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以愛心看世界 用真心去交流 ——專訪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作協主席范小青

      來源:中國藝術報 | 金濤  2018年03月14日17:12

      我的寫作關注點一直是現實,創作和時代同步,這就需要有對生活的熱愛,不能冷漠地看待社會。無論社會中存在怎樣的問題,都是要熱愛。另一個就是對生活要敏感,這是對作家的要求,也是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需要。這些年的民生建言,都和我的創作有關。農民工、農民工子女,城市社區工作者,農村教師、農村醫生,都是我寫作的對象。

      通過新聞、網絡上的素材進行寫作,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一定要打動自己的內心,要做深入的了解。簡單照著新聞去虛構,不是從真心出來的,難免成為空中樓閣。

      ——范小青

      范小青說話時聲音很輕,很柔,語速卻很快,話題往往有些沉重。

      著名作家范小青被稱為文壇“勞模” ,從25歲發表人生第一部作品到現在,作品已經超過1000萬字;她也是兩屆全國政協委員,每年提案都會關注社會基層的民生問題。提案雖然常常“跨界” ,但都跟她的創作息息相關,都是關注底層人物的命運。曾有評論家開玩笑說,你的小說里沒有處級以上的干部。范小青回答:“我就是偏偏對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感興趣。 ”

      在互聯網時代,作家遠離生活成為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作為知名作家,如何深入到和自己的生活完全不同的領域?范小青回答,她的寫作關注點一直是現實,創作和時代同步,這就需要有對生活的熱愛,不能冷漠地看待社會。無論社會中存在怎樣的問題,都是要熱愛。另一個就是對生活要敏感,這是對作家的要求,也是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需要。“這些年的民生建言,都和我的創作有關。農民工、農民工子女,城市社區工作者,農村教師、農村醫生,都是我寫作的對象。比如《赤腳醫生萬泉和》 ,就是寫農村醫生的。前年寫了一篇關于居委會主任的長篇, 《桂香街》 。這些作品寫的都是普通的民眾。 ”

      范小青說,現在她更多關注城市的年輕一代,尤其是這些人中的外來打工者,比如在北京工作、但父母在農村或者小城市的年輕人。“我覺得他們在城市里打拼特別不容易,跟家就在大城市的人完全不同。家在大城市的,總有一些關系和資源,父母對他們總有一些支持。根底不在這個城市的,就只能完全靠個人打拼。我的創作,中短篇小說,尤其是短篇,幾乎寫的都是這些題材。 ”范小青說,過去大學畢業生非常了不起,很好找工作,但現在大學畢業生那么多,在城市生活,他們的追求與夢想經常在現實面前撞得頭破血流。“我個人講會很心酸,我會特別關注他們,會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隨時隨地去了解,去傾聽,然后用自己的真心和他們去交流。這也是一種生活積累。 ”

      具體而言,比如范小青曾關注過新生代農民工未來的問題,對她而言這一話題從哪里而來?原來她有一個熟悉的朋友,做企業,跟她提到一個現象:企業里有30多個保安人員,全是“90后”的農民工,單位給他們提供集體住宿,晚上不上夜班,結果晚上宿舍常常是空無一人。原來月初發工資,上半個月這些人全出去消費了。他們工資不多,上半個月錢花完了,下半個月就全窩在宿舍里。因為完全沒有計劃性,即便對未來有打算,沒物質支持也沒有用。朋友這么說了以后,范小青深感這些人在城市的未來是堪憂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年輕一代農民工跟父輩的農民工不一樣。父輩就是出來掙點錢,寄回家去,很儉省,沒什么城市文明的享受。但年輕一代不一樣,他們很多已經是初中生、高中生,都有一點文化,到了城市,看到城市的樣子,就希望融入城市,方方面面都要融入,既要工作,又要消費,要進網吧,看電影,下館子。但他們的物質條件又不足以支撐這樣的生活。那么今后怎么辦?找對象、結婚、生孩子等等,在城市怎么發展?當然他們也會慢慢成長起來、成熟起來,會積蓄一點錢,但是比較艱辛。這就是我關注的話題。 ”

      范小青說,記得上世紀80年代她剛當專業作家時,曾主動跑到居委會去掛職,后來還到區政府掛職,都是為了了解城市居民的生活。在居委會掛職時,她參加了一次全國性的房屋普查,發現有一家七八口人住在一個小房間里。怎么住呢?屋里搭了一個鋪,男的睡在下面,女的睡上面。老百姓生存的艱難觸動了范小青,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褲襠巷風流記》 ,就是寫城市改造中的住房等一些問題。不過范小青說,這是深入生活的方式之一。但有時候對生活的積累,不一定非要到寫作的地方去實際生活,像柳青那樣去縣里做三年縣委書記,這樣雖然很好,但現在不大現實。所以還要靠平時多積累,只要關注到某個點,就要深入進去。“通過新聞、網絡上的素材進行寫作,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一定要打動自己的內心,要做深入的了解。簡單照著新聞去虛構,不是從真心出來的,難免成為空中樓閣。 ”

      近年來,有很多小說家開始進行非虛構寫作。談到非虛構與小說之間的不同,范小青說,非虛構承擔的責任會更重一些。小說是從藝術角度寫生活,不涉及真人真事。非虛構則首先承擔真實性的壓力,涉及到很多矛盾。“我一直寫小說,可以更自由地去創造。不過小說家必須在‘深扎’ 、接地氣的基礎上進行思想升華。還要產生距離感,今天發生的事情,按照事件的模樣去寫,這就是新聞了。小說不僅要融入生活,還要跳出生活,拉開距離,用更高的視角去看,這樣才能有小說的境界。 ”

      有讀者一直好奇,具有典型江南女子溫柔婉約特點的范小青,為什么會持續關注農民工話題。從一篇訪談中,記者找到了一些答案。她說:“十多歲時,隨下放鍛煉的父母一起到農村。城市小巷里的孩子,突然看到了大片的土地,看到那么多不一樣的人、不一樣的事情,才知道原來世界可以存在很多的不同。和農村孩子一起學習、勞動,把我的個性釋放出來了。 ”

      今年兩會,范小青的提案依然關注民生,比如“降門檻提待遇,讓更多醫學生選擇兒科” ,她說,沒有去過深夜的兒科急診,不足以談人生。隨著在城市工作的外來人口子女增多,二胎政策帶來新生兒潮,這個問題正越來越突出。此外,城鄉結合地帶農民的文明建設、精神引導該如何開展?這也是范小青關注的話題。她說,現在很多城市擴大發展,城鄉結合地帶的農民變成市民,但骨子里還是農民,他們幾千年來面朝黃土背朝天,突然的變化帶來了不適應。比如有的老年農民,住不慣高樓,就去住車庫。范小青說,這并不都是子女不孝,而是老人愿意和土地近一些,車庫里隨意,可以撿點破爛什么的。“這個提案還在準備,我要作些調研,看看這方面能不能提出切實的解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