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副主席吉狄馬加:文藝工作者要書寫偉大的新時代

      來源:華西都市報 | 張杰  2018年03月06日23:05

      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報告中指出:“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繁榮文藝創作”。

      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協副主席、詩人吉狄馬加提出,作為文藝工作者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書寫偉大的新時代。

      議報告

      為中國取得成就感到驕傲

      “我們國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也為取得這樣的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吉狄馬加說,今天的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這個數字是很了不起的。也就是說,今天的中國經濟發展,是整個世界經濟的很重要的引擎。

      論創作

      要深入生活書寫新時代

      作為中國作協副主席,結合文學、藝術創作領域,吉狄馬加認為:“中國已經進入新時代,我們國家的發展日新月異,在大地上發生在很多動人的故事。作為文化界、文學界的文藝工作者,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深入到人民火熱的生活里面,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來呈現、見證、書寫這樣一個偉大的新時代。為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提供豐富精神食糧。以優秀的作品來鼓舞人民創造美好生活。”

      在吉狄馬加的詩作中,不難看出,他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影響,尤其是以杜甫李白等偉大的中國古典詩歌傳統,對吉狄馬加的詩歌創作起到很大的滋養作用。吉狄馬加本人也多次公開承認,中國傳統詩歌藝術是自己藝術創作養分的一個重要源泉。

      對此,吉狄馬加深有感觸,“在今天,我們作為一個文化大國,正在朝著文化強國邁進,這個時候,我們還要背靠我們厚重的歷史文化。從未中斷過的中華民族文明史,是我們一筆很重要的、很厚重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很好地去傳承。”

      談文化

      善于吸收傳統文化優秀養分

      傳統文化浩如煙海。在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之時,吉狄馬加認為,“我覺得,還要善于從傳統文化中吸收優秀的、合理的養分,與當下現實進行結合,使之具有現代性。”在閱讀中國古典詩歌時,吉狄馬加特別注意到,中國古典詩歌中體現一股重要的美學精神,也是中國古典文學、古典詩歌一個很鮮明的特點,是“文以載道”,或者是對現實的關注,“在中國古代詩人里面,哪怕是一些風格很飄逸的詩人,非常強調詩歌形式的詩人,只要其實真正的偉大詩人,往往都非常注重詩歌的內容,以及形式和社會現實的關系。我想這些可能對我們當下的中國詩人應該學習的。”

      吉狄馬加的最新長詩《大河》是一首以黃河為主題、“獻給黃河”的詩。全詩共300多行,語言精粹大氣,風格壯闊高昂,結構宏大。吉狄馬加發揮了他的思考氣質,把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內涵,進行整體的宏觀的把握,同時詩里凝結有他多年來對黃河兩岸人民的生活細節的深入了解和深厚感情。

      談到這首長詩的創作心得,吉狄馬加重點談到,這首詩里凝結有他多年來對黃河兩岸人民的生活細節的了解和感情,“黃河這條偉大的河流,已經成為我們民族的一個精神符號。寫這首詩實際上也是我對黃河這條偉大的母親河的一次致敬。”

      給建議

      用新技術讓文物“活”起來

      當下社會出現一股不小的博物館熱、文物熱,讓人看到傳統文化的復蘇。

      吉狄馬加說,“博物館是一個地方展示文化積累很重要的一個窗口。在全世界范圍內,衡量城市文明水平的常見標準,其中就包括博物館的數量和參觀博物館的習慣。我們國家現在發展起來了,從國家層面到個人,都非常重視傳統文化的積累和傳承。

      與此同時,用現代的技術手段,讓傳統文物的信息散發出來,使其與公眾發生聯系,否則你這個文物就是放在那兒,不能說是僵死的,至少是沒有充分發揮作用。我覺得無論是綜合博物館還是專題博物館,都應該努力提高水準,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