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流浪地球》:硬科技與軟文化打造中國科幻大片

      來源:光明日報 | 王一川 胡智鋒 韓延 孟華 韓松 尹鴻   2019年02月27日08:04

      編者按

      電影《流浪地球》自上映以來,國內票房已突破40億元人民幣,觀影人次超過8500萬,海外票房突破500萬美元,創下了近5年來中國電影海外開畫最好成績。該片在海內外引發觀影熱潮的同時,還獲得了良好的觀眾口碑,激發了輿論的熱烈討論,形成了一種社會文化現象。2月20日,由國家電影局主辦的《流浪地球》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圍繞該片的市場表現、主題立意、拍攝手法、制作水準以及對國產電影創作提供的借鑒意義展開了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該片在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弘揚中國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闡釋探索宇宙奧秘、思考人類未來的主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濃厚的人文精神,充分體現出中國電影的文化自信,堪稱中國電影由高原向高峰邁進過程中一次成功的藝術實踐,更是中國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轉變的里程碑之作。本版摘登部分專家發言觀點,以饗讀者。

      以中國文化為基點的未來想象

      王一川(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電影《流浪地球》雖然不是中國第一部科幻片,卻是中國第一部科幻大片。創作者只選取了劉慈欣原著小說中的一個小片段——地球在流浪過程中途徑木星附近,木星引力激增,人類用智慧化解了地球將與木星相撞的危機。該片引人矚目地擺脫了美式科幻片主導的逃離地球范式,獨創嶄新的流浪地球范式,體現了對地球家園的深厚感情。這種流浪地球范式可以說植根在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深層,傳承了由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等神話所代表的保衛自己家園的傳統,體現了中國文化傳統對未來世界科幻命題的一種獨特的想象和解決方式。

      影片在構建起地球流浪的大背景之下,刻畫了一個家族三代人物即老韓、劉培強、劉啟之間的認同關系,突出了中國式家族認同傳統的當代魅力。特別是其中有關父親劉培強與兒子劉啟之間的英雄主義認同的故事,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可以讓觀眾更加重視和珍惜現實中的家庭、家族和家國同構等關系的基本意義。作品把敘述重心放在以劉啟為代表的青年一代地球衛士的成長歷程上,講述了他在姥爺、父親以及周圍人的引導下成長的經歷,帶有“主人公—幫手”模式的鮮明特點,體現了現代成長敘事的當代傳承,有助于激發青年觀眾保護地球家園的豪情壯志。此外,該片還及時回應了當前生態文明面臨的嚴峻挑戰,致力于開闊宏大的宇宙視野在個體中的心靈建構,可以幫助人們樹立起宇宙范圍內的生態意識。可以說,《流浪地球》稱得上中國式科幻大片的開山之作,為世界科幻電影寶庫奉獻了屬于中國電影人的獨創性建樹。

      形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審美品性

      胡智鋒(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

      作為2019年中國電影的一部“現象級”大片,《流浪地球》是新時代中國電影體現大國氣派、呈現大國精神、彰顯大國實力、展示大國風尚的新標桿。影片著眼于對人類生存發展的思考,用影像表達對地球未來命運的憂思,生動體現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遠見卓識與使命擔當,這樣的高遠情懷令人震撼。在好萊塢眾多科幻電影中,面對未來,標準答案常常是美國最終戰勝外星人、拯救世界。而《流浪地球》沒有簡單克隆這樣的標準答案,而是提出了組建聯合政府,天上地下結合,帶著地球一起走的“中國方案”。它推崇各國、各民族平等和諧相處的理念,對地球這個人類共同家園一往情深,這是該片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淀,同時又吸納了豐富多彩的現代文明成果,將以人為本、和諧共生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做了巧妙的創造性轉化的結果,也是經過改革開放40年尤其是近年來發展鑄造出的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生動反映。

      影片充滿想象力,充分運用先進手段、元素,制作精良,成為標志著中國科幻類型電影走向成熟的新的起點。這背后是中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發展的有力支撐,是黨和政府高瞻遠矚,通過各種規劃、設計,特別是通過各種計劃,不斷培育電影人才、技術、市場等力量的令人欣喜的成果。創作者不跟風,不盲從,不做好萊塢大片的簡單翻版,不僅從價值觀層面作出創造性的立論,而且在審美觀念上秉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神韻,在故事、角色、形象、視聽構成等各個方面,把大與小、虛與實、動與靜、情與理、悲與喜等多種對立因素做了有機整合,形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和諧適度的審美品性。國產電影創作不僅要傳承,更要有創新。因為傳統習慣于“向后看”,而著力于未來想象、“向前看”的創作,在國產電影及相關藝術創作領域相對匱乏。所以,《流浪地球》的推出,對于培育與引領新的審美潮流產生了積極而重要的影響。

