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

      魯迅文學院第三十四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舉行開學典禮

      來源:文藝報 | 王覓  2018年03月16日12:50

      三月春風暖,萌發青春活力;大地萬象新,孕育希望生機。在全國兩會隆重召開之際,又有51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的新學員相聚在魯迅文學院,開始了他們為期4個月的文學之旅。3月12日,魯迅文學院第三十四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青年作家班)在京舉行開學典禮。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國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錢小芊,中國作協副主席、魯迅文學院院長吉狄馬加,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出席開學典禮,向學員們表示歡迎和祝賀,并與大家合影留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這諄諄寄語和殷殷囑托不僅讓廣大青年倍感振奮和鼓舞,無疑也對青年作家今后的文學創作提出了新的期待。

      吉狄馬加在講話中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發展,我們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都需要建立起政治和業務素質高,更加專業化、年輕化的新隊伍。魯迅文學院開辦本屆青年作家高研班,就是為了加強對青年作家的培養,促進文學領域盡快建立起面向未來、書寫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希望青年作家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文藝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理解、思考和書寫偉大時代繁復多姿的現實,表達和描繪新時代中國人民的內心情感,以文學的方式為世界貢獻中國故事和中國智慧;堅定理想信念,相信文學的力量,信任文學啟示人心的意義,堅定地用文學影響和啟發今天和未來讀者的理想,為他們提供富有精神養分的文學作品;熱愛集體,珍視友誼,加強團結,在魯院靜心審視自我、確證自我、超越自我,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在時代語境中進行更具超越性的文藝創造,讓寫作獲得新的質地,實現中國文學傳統的賡續。

      胡竹峰、安寧、秦曉、包倬等學員代表在開學典禮上先后發言,分享了各自在文學創作過程中的體會和感悟,表達了對參加魯院高研班學習的喜悅和感激之情。大家表示,魯院蘊藏著每個人對文學創作的渴求和期待,一定會珍惜此次難得的機會,以積極的態度、勤勉的作風和良好的操守投入到學習研修中去,力求經過此次深造,取得更大收獲和進步。

      “青春”不僅是自然意義上的生理年齡或人生狀態,同時還是一個歷史的概念,其內涵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遷。當下青年作家生活和寫作的現實情境、文學機制、操作媒介與前幾代作家相比截然不同,新一代作家內部也發生了不小的分化。如今,青年作家有文學期刊、出版、網絡、自媒體、多媒體等多種文學生產機制的選擇,也面對著批評界、紙媒讀者、網絡用戶等來源不同的評價機制。據介紹,本屆高研班學員平均年齡為32歲,全部為“80后”“90后”作家。魯院將在充分吸納以往辦學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本屆學員的具體特點,對教學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和調整,以更好滿足學員們的學習研修需求。為幫助學員們實現認識和書寫新時代的文學任務,本屆高研班的教學安排旨在著力為青年作家們提供思想資源,提高其在現實中創建文學認識現實世界的能力。高研班將邀請國內一流的專家學者授課,其中既有包括講座、文學對話、作品研討在內的文學課程,又有國情時政、大文化、人文科學等內容,以期打開青年作家的視野,詳細了解當今時代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優秀思考者和實踐者們,如何觀察、思考和理解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如何決策中國的改革事業,如何處理中國經驗。此外,高研班還將開設實踐課,帶領學員們奔赴社會主義新農村,走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研究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締造的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引導大家不忘魯院的文學傳統,努力創作出更多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出席開學典禮的還有中國作協辦公廳主任李一鳴,魯迅文學院副院長邢春、王璇等。開學典禮由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邱華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