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電影:擔負起時代的使命與責任

      來源:文藝報 |   2018年01月01日07:08

      編劇王興東談到,2017年他參與編劇的《鄒碧華》電影和廣播劇都播映了,還有謳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作者曹火星的故事,經過多年醞釀的劇本《火星之歌》已經由河北電影制片廠購買版權立項了。跨入新時代,就要拿出新作品。2018年要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他編劇的《父親鄧小平》講述了40多年前鄧小平在江西謫居的歲月,以及身處逆境,忍辱負重,與人民群眾結下魚水深情的故事。“我2003年赴江西省新建縣拖拉機廠進行采訪,劇本打磨了10多年,發表在《中國作家》雜志2014年第6期。希望明年能夠拍攝并隆重推出,影片通過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這段傳奇經歷,形象地向世人解答了中國為什么要改革的問題。”他表示要寫好鄧小平的形象,在銀幕上謳歌改革開放,給人民強大的自信,自覺地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之夢貢獻一己之力。

      導演陳力所執導的電影《古田軍號》即將于2018年年初開機,影片由八一電影制片廠、福建電影制片廠等單位聯合制作。電影以古田會議為主要支點,講述了1929年毛澤東、朱德等第一代領導人在閩西所從事的偉大革命實踐,回答了我們的軍隊為什么是人民子弟兵的根本問題。當年紅四軍到了古田,為百姓做了很多事情,軍民融合的過程恰恰證明了一點:人民選擇了黨。與之前同類題材影視作品不同,《古田軍號》表現了紅四軍到達古田后和人民之間的關系,用鮮活的細節表現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原則。“重整行裝,從古田再出發,這就要求文藝工作者不僅要在作品中還原一段真實的歷史,同時也要讓觀眾能夠被作品中的人物與細節所吸引,得到思想的淬火與精神的洗禮。我在電影《古田軍號》中,將會使用‘昨天’與‘今天’穿插的手法進行拍攝,讓年輕人更好了解那段歷史。接下來還會有兩部電視劇要進行拍攝,一部是電視劇《周恩來的外交風云》,另一部是電視劇《梅嶺一號》,該劇講述了毛澤東在武漢的故事。新時代,我將繼續努力,同廣大文藝工作者一道擔負起應有的使命與責任”。

      2017年11月21日,編劇梅峰根據老舍同名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不成問題的問題》在全國公映。“2015年開始制作這部電影時,是為了紀念2016年老舍先生去世50周年。當時做這么一個作品,身邊的人覺得挺奇怪的,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但是,我們的主創團隊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做了一次最認真努力的發揮。”梅峰說,觀眾看一部電影的時候,首先要求看到一個好故事,其次,電影里角色人物的生活,是不是能讓觀眾安靜下來,去思考一下自己,或者說是不是讓我們能夠借一個電影去感受現實和時代?他覺得如果有這樣的空間,或者說這個電影多多少少在這個空間里面做了一點事情,便有了它存在的價值與意義。“2018年,我希望自己在創作上繼續堅持這種態度,努力作出一點日后回頭看起來還算是有價值的事情。藝術創作應該有溫度有立場。要給自己參與其中的生活和現實,留下一些觀察和記錄,留下一些體驗和評判”。

      電影《我是馬布里》讓體育電影再度進入觀眾的視野。該片導演楊子說:“2017年我在電影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源自電影人的倔強,因為我和團隊拍好了一部展現當今中國職業籃球體育人及最頂級賽事的電影。面對同題材稀缺、類型不夠商業、制作極具難度的諸多挑戰,我們倔強地實現了這部電影的拍攝,并獲得了業內較高的認可。我們要讓這部電影去豐富市場,去直面觀眾,去大膽接受市場的檢驗。2018年,我們一定會倔強下去,這是屬于電影人的精氣神,也是一種宣言,更是一種個性。我們繼續倔強地拍好電影,用創作者的良心做事。中國電影加油。我們倔強地堅信,中國電影,會越來越好”。(徐健、任晶晶、許瑩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