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江中柱等編《林紓集》出版

      來源:中國作家網 |   2020年05月25日09:02

      一、基本信息

      書名:《林紓集》

      編者:江中柱、閔定慶、李小榮、湯江浩、于英麗編校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5月出版

      二、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晚清民國著名古文家、翻譯家林紓的作品的第一次系統整理。前五冊收林紓的詩文、小說戲劇、筆記講義、文論畫論等,后五冊精選民國二年以前最能體現林譯風格和對社會影響較大的譯作。

      本書的收集整理工作堅持近三十年,前五冊所收林紓原創作品都是首次標點出版,輯佚的古文、詩歌、小說等是很多研究者沒有注意到的第一手材料,很多資料都是編者獨家收藏。

      本書是林紓文獻整理的集大成之作,將為深入研究林紓其人其文奠定基礎,對全面研究林紓的創作、文論思想、藝術思想有重要價值,對近代以來的文學史、翻譯史、思想史研究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三、編者簡介

      江中柱,編審,長期從事福建地方文獻尤其是林紓作品整理工作,整理《小草齋集》等。

      閔定慶,教授,主攻近代文學,整理《孫濤詩話二種》《龔自珍文選》等。

      李小榮,教授,長江學者,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專攻敦煌佛教文獻與佛教文學。

      湯江浩,教授,主攻唐宋文學,著有《北宋臨川王氏家族及文學考論》,整理《校編全唐詩》等。

      于英麗,副教授,主攻唐宋文學,整理《莆陽文輯·國朝莆陽詩輯》。

      四、目次

      前言

      凡例

      第一冊

      畏廬文集

      畏廬續集

      畏廬三集

      畏廬文輯佚

      畏廬時論

      畏廬尺牘輯佚

      第二冊

      畏廬詩存

      畏廬詩輯佚

      冷紅齋詞剩

      閩中新樂府

      諷喻新樂府

      勸世白話新樂府

      禽言詩

      勉諸生

      春覺齋聯句

      第三冊

      京華碧血錄

      金陵秋

      劫外曇花

      虎牙余息錄

      冤海靈光

      巾幗陽秋

      技擊余聞

      畏廬漫錄

      畏廬筆記

      蠡叟叢談

      短篇小說輯佚

      第四冊

      合浦珠傳奇

      蜀鵑啼傳奇

      天妃廟傳奇

      上金臺傳奇

      勸孝白話道情

      鐵笛亭瑣記

      京華追憶錄

      點金成鐵錄

      《小兒語》述義

      評選船山史論

      修身講義

      畏廬癡語

      莊子淺說

      春覺齋論畫遺稿

      第五冊

      春覺齋論文

      韓柳文研究法

      論文講義

      文微

      周秦以來文章名家

      古文辭類纂選本

      劉子政集選

      蔡中郎集

      譙東父子集

      歐孫集選

      劉賓客集選

      柳河東集選本

      嘉祐集選

      元豐類稿選本

      后山文集選

      淮海集選

      虞道園集選

      震川集選

      唐荊川集選

      汪堯峰集選

      方望溪集選

      重訂中學國文讀本

      淺深遞進國文讀本

      第六冊

      譯作序跋、評語

      翻譯外論

      民種學

      德齊小傳

      巴黎茶花女遺事

      黑奴吁天錄

      伊索寓言

      吟邊燕語

      迦茵小傳

      撒克遜劫后英雄略

      魯濱孫飄流記

      第八冊

      拊掌錄

      滑稽外史

      孝女耐兒傳

      第九冊塊肉余生述

      賊史

      不如歸

      第十冊

      冰雪因緣

      離恨天

      魔俠傳

      五、精彩文摘

      前言(江中柱)

      林紓(1852~1924)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文學家、翻譯家和教育家、藝術家。或許是林紓“反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那點不光彩的歷史”(王富仁《林紓現象與“文化保守主義”(代序)》語),使得林紓文獻的整理未能受到應有的重視。

