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春日讀經典,溫柔地對待世界

      來源:中國作家網 |   2020年05月24日23:17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張麗軍教授指導的讀書小組,每月一次,以碩士、博士研究生為主,引領本科生進行文學經典閱讀與欣賞,培育審美的心靈,倡導一種詩意與美的文學人生。本次讀書會由張麗軍教授主持,品讀經典,培養文學感受力,與書中人物對話,進行獨立思考。

      以下是部分同學的讀書心得。

      《墓碣文》發表于1925年6月22日《語絲》周刊第32期,此時五四運動退潮,《新青年》團體分裂,“同一戰陣中的伙伴”分道揚鑣,魯迅心灰意冷,只感覺“在沙漠中走來走去”,“戰斗的意氣”也“冷得不少”。在迷茫、寂寥和孤獨中,作者對自我展開了嚴峻地審視,他懷著巨大的痛苦對自我進行剖解,拿最烈的火來煅燒自己的靈魂和肉體,以期在自己的骨頭和死灰中發現制“舊營壘”死命的訣竅。《墓碣文》就是作者在自我否定、自我探尋過程中迷茫空虛的反應。沒有道路,沒有希望,魯迅陷入無盡的彷徨與迷茫。煢煢孑立,踽踽獨行,正如《過客》里的那個趕路人,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從哪里來,不知道到哪里去,只得走,不回轉。這是一個人的征途,他是個真正的過客,是“橋梁中的一木一石”,“并非什么前途的目標、范本”,他是真正的“歷史中間物”,奮力摧毀一切腐朽的東西,為后來者開辟寬闊的光明。

      《活著》

      未曾翻開《活著》之前,我只覺得單單看書名都讓人有一種悲愴的絕望感。而看完書后,我將之理解為一種在絕境之中無可奈何卻無比堅定的力量。書中寫到: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活著,就是世界給予人最大的恩賜,只要活著就有希望,無論好壞,至少在生命的盡頭可以告訴自己:生而為人,活這一遭,我不后悔。“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他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生命的堅韌如同大漠里的胡楊,就算風沙彌漫仍堅持屹立不倒;生命的深廣好似廣袤的土地,承載著世間萬物,單單活著,就能擁抱世界。

      《在路上》

      《在路上》被看作是“垮掉派”的《圣經》,小說講述了薩爾、狄恩、瑪麗露等年輕男女橫穿美國的旅行生活。無論是書中的角色還是作者凱魯亞克本身,都透露出二戰后美國青年的精神狀態,他們蔑視權威和主流社會價值觀念,反對因循守舊和物質主義,追求自由和個性,不受拘束隨心所欲,他們在旅途過程中隨意飆車,高談東方禪宗、普魯斯特、尼采和叔本華,他們熱愛冒險,倡導及時行樂。正如薩爾所說:“我還年輕,我渴望上路。”我們不奢求能獲得思想上的同謀,但是我們一定曾經在找尋信仰的路上一同前行過,一同歇斯底里過,一同放肆體味過生活。

      《放爾千山萬水身》

      “山的美在于它的重復,在于它是一種幾何級數,在于它是一種循環小數,在于它的百匝千遭,在于它永不罷休的懷抱。”(《墜星》)如同張曉風所講,山的美在于其永不罷休的懷抱。它一座連著一座,各有不同,但各又相似。它也有可能經歷過無數次地殼運動才能造就一身溝壑,但好似仍包羅著世間萬象,永遠以最溫暖的懷抱擁著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頭,每一片落葉,每一個游人,在世間站了數年,佁然不動,永不罷休。人也是這樣,經歷過創傷和困境的年輕人才會擁有更加堅韌的能力,也可以更好的感受人生。人太過于渺小,但我們仍需要擁有山那種永不罷休的懷抱,擁抱世界,擁抱各種是非善惡,擁抱每一種公與不公,也擁抱每一種幸福。