      工業化滯后于藝術表達的狀態正被改變

      韓延(電影導演)

      我至今都記得兩年前遇到郭帆時,他眉頭緊鎖的狀態。當時,他籌備《流浪地球》碰到了一些技術難題。中國市場上很久沒有出現硬科幻電影了,以至于創作者沒有任何工業經驗可以借鑒,連一個道具或場景的預制件,都要花很長時間研究,甚至要到國外定做。之后,我拍攝《動物世界》,也深深地體會了一把郭帆所說的工業化差距。再見到郭帆,是2018年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一個關于“電影工業化”的論壇上,我們跟一個外國電影人展開了辯論。外國電影人認為,我們一直抱怨中國電影工業化水平比不上好萊塢是不對的,他告訴我們外國電影人做電影只會把焦點放到故事和人物上。我和郭帆都不認同這個觀點。我們也想專注于故事和人物,也不希望把精力消耗在一個預制件或特殊設備上。但我們缺少相應的專業團隊完成劇本的構想,只得親自上陣。這是工業化滯后帶給導演的“附加任務”。我們不是抱怨,而是想呼吁,希望更多電影人能加入推進中國電影工業化的浪潮中來。

      《流浪地球》讓中國電影工業向前邁了一大步。作為導演,我清楚地知道這一步有多不容易。不像好萊塢那種一擲千金的超級大片,用錢堆砌出奇觀和壯麗,它背后是一個導演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嘗試、培育和精心呵護。做完《動物世界》,幾乎整個主創團隊都去配眼鏡了,大家因長期進行特效畫面的檢查校對而視力減退。《流浪地球》的特效畫面比《動物世界》多好幾倍,郭帆和他的團隊所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不過正是他們艱辛努力得來的制作經驗,會讓今后其他拍攝科幻題材的電影人少走很多彎路,省下更多精力去實現新的突破。工業化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一磚一瓦地建立起來的,有傳承、有創新、有探索、有外來經驗的汲取。今天,《流浪地球》的成功讓國產科幻片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導演投入到多元的類型片創作中,在前赴后繼的過程里逐步完善中國電影工業體系。

      科學技術助力開拓類型新空間

      孟華(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新聞辦副主任)

      在我國航天科技硬實力取得重大歷史性突破的時候,體現軟實力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上映,讓戲內情景與戲外現實交相輝映,引起公眾對航天領域的濃厚興趣,也引發各界對中國科幻電影的新期待。

      《流浪地球》設置了太陽爆炸、地球和木星相撞的故事背景,并為這個超級災難提出大膽的解決思路,對世界科技發展和外太空活動進行了充分暢想。影片在硬科技的故事框架下,潤物細無聲地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一百代人的流浪地球計劃投射出中國人自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飽和式救援”體現了全人類“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理念;父子情、兄妹情、祖孫情、戰友情突出了中國人對仁義禮智信的堅守;對地球未來命運的思考具有未雨綢繆的現實意義,顯示出一種中國思考與中國擔當。

      用藝術手段表現科學原理不容易。如果說不足,《流浪地球》對科學技術的展現相較于情感的展示略弱一些,與現實前沿技術的結合不夠多,引發人們對相關內容的思考有限,這既是未來中國科幻影片的成長空間所在,也是我們科技工作者希望出力的地方。電影對科學技術生動準確的普及不僅可以引領這個行業走得更遠,還能促使觀影者,尤其是年輕人樹立追逐夢想、探索創新、科學求實的人生理念。

      《流浪地球》深入挖掘航天所特有的科學精神、英雄主義、探索未知等元素,將人文與科技完美結合,成為世界航天大國輸出價值觀,吸引世界目光,激發探索創新熱情,進行有效社會溝通的重要手段。在好萊塢的科幻影片中,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出鏡率很高,并被塑造為一個引領人類探索未知的標志。中國國家航天局在該領域剛剛有所涉獵,2018年國家航天局與澳門中聯辦向國家電影局申請,共同推進內地與澳門合拍影片《太空行動》的立項。國防科技工業科學技術委員會在籌備增設科普專業組,加強選題策劃與技術支撐,未來的科幻電影可以拓展到核、航空、航天、船舶、兵器、電子六大國防軍工領域。