      一、前人收集與整理的林紓文獻

      林紓去世后,其作品多次被重印或選編,這里不贅述。以下簡要介紹林紓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

      林紓去世后,顧頡剛、陳槃合編的《閩侯林紓的著述》初步整理了林紓創作及翻譯作品的目錄(《圖書館報》第七卷第一期,該刊原名《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周刊》);顧廷龍首先整理了林紓的稿本《春覺齋論畫》(北平燕京大學圖書館1935年引得校印所承印本)。

      較早系統記錄林紓著譯的資料,是林紓弟子朱羲胄的《林畏廬先生學行譜記四種》(世界書局1949年版)。其中的《春覺齋著述記》分三卷:卷一“著述年表”,分年列舉林紓的著作和譯作;卷二“書錄上”,記錄林紓創作的詩文、小說、戲劇、古文評點等,抄錄了很多林紓著作中的自序;卷三“書錄下”,分類別記錄了林紓翻譯的小說等,亦抄錄了很多譯本中林紓的自序等。《林畏廬先生年譜》中亦保存了很多珍貴的資料。林紓弟子胡孟璽曾整理過《冷紅齋詞剩》以及《畏廬尺牘》,均以抄本流傳。

      其后,對林紓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得最扎實的是張俊才先生。張先生的《林紓著譯系年》(見《林紓研究資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以時間為序,記錄了林紓的著作和翻譯作品,很多著作下詳細標注了篇名,特別是有關報刊連載的資料尤為詳細。張先生后來在《林紓評傳》(中華書局2007年版)中附錄了《林紓著作目錄》和《林紓翻譯目錄》,這是對《林紓著譯系年》修正和補充,基本上反映出林紓資料的全貌。整理者在收集林紓資料時,很多就是根據張先生的記錄按圖索驥。

      李家驥、李茂肅、薛祥生整理的《林紓詩文選》(商務印書館1993年版),輯錄了很多佚文,整理了林紓的尺牘。林薇《百年沉浮——林紓研究綜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0版)中第五章《林紓散佚作品》,輯佚了若干作品;此外,林薇編有《林紓選集·文詩詞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及《林紓選集·小說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987年版)。夏曉虹、包立民編注《林紓家書》(商務印書館2016年版)系統整理了林紓與家人的尺牘。

      舒蕪校點了《春覺齋論文》(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王漢民輯校《福建文人戲曲集》(海峽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系統整理了林紓的戲劇。龔任界主編的《林紓書畫集》(商務印書館、中國書店2014年版),呈現了林紓的部分畫作和手跡。劉榮平編《全閩詞》(廣陵書社2016年版)系統整理了林紓的詞作。

      林紓翻譯的作品,198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林譯小說叢書”,收入《離恨天》《吟邊燕語》《撒克遜劫后英雄略》《拊掌錄》《黑奴吁天錄》《塊肉余生述》《巴黎茶花女遺事》《現身說法》《迦茵小傳》《不如歸》。1994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家驥、李茂肅、薛祥生整理校點的《林紓翻譯小說未刊九種》,收入《悶葫蘆》《神窩》《盈盈一水》《金縷衣》《情橋恨水錄》《歐戰軍前瑣語》《交民巷社會述》《雨血風毛錄》《風流冤孽三篇》。

      近幾年整理出版或重印的林紓翻譯小說和筆記等,亦有參考價值。

      二、《林紓集》的內容

      本次收集整理《林紓集》,原希望為林紓研究者提供較為完整的文獻。但整理者的能力和愿望之間差距太大,只能舍棄一些內容:一是林紓的繪畫作品,因為版權等方面的原因,只能放棄;二是林紓的翻譯作品數量眾多,只能選收部分。

      本書所收林紓作品,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林紓創作的作品,包括文、詩詞、小說、戲劇、筆記、講義等。這是本次整理的重點。其中《明史紀事本末詳節》(光緒壬寅二月五城學堂排印本),只是刪節清人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故未收入。二是林紓的翻譯作品。