      《人間滋味》

      汪曾祺先生有一所獨屬于他自己的文字屋。重讀《人間滋味》一本書,猶如和闊別已久的好友再度重逢,一個個親切又熟悉的漢字映入眼簾。汪老先生喜好美食,也喜愛記錄和描寫美食。人們常說,安身之本,必資于食。凡事不宜茍且隨意,于飲食更是這樣,吃喝門道,貴在講究。汪老也說:“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南甜北咸東辣西酸,都去嘗嘗,對食物如此,對文化也應該這樣。耳音要好一些,能多聽懂幾種方言。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不要緊,最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讀汪老的作品,你可以很清晰地明了汪老其人,透過薄薄的紙張,看見每個星期天在自修室消磨時間的汪先生,悠游自在地喝茶吃豆,捧著李清照或是辛棄疾的詞集看得不亦樂乎。也可以想見在寒風凜冽的隆冬中折花剪穗,或是安坐在晴窗邊小憩的汪先生,無論是何種姿態的他,總歸是熱愛生活、澄澈開朗的。

      《我親愛的甜橙樹》

      《我親愛的甜橙樹》是一個構思了42年的故事,那些關乎收獲和失去的文字,呈現了一個孩童敏感善良的幻想世界;跨越年齡層次的靈魂交流,撫平了傷口,柔和地帶人走過成長的陣痛。小說在最后的告白中,48歲的澤澤寫道:“親愛的老葡,是你教會我生命的溫柔。現在換成我送出明星照片和彈球了,因為我知道感受不到溫柔的生命并不美妙。”所以我才在想,有些時候,痛苦也是溫柔的。正是因為徹徹底底地痛過,正是因為那些受過的傷痊愈過,我們才知道被傷害的痛苦,也才知道要怎樣溫柔地對待這個世界。

      《狼圖騰》

      《狼圖騰》以一種全新的歷史視角,以“狼圖騰“為精神線索,對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進行了全新的梳理,認為正是由于歷史上游牧民族強悍進取的狼精神,不斷為漢民族輸血,中華文明才得以發展且從未中斷。小說中“狼性”與“羊性”這兩組對立的民族性格劃分方式解釋了中國歷史興衰王朝更替的內在邏輯,蘊含著某些合理性和深刻性,但是也存在簡單化等問題。中國國民性格改造可以汲取“狼性”中的積極成分,在加強強悍勇武、銳意進取、冒險競爭、抱團合作類型的性格之外,還要繼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的優秀性格特質,還要積極學習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性格品質。

      《傾城之戀》

      張愛玲有顯赫的家世與卓越的才情,有敏銳通透的感知力與驚為天人的細膩筆觸,有關注與同情女性這一社會群體的清醒頭腦,她的作品更是讓當代的女性更清醒地面對現世。張愛玲曾經寫道:“傳奇里的傾國傾城的人大抵如此,處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么圓滿的收場。”白流蘇與范柳原只是兩個普通百姓,在世俗的機關算計與汲汲功利中,所謂絕世之戀已被消磨殆盡。不過正是這些普通人普通的戀情,更能勾起我們的共鳴,因為他們身上,有我們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的影子,這樣的故事更加真實,更加貼近人心。張愛玲的文章從來不是單薄的,她秉持“文學是人的文學”的創作理念,不高喊或控訴虛偽庸俗的凡世,而是進入社會不同身份的女性內部,展示每一個人們不曾在意的女性生活的細節,揭露從上海到香港社會大舞臺光鮮亮麗背后的壓抑畸形。

      《人面桃花》

      近日讀完格非著的《人面桃花》,不由得為其深邃的精神和神秘莫測的故事折服。格非以他一貫的優雅而又美麗的筆調,展現了在清末民初那個風云更迭、急劇變革的時代背景下,一群懷揣夢想的尋夢者不惜流血犧牲只為建造內心烏托邦的故事。首先不得不說這部小說懸念迭生,神秘莫測。在小說中,夢境也成為了文章的重要意象,全文以“桃花源”夢、“烏托邦”夢為線索,為人物增添了詭異的宿命感。撥開層層意向,我們看到了小說背后的精神世界——烏托邦的夢想和人類精神的探求。在這部時間跨度很大的著作中,縱然人物的失敗也代表了一個時代眾多革命人建立美好烏托邦未果的遺憾,但我們理應看到背后的進步。在小說中,兩代人對于理想和幸福的不同理解以及做出的選擇,體現了近代中國人在自我精神和自我價值追求上的巨大飛躍,或許只有自我價值的覺醒,才真正表明中國人開始了擺脫千百年來的心靈桎梏。《人面桃花》是一部人們追尋烏托邦的小說,更是一部中國人探索自我價值和個人如何獲得幸福慰藉的寓言。

