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xié)會主管

      構建中國非虛構詩學話語體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 王輕鴻  2018年04月23日13:37

      立足本土的文化立場來總結非虛構詩學的“中國經(jīng)驗”,需要從歷史的和邏輯的向度有序展開,從不同路徑考察非虛構文學與文化元素,從整體上構建中國非虛構詩學話語體系。

      中國文學有古老的非虛構傳統(tǒng),自先秦以來大量非虛構作品被納入文學范疇,蘊含著獨具民族特色的文學觀念,直至清末民初受西方“文學即虛構”純文學觀念影響才出現(xiàn)斷裂。20世紀后半葉,非虛構寫作在歐美興起之后發(fā)展迅猛,而在中國,自新時期以來,報告文學、傳記文學、日記體、回憶錄、新現(xiàn)實主義小說、歷史小說等非虛構文學異軍突起,特別是經(jīng)《人民文學》《收獲》《十月》《當代》等文學期刊大力倡導,非虛構寫作作為文壇亮麗的風景,受到文學批評和理論研究界高度關注。

      凸顯問題意識 辨析文化語境

      所謂中國非虛構詩學,僅從字面上來理解,認為與西方虛構文學相對,把中國文學看作是不虛構的、無虛構的,這些簡單的做法將會使其價值意義迷失。只有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文化的土壤,才能構建博大精深的中國非虛構詩學話語體系。

      中國非虛構詩學之所以會受到關注,是因為現(xiàn)代以來的純文學觀念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在西方,將虛構看作是文學藝術的內(nèi)在規(guī)定性由來已久。古希臘時期,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提出的摹仿說就可以看作是虛構的同義語。1800年史達爾夫人率先將虛構和想象看作是文學的標志,從而將文學與法律、習俗等區(qū)別開來,賦予文學以現(xiàn)代意義。后起的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法國結構主義等作了進一步的闡述,虛構被看作是文學的核心性質(zhì)。這一文學觀念在世界范圍內(nèi)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建構起理解文學最基本的認識框架。然而,20世紀中期以來,純文學的創(chuàng)作與研究日漸式微,德里達、米勒等學者提出的“文學終結論”對文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虛構論呈現(xiàn)出“無可奈何花落去”的頹勢。

      基于上述語境,中國的非虛構詩學研究通過煥發(fā)出中國文論的生機和活力,力圖開啟一種迥異于“文學即虛構”文學觀念的思考。本著這樣的問題意識,中國非虛構詩學研究迫切需要中國學者自覺地與西方學界展開對話,以形成全球化時代文學理論研究的學術增長點。

      海外漢學家關于中國非虛構詩學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中西哲學觀念、思維方式、語言形式的比較。其基本的觀點是,中國文人不認同基督教文明中與物質(zhì)相異的精神實體,缺乏西方式的邏輯思維和抽象觀念,因此,中國文學缺乏虛構性而呈現(xiàn)出非虛構的特點。他們站在西方文化立場,從二元對立出發(fā)進行理論推演,其目的是為西方陷入困境的“文學即虛構”文論尋求出路。但這種研究由于忽略了中國文學與文化的復雜生態(tài)環(huán)境,其成果不可避免地存在諸多不實之處。

      比如,海外漢學家將中國詩歌、小說和戲劇均定位為非虛構,直接導致了中國非虛構詩學理論與文學事實相抵牾。如用非虛構來闡釋屈原、李白等人的詩作以及《西游記》《紅樓夢》等小說,就很難自圓其說。因此,如果僅在純文學范疇內(nèi)部來研究非虛構詩學,忽略中國大量豐富的非虛構文學現(xiàn)象和學術資源(比如《文心雕龍》中列舉的35種文類大部分都不屬于純文學的范疇,但是都符合中國文論中文學的基本特點),缺少源頭活水,將會造成非虛構理論的枯竭。

      還有不少中國學者借用西方敘事學、元小說理論來闡述中國非虛構詩學,印證中國史傳文學的非虛構特征。這些從他者眼光來觀照本土文學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現(xiàn)有研究的視野。但必須要注意的是,西方文論從虛構向非虛構的轉型,只是符合從現(xiàn)代向后現(xiàn)代轉換的文化邏輯。將中國非虛構詩學與之混在一起,佐證或參照中國非虛構詩學體系的建構,難以形成有機的統(tǒng)一體。

      尋求本土路徑 構建話語體系

      立足本土的文化立場來總結非虛構詩學的“中國經(jīng)驗”,需要從歷史的和邏輯的向度有序展開,從不同路徑考察非虛構文學與文化元素,從整體上構建中國非虛構詩學話語體系。