      (一)文章與詩詞等

      林紓創作的古文,本書收入《畏廬文集》《畏廬續集》《畏廬三集》,輯佚的百余篇另列為“畏廬文輯佚”。“畏廬時論”收錄林紓于1912~1913年發表在《平報》的時事評論。“畏廬尺牘輯佚”在前人整理的基礎上有所增補。

      林紓創作的詩詞等,本書收入《畏廬詩存》《閩中新樂府》,還輯得佚詩四卷;《冷紅齋詞剩》在前人整理基礎上有所增補;《諷喻新樂府》在李家驥等《林紓詩文選》基礎上,按照原報紙核對并增補;《春覺齋聯句》三卷,亦對前人整理成果有所增補。

      此外本書還收入《勸世白話新樂府》《禽言詩》《勉諸生》等。

      (二)小說

      本書收入長篇小說六部:《京華碧血錄》《金陵秋》《虎牙余息錄》《冤海靈光》《巾幗陽秋》《劫外曇花》,其中《虎牙余息錄》是第一次整理。短篇小說除收入《技擊余聞》《畏廬漫錄》《畏廬筆記》《蠡叟叢談》外,還輯佚二十余篇。

      (三)戲曲

      本書收入《合浦珠傳奇》《蜀鵑啼傳奇》《天妃廟傳奇》《上金臺傳奇》四種。《勸孝白話道情》在李家驥等《林紓詩文選》的基礎上增加一篇。

      (四)見聞筆記

      本書收入《鐵笛亭瑣記》《京華追憶錄》《點金成鐵錄》三種。《鐵笛亭瑣記》為報紙原刊篇目與《畏廬瑣記》合成。

      (五)講義、雜著等

      本書收入《〈小兒語〉述義》《評選船山史論》《修身講義》《畏廬癡語》《莊子淺說》《春覺齋論畫遺稿》等。

      (六)文論及古文選評等

      本書收入《春覺齋論文》《韓柳文研究法》《論文講義》《文微》《周秦以來文章名家》《古文辭類纂選本》以及“林氏選評名家文集”十五種。《重訂中學國文讀本》錄入選文的目錄。《淺深遞進國文讀本》是第一次完整整理,此書或為正志中學講義《國文淺深遞進法》的修訂本。

      《左孟莊騷精華錄》《左傳擷華》,只是《周秦以來文章名家》中部分內容,不重復收入。

      (七)翻譯作品

      錢鐘書先生在《林紓的翻譯》(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中將林紓的翻譯生涯以“癸丑三月”譯完《離恨天》“算得前后兩期之間的界標”,“在它以前,林譯十之七八都很醒目;在它以后,譯筆逐漸退步,色彩枯暗,勁頭松懈,使讀者厭倦”。據此,本次整理林譯小說,精選1913年以前翻譯的、有較大社會影響的作品,長篇有《巴黎茶花女遺事》《黑奴吁天錄》《伊索寓言》《吟邊燕語》《迦茵小傳》《撒克遜劫后英雄略》《魯濱孫飄流記》《拊掌錄》《滑稽外史》《孝女耐兒傳》《塊肉余生述》《賊史》《不如歸》《冰雪因緣》《離恨天》等,后期只收錄了《魔俠傳》;短篇小說只收錄了《德齊小傳》。

      本書還收入林紓的譯論,這是林紓于1912年12月~1913年間在《平報》“譯論”專欄上發表的專門翻譯外國評論的文章;“譯作序跋、評語”,收錄本書未收的林譯作品的林紓序跋或評語。本書還收入了林紓翻譯的學術專著《民種學》。

      各書的版本情況不同,詳見各冊“整理說明”。

      三、收集整理《林紓集》的遺憾

      林紓去世后,他的作品一直沒有得到整理,目前仍處于零散的狀態。整理者曾奢望收集整理《林紓全集》,但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認識到難以完成,只好調整方向,縮小規模,改為收集整理《林紓集》。

