講好中國故事、塑造好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新形象。回望過去,波瀾壯闊的中國歷史是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民族精神是人民培育的。要充分激發人民的聰明才智、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加快構建中國自己的話語體系和敘事體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多種方式,培育適應文化傳播需要的專門人才隊伍,如此才能更好向外展示中華文化魅力和中國良好形象,切實增強文化、文明交流互鑒的實效性。

      “文藝要反映好人民心聲,就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根本方向。”只有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文化治理才能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把對個人、社會的教化同對國家的治理結合起來,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最終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進程中厚植“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土壤,在世界文明交流激蕩中站穩腳跟。

      (作者:趙海英,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