      《流浪地球》的成功,將引來一場科幻影片創作熱潮。我們建議,在國家電影局的領導下,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積極配合支持,建立一個長效的航天題材電影規劃和工作機制,統籌謀劃、調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分步實施。通過成立聯合工作組、專家委員會、開展專題研究和專項支持、發布指導性意見,鼓勵電影界、航天界、科普界、科幻界積極創作好劇本,力爭拍攝出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幻大片。

      文化軟實力輸出的重要渠道

      韓松(科幻作家、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副主任)

      我把《流浪地球》看作中國電影人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致敬獻禮的作品。一個國家成長為經濟大國后,必然在文化、科技上有所反映。想象力是大國實力的重要元素,現當代歷史上很多大國崛起的過程中都伴隨著科幻文化的熱潮。不同的是,中國在這方面有望成為沖擊好萊塢大片獨霸市場局面的國家。

      《流浪地球》的成功,跟幾個因素密不可分。在政府支持和主流輿論引導之下,人們認識到了科幻的積極效應,包括科學精神、創新性、想象力、憂患意識、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等,建立起對中國科幻的正確看法。科幻預言了多樣性的未來甚至危機,給科幻電影營造了廣闊的生存空間。在當今環境下,科幻電影遇到了最好的機遇,得以在正常軌道上健康成長、長遠發展。《流浪地球》的拍攝,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同時又充分發揮了政府的積極作用。其成功將引領各方投拍科幻片的熱潮,當然,我們也應防止一哄而起、大干快上、濫竽充數的現象出現。

      重視交流也是值得關注的方面。科幻能夠超越意識形態,成為人類文明交融互鑒的一種方式。因此,《流浪地球》的創作者從創作伊始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思考如何更好地與世界對話,所以在作品中不僅傳達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理念,還反映了人類的共同價值。正因為如此,科幻電影必將是中國文化軟實力輸出的重要平臺,我們應提前規劃走出去的路徑。

      家國情懷與人道主義精神的融合

      尹鴻(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流浪地球》體現了中國電影的電影觀、審美觀以及價值觀表達的新突破。中國有尚古的文化傳統,重視溫故知新、以古鑒今。在影視創作中,歷史劇、古裝劇一直是最有影響的題材之一,即便是不少幻想類、穿越類的作品,也往往向過去穿越、向古代穿越,缺少面向未來、基于科學的想象力和表現力。而《流浪地球》借助劉慈欣小說的建構,給我們呈現了一個科學幻想基礎上的未來世界。人類未來2500年的偉大救贖行為,使這部電影有了全新的時間觀和空間觀。想象未來、想象宇宙,地球流浪的故事讓中國電影開啟了一個新的維度,一種新的想象,展開了想象和創新的文化精神。即便影片對未來的設計、對科學的假設、對人物的呈現,還有瑕疵和遺憾,但是它所開啟的絢麗而宏大的科學與想象的未來,對中國電影來說如同空谷足音般珍貴。

      《流浪地球》在表現科技和未來想象的時候,也體現了東方文化精神、中國人文精神,并且用人道主義表述完成了對傳統家國情懷的現代轉化。影片三代人的設計,充分體現了家庭在中國文化中的核心作用。這種以家為核心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撐中國人千百年來承傳文明、抵抗黑暗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礎上,創作者將影片所表現的中國式家庭倫理觀念與人道主義聯系在一起,進行了現代人文精神的改造。這里的三代人既是血緣關系,也是社會關系,既相互依存,也相互獨立,既有長輩的教導,也有后輩的成長。最終父親的自我犧牲,既是為了孩子,更是為了人類,使家國情懷與人道主義走向了統一。

      幾位主角的故事體現了中國人的擔當、中國人舍生取義的人格,但是其代表的也是一種人道主義的立場和價值觀,所以沒有了那種自我炫耀、自我夸獎的排他性,能夠更好地被世界所共享。影片用創作實踐說明,要真正講好中國故事,就必須讓中國故事為中國乃至世界觀眾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