      有了這個“自我安慰”的“借口”,應該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繼續工作了,但《林紓集》資料的收集整理過程依然困難重重。雖然在信息化時代,文獻搜集較以前容易很多,但由于近代文獻的特殊性,搜集林紓資料的過程也有其特殊性,從而導致《林紓集》存在諸多遺憾。

      (一)晚清民國期間報刊業繁榮,使得林紓資料搜集面臨不少困難。首先,雖然部分報刊已被數據庫收錄,檢索方便,但還有相當數量的報刊只能實地復印或拍照,如林紓發表作品較多的《平報》。其次,由于當時報刊和筆名繁多,林紓在哪些報刊上發表過作品,需做大量深入調查。整理者所了解并找到的,恐怕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汪辟疆在《光宣以來詩壇旁記》(見《汪辟疆說近代詩》,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中說:“及民國初元,林氏挈妻孥避亂析津,貧乏不能自存。《民約報》挽林為主筆,自署曰蠡叟。時余已隨先府君商城任所。余初讀蠡叟文,心頗訝之,以為非林氏莫能為。顧其文頗循時論,又喜用新名詞,往往于文意不相照,至其言之忸怩不由衷曲,則于字里行間,一索而知之耳。一日,忽思姑定為林琴南,作一書以諍之。果得復書,云‘已辭席矣’。”整理者未能查訪到《民約報》現藏何處,只好待補。

      (二)林紓一生以教育和著述為業,個人作品種類繁多、數量大,搜集的難度較大。整理者多年留心搜集林紓作品,發現部分散佚的古文、詩詞、講義等,還有些資料徒有記載,卻不見原文,如陳海瀛《希微室折枝詩話》(油印本)中說:“福州折枝之有社名,當在清同治、光緒間……水部之瓊社,為林畏廬、楊文增所組織,最有名。”林紓在瓊社創作的折枝詩,至今下落不明。

      (三)林紓交游較廣、學生甚多,但林紓往來的尺牘、詩文等,目前搜集到的依然很少。

      (四)林紓一生主要在福州、臺灣、杭州、北京生活,整理者收集到的多數是林紓中年、晚年在北京時的作品。林紓在福州、臺灣、杭州的作品仍有待查訪。

      (五)林譯小說數量眾多,本書只做精選。

      (六)林紓的繪畫作品,因為版權問題未能收錄;畫上有很多題畫詩和題字,我們盡量根據所搜集到的圖片抄錄,有的圖片模糊或殘缺,只好待補。

      (七)整理團隊每人都有本職工作,收集整理工作經常被迫中斷,以致本書出版拖延十多年之久。

      四、致謝

      《林紓集》的收集整理得到了很多前輩和專家的支持。他們無私地贈送資料,提供線索,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感謝人民教育出版社圖書館惠贈《淺深遞進國文讀本》,完成了整理者多年訪求未得的心愿。

      感謝夏曉虹教授為《林紓集》的收集整理提出了寶貴意見。

      感謝張俊才先生多次指導并提供了很多資料的線索。

      感謝陳慶元老師和盧美松先生的關心和支持,他們提供了一些寶貴資料。

      感謝林紓親屬龔端輝女士、林大文先生、李建先生等提供了很多寶貴資料,并一直對整理工作給予鼓勵。

      感謝艾俊川先生提供了個人藏品的抄件。

      感謝湖北大學郭康松教授及周德美、溫顯貴師兄等提供大量資料。

      感謝同事宋一明、連天雄,他們也提供了很多資料。

      整理團隊都是本人的師兄弟,感謝他們在科研和教學之余抽空幫助尋找、復印或錄入、校對資料。

      最后感謝福建人民出版社,為本人工作之余收集整理林紓資料提供了很多方便。

      江中柱

      2018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