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莫言想和年輕人“聊聊天”,為何要去開個人微信公眾號?
      來源:上觀新聞 | 皮光宇 鐘菡  2021年08月25日09:11

      年輕人正流行把微信公眾號當作自留地。

      “莫言老師已經熟練跟年輕人對上暗號了”。日前,一篇《莫言開公眾號啦》的文章在社交媒體刷屏,在文章里,知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宣布了自己新開設公眾號“莫言”,每一篇文章的后面都打出醒目的標語——“我是莫言,我想和年輕人聊聊天”,這也是該公眾號的簡介。

      莫言的公眾號截圖

      和年輕人聊天,為何選擇開設個人微信公眾號的方式?

      如今,開設個人公眾號正在不少90后、00后年輕人中流行,他們把微信公眾號當作宣泄情感、打造人設的自留地。正如莫言在文中的視頻里所說,自己開公眾號的目的是“向年輕人學習”,并會在其中展示自己的創作信息、創作感悟和一些作品片段。“我非常希望通過這個平臺,跟大家建立一種密切的互動關系”。這種開設目的,也和當下年輕人對個人公眾號的玩法不謀而合。

      寫公眾號,可以自我療愈

      “朋友圈是一覽無余的東西,別人發了朋友圈,有的時候,你不得不看。”“90后”申瀅的苦惱也是許多年輕人都會遇到的:某個微信好友會一天連發數條廣告“刷屏”,信息冗余,這也讓她忍不住自我反省,有時候“旺盛的表達欲”或許會打擾到別人。于是,她選擇創建一個公眾號,記錄起自己的瑣碎日常。

      陳楊的后臺留言

      在很多人看來,與朋友圈的隨性和碎片化相比,公眾號里的表達更加真誠、系統化。大三學生陳楊覺得,朋友圈和公眾號很像戈夫曼“擬劇理論”中的前臺和后臺,“在朋友圈中,人們常把自己最美好的樣子展示給外人看,而公眾號是我的一小片自留地。”因為公眾號需要訂閱才能收看,在這份“自留地”里,創作者可以相對沒有顧忌地表達自己。

      即將讀大二的粟子騫為了緩解期末宿舍內的焦慮情緒,在自己的公眾號寫了一篇記錄寢室搞笑日常的文章,大家看后開心一笑,暫時忘卻考試壓力,也讓他覺得很有成就感。開學后就要讀大四的沈佳穎曾在低落時期在個人公眾號里發過一篇文章,收到了公眾號后臺一條鼓勵的私信,讓她感到溫暖,也決心走出灰暗,繼續做一個“小太陽”。

      陳楊的公眾號簡介里寫著:“尋找自由與真誠”。大二上學期時,她曾做過一個關于抑郁癥的選題,一位學姐激發起她建立公眾號的信念。“學姐說,‘每當看到陌生、包容與安慰,都想要飛奔進世界的懷抱里大哭一場。’我也想坦然地面對我的情緒,在這樣的平臺上,把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寫出來,其實有一種療愈作用在里面。”

      王都的后臺留言

      看當下年輕人寫的個人公眾號,令人想起曾經流行一時的博客、人人網,但對于“00后”一代來說,這些名詞已經陌生。王都就讀于某高校醫學專業,在她看來,微博只允許個人發布140字以內的文字,而小紅書、抖音、B站等平臺需要借助短視頻的形式,只有公眾號可以滿足自己寫長文章的需求。“盡管碎片化閱讀時代,很少有人會耐得下心看大段文字,但我還是想這樣守著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白天要上課和實習,陳楊把睡前碼字的時間逐漸固定下來,讓公眾號寫作變得更有儀式感。“公眾號是我給自己塑造出的個人小世界,能夠讓我更加專注地思考自己,思考生活。”

      在運營中找到趣味相投的群體

      不少年輕人開設的個人公眾號單篇點擊過萬,背后也有運營的巧思。“個人公眾號也是面向公眾的,要打造人設。”粟子騫介紹,他會參考自己不同類型文章的閱讀量進行選擇,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搞笑人設”,并打算設立專欄,將自己的公眾號系統化。

      前不久,一位每天精心曬學習日常的小紅書“學習博主”最后考上中專的消息引發熱議。王都發現,很多B站或小紅書的“學習博主”會刻意打造一種一天近乎24小時學習的“自律人設”,但這顯然是不正常的。“創立個人公眾號,在塑造正面形象的同時,也應該把自己的掙扎和困惑記錄在上面,讓更多有同樣經歷的人知道,有困惑很正常,從而更好地跨越迷茫期。”

      在這些年輕人運營公眾號的日常里,策劃和整理思路是不可或缺的。大學畢業、剛工作三年的董亦鵬把開公眾號作為自己創新表達的“試驗田”。大三學生李嘉銘和幾位同學共同“經營”一個公眾號,希望打造成朋友們思想交流的平臺。

      “曾經我也有一段時間為了漲粉、提高閱讀量而去運營,那種感覺就很不好。所以現在有想說的就說,只要能跟真正愿意讀的人共鳴就很棒了。”王都、陳楊等人都經歷過因為突然漲粉而不由自主地想迎合粉絲的階段,也一度因為比不上“高端”“學術”的公眾號而自卑過。但他們覺得,最后能留下的粉絲還是因閱讀而產生共鳴的志趣相投者。

      有學者表示,集中在某個公眾號里的人群,往往都有共同的興趣和三觀,是趣味相投、觀念接近的小群體。后臺的互動是自由平等的,作者和讀者也都通過微信公眾號形成了極具個人化的社交網絡關系。

      王都和男友共同創建公眾號,一開始用來分享學習干貨和高考經驗,后來分享高校日常和個人觀點。她曾以為關注自己的都是高校大學生,直到后臺留言累積起來,她才意識到原來受眾更多的是小鎮里的孩子們。他們留言告訴王都:“見到了很多生活的可能性”。“沒想到自己的分享能有這樣的作用,這讓我成就感爆棚。”王都說。

      陳楊曾去參加支教,大涼山的孩子們同樣給了她溫暖。因為不能交換微信,陳楊選擇了用公眾號后臺的方式與孩子們建立聯系。“班里很多小孩子關注我的公眾號,有時候會在后臺給我留言,或者是看看我平時寫的一些東西,我有些想對他們說的話也會寫在公眾號里。”

      這種作者和讀者間跨越時空的交流和影響,是個人微信公眾號的魅力之一,或許也是莫言選擇這種形式和年輕人“聊聊”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