      首先,要從發(fā)生學的角度,廓清中國非虛構詩學在中國“軸心時代”萌生的文化原因。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第一,文化活動。由殷商時代關注“事鬼敬神”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關注“祀”“戎”等“國之大事”的變遷入手,探討“軸心時代”文化活動是如何體現(xiàn)非虛構特點的。第二,文化主體。從殷商“巫”“覲” 到春秋戰(zhàn)國時代貴族階級即史官的變遷入手,探討“不語怪力亂神”“黜玄想”等非虛構特征是如何體現(xiàn)“軸心時代”文化主體特殊身份的。第三,文化產(chǎn)品。從影響最大的先秦古籍“六經(jīng)皆史”入手,探索這些經(jīng)典是如何依據(jù)非虛構特質(zhì)在“軸心時代”占據(jù)話語中心地位的。第四,文學觀念。從考察“文”“學”以及與之相關的“美”“善”的原意出發(fā),剖析中國文學觀念萌生時期就具有的非虛構基因,通過解析“興觀群怨”“詩言志”“賦比興”“不學詩,無以言”等“軸心時代”的詩學觀念來進一步印證。

      其次,要從歷時性的角度,勾勒出中國非虛構詩學歷代發(fā)展的概貌,可以關注以下幾方面要點:第一,非虛構詩學資料的梳理。對列入“文”以及相關范疇的歷代文獻資料進行歸類整理,清理其中包含的非虛構因素。第二,非虛構文體發(fā)展的梳理。選取先秦盟誓、漢代賦、詩讖、策問、魏晉唱和詩、漢魏六朝挽歌、唐代墓志銘、宋代游記、晚明小品文、清言等歷代代表性非虛構文體,梳理其與現(xiàn)實社會聯(lián)系的文獻。第三,非虛構詩學對于虛構理論影響的梳理。梳理以虛構為特征的小說不被重視而被列為“小道末技”“逸典”“君子弗為”“優(yōu)伶遇之”的相關文獻;以明清時期興起的虛構理論為對象,結合小說、戲曲評點,梳理“以事實為因由”“化實為虛”“因文生事”“以文運事”等文獻,厘清虛構理論中的非虛構線索。

      再次,要從共識性的角度,總結中國非虛構文學的審美意義是如何體現(xiàn)出來的。例如,從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境界之美、內(nèi)容之美、形式之美著手,從對事、物等客觀現(xiàn)實書寫中的理、趣出發(fā),來闡述中國非虛構寫作如何與人的精神世界溝通,從而達到化實為虛、虛實結合的“意象化”這一最高的美學境界;從“文以載道”“欲知大道,必先為史”“國無史則人離本”等出發(fā),闡述中國非虛構文學之所以成為生命意義的承擔者和引導者,在題材、主題等方面呈現(xiàn)出來的特點;將非虛構文學語言與口語、非文學文本語言比較,探討中國非虛構文本是如何通過語言形式之美被納入到文學范疇的。

      復次,要從宏大的文化背景角度,探尋中國非虛構詩學在信息時代實現(xiàn)轉換的契合點。例如,從機械唯物論到信息全息論的哲學變遷角度,將“信息不是物質(zhì),信息不是能量”等信息哲學中的唯物主義新特征,與中國非虛構詩學所立足的哲學意義對照,揭示二者的相通之處;從分析思維到綜合思維的思維變遷角度,將信息時代消融虛擬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邊界所獲得的整體性效應,與中國非虛構詩學綜合性思維方式對照,發(fā)掘二者的一致性;再或者,從文字到圖像的美學變遷的角度,將電子媒介運用聲、光、電等手段打造“虛擬現(xiàn)實”時語圖共生、聲情并茂、“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和體驗,與中國非虛構詩學中所關注的“事象”“物象”等對照,尋求二者的相似點。

      最后,從具體的詩學變革角度,構建中國非虛構詩學在信息時代呈現(xiàn)出來的新形態(tài)。如可從文學作為一門語言藝術到聲圖文并茂現(xiàn)實感更強的表現(xiàn)方式變遷,闡述非虛構是信息時代文學應有之義;可從文學衍生到歷史、政治、經(jīng)濟、倫理等現(xiàn)實語境,重論信息時代文學在人類文化整個系統(tǒng)中的價值地位;還可從新媒介時代藝術與生活交織的角度,重論文學世界特點;從作者由精英到普通大眾、從個人體驗到與讀者網(wǎng)絡互動方面,重論作者主體地位;從書寫現(xiàn)實表現(xiàn)民族精神與信息時代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高度融合的高度,探求一種超越西方文學批評和文化研究的中國文學接受方式;還可從考察網(wǎng)絡文學、微信文學、手機文學等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非虛構文學生態(tài)入手,闡明文學在信息時代沒有消亡而是在不斷革新的趨向。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非虛構詩學”(17AZW00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