      《看云集》

      章錫琛對于周作人的散文甚為偏愛。周作人在《看云集》序言中寫道,這本書的題目來自于王維的一首詩:“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這表達了先生的一種“閑適”態度,我看到這一題目時,不免聯想當時的時代背景: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文學觀念的碰撞,新文學與舊文學的碰撞,文人思想的碰撞。就是在那樣一個精神解放、文學變革的時期,周作人的《看云集》又真的會如其題目一般,云淡風輕,獨立于世俗之外嗎?他所看到的云,是藍天白云,還是時代風云呢?一切都值得我靜下心來,走進這本書里,去思考,去探索。通過本次閱讀的經歷,我想我收獲的更多是老先生看文學的深度和做文章的態度,尤其是他以茶作比文學,關于茶的種種研究,講茶樹,講茶精,都是不可少的事,講文學的原理是茶的研究。文學之路漫長,愿我們通過前輩們的經驗越走越遠。

      《生死場》

      魯迅先生為蕭紅的《生死場》做序,“北方人民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在我看來,她與魯迅先生確實有相似之處,同樣以深刻的描繪來揭露現實社會的黑暗,希望能夠改造國民劣根性。但她并不全像魯迅先生,魯迅先生語言有些晦澀、語氣冷峻、筆鋒直指黑暗現實,給人一種審視批判的感覺;但她的文字是平淡的,但這平淡之中不失思想的深刻性,又帶著一絲凄涼的美感。蕭紅對原生態的生命力展現并不加以手法修飾,而是采用白描將其一幕幕展現出來,透露出力透紙背的荒涼,令人心痛。人們對生命的不重視,乃至漠不關心。就像書中寫到“農家無論是菜棵,或是牲畜,或是一根茅草也要超過人的價值”。一個又一個小人物,一種又一種不同的苦難,在那個痛苦的年代,痛苦地生,痛苦地死。在那個年代,只是生,就已經很難了。

      《寬容》

      房龍在書中要說的道理很簡單,可以引用他自己的一段話來說明:“大凡為寬容而戰的人,不論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點是一致的:他們的信仰總是伴隨著懷疑;他們可以誠實地相信自己正確,卻又從不能使自己的懷疑轉化為堅固絕對的信念。”思想的束縛、戰爭的暴虐、種族的歧視等等,都在呼喚寬容。我們渴望那和平安詳的日子,但我們同樣要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負責,必要的時候決不能“寬容”地得過且過,將寬容發展成為漠不關心。用客觀的態度去看待人生,你會發現,生活中的寬容會讓你平和安詳,而發展中的不寬容會促進社會的進步,無論過去、現在、將來,二者都需要存在。

      《持續做一個深情的人》

      林清玄《持續做一個深情的人》,“情深,萬象皆深。心扉的突然洞開,來自從容,來自有情。”這本以情感為主的美文隨筆,包含著無數復雜的情感,有親情,有愛情,有友情,更有對人世間萬物的感情,而這一切的感情,帶給我的感覺不外乎于“溫柔”二字,正如那句“山是溫柔,霧是溫柔,櫻花是溫柔,心是一切溫柔的起點,我愿能常保這一切溫柔的心情。”猶記先生在書中的那句話:“一切美好的因緣都應有三個支撐點方能長遠——重情,守義,惜緣。”但這世上,再也沒有第二個人,能取代林清玄先生在我們心里的位置了。

      張麗軍:剛剛同學們表現很好,也有不足,就經典閱讀,我提幾個建議:第一,要培養文學感受力。第二,要與人物對話,把自己帶進去與人物形象同悲苦,形成情感的撞擊。第三,要有批判的眼光,有自己的獨立思考。第四,要形成一種閱讀經典的習慣,珍惜時光,從每一天開始,做一個讀書人。第五,要培養一顆文心,溫柔地、詩意地對待這個世界。

      萬物皆有情,讀書就是涵養生命的深情,飽含深情地對待這個世界,才能看到物的光芒和尊嚴。我們上大學時的成績很重要,但分數體現不了你的閱讀感受,你的鑒賞力、批判力和“文心”,都不是分數所能衡量的。這些才是人文學科的終極價值追求。生命是不容易的,但我們健全地生活著,我們要感恩、尊重生命,讓生命發揮最大的效應,開出屬于我們的思想之花。

      (本文發于中國作家網與《文藝報》合辦“文學觀瀾”專刊2019年4月26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