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投稿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的新篇章
      來源:中國藝術報 | 董學文  2020年09月29日15:13

      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深受鼓舞,收獲頗多。我認為, 《講話》是催促社會主義文化前進的動員令,是指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指南針, 《講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使我們再一次認識到文化工作的意義及其極端重要性。

      世界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十四五”規劃編制已提上日程?!笆奈濉睍r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歷史和現實都無數次告訴我們: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做出一系列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具體要求。這充分說明了文化工作對于國家強盛發達和民族復興的重要價值。

      研讀《講話》 ,體會最深且最感興趣的是,我發現《講話》進一步發展了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化學說。我認為,這種豐富和發展,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是“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的理論定位?!鞍盐幕ㄔO擺在更加突出位置” ,這樣的表述不僅是對文化建設地位的強調,也是一種深刻的理論性思考。因為要把文化建設擺在何種位置,不僅需要有事實的跟進和依憑,而且需要有學理的闡釋和支撐。也就是說,擺不擺到“更加突出位置” ,是個實踐的問題;闡明為什么要擺到“更加突出位置” ,則是個理論問題。重視文化建設已成共識,但重視到什么程度,能否真正使之處于“更加突出位置” ,卻并不是誰都清楚、誰都能做到的事情。 《講話》的論述,對此做出清晰的說明。 《講話》中強調:“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 ”可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光有經濟躍升、政治變革、軍事強大是不行的,是不完整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命運,同文化的繁榮發展緊密相連、系于一身。尤其是當我們實現了小康、實現了整體脫貧這些目標,開始進入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之際,文化建設的比重會愈發加大,文化教育的作用會愈發凸顯,文化的精神威力會愈發迸發。這個時候,“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就具有了戰略意義。世界上沒有一個發達的現代化國家,其文化不是同樣也發達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不是跟文化的現代化同步的。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要實現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這就更需要有發展繁榮的文化相伴隨、相依托,這就更需要有先進的優秀的文化來凝神聚力。這是歷史的昭示,也是規律之使然。 《講話》提出要“把文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 ,這是高瞻遠矚、有透徹的歷史眼光的。

      其二,更加精辟地論述了文化的作用與功能。 《講話》指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這里有“四個重要” ,即“重要內容”“重要支點”“重要因素”“重要力量源泉” 。通過這“四個重要”的論述, 《講話》把文化的重要性同方方面面建立了聯系。第一個“重要” ,是把文化納入了“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序列,使之成為它的“重要內容” ;第二個“重要” ,揭示了無論生產、生活還是社會要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其“支點” ;第三個“重要” ,是把文化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密切關聯起來,因為文化本身就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不可或缺的內容;第四個“重要” ,則把文化視為人們乘風破浪、不畏艱險、蔑視挑戰的精神動力“源泉” 。在這次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中華優秀文化所起的作用,就是最好的明證。這“四個重要”的概括,既是一種經驗的總結,也是一種理論的升華;既是一個實事求是的發現,也是一個深刻的理論創造。這“四個重要”的概括,在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基礎上,首次把文化的功能和作用闡述得如此全面、透徹,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話語體系。

      第三,有力深化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分析水準。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關系是個老問題,但《講話》的論述卻講出了既符合國情又富有時代氣息的新意。 《講話》指出:“發展文化事業是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基本途徑。 ”“基本途徑”概念的提出,無疑指明了文化事業是文化建設主航道的道理,講出了發展文化事業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因。發展文化事業,勢必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課題。因此, 《講話》強調要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加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強調要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完善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網絡,增加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總量供給,縮小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差距。所有這一切,都是從認識到發展文化事業對人民的重要性出發的。正因如此, 《講話》才會得出“衡量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經濟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產品”的結論。文化產業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搞好文化產業要“把握文化產業發展特點規律和資源要素條件” ,要防止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過度干預文化產業的方方面面;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產業規劃和政策,不斷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要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這樣的分析發人深省,無疑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給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增添了新的營養和成分。

      第四,提升了抓好落實文化工作的緊迫感。文化是“虛”的,但文化工作是“實”的;文化是一種“軟實力” ,但落實文化工作卻需要“硬措施” ;文化工作是發展精神生產力的活動,須“久久為功、持之以恒” ,但文化工作也同其他工作一樣,“抓而不緊,等于不抓” 。因之,要想讓文化工作發揮巨大正能量,就須有過硬過細的舉措,就須有“抓鐵留痕”的勁頭。否則,文化工作只是停留在嘴上、口頭上,不能把觀念轉化為實踐,不能入腦入心,不能落地生根,不能結出果實,那么,這種文化工作是空的。為此,《講話》特別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抓好落實工作” ,“要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實抓緊抓好” 。這里“抓緊抓好”“抓好落實”的措辭,使落實文化工作的緊迫性躍然紙上。這種緊迫性,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由文化工作升級換代的規定性帶來的??陀^地講,我國“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或“經濟搭臺、文化唱戲”的階段,已經過去了。文化同社會和生產的關系,已發生根本性變化。文化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大。文化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關鍵與核心的要素。這時,文化工作的落實就不能完全靠以前的老辦法,須得有一套新的措施和方案。而且,這些措施和方案,只有抓緊實施和具體落實,才能有所奏效。那么,如何抓緊抓好“落實”工作呢?我認為《講話》給出了明確的解答:要堅定文化自信,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要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等等。這些都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載體,換一種說法,這些都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際內容。因之,切實抓緊抓好落實工作,成為廣大文化工作者肩上的光榮職責。

      文化屬于歷史的范疇。人類的歷史,就是拓展文化的歷史、走向文明的歷史。知曉了人類文化,也就把握了人類自身發展的奧秘。文化是人類掌握世界的一種方式,文化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我們黨歷來把文化看作是一種深深熔鑄在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的積極力量。如今,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征途上,一定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把握其話語體系的精髓,努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不斷地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