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既適應城市環境 又張揚自身本真——談河南墜子的現代城市生存

      來源:文藝報 | 王雪萌  2017年12月22日06:53

      河南墜子是我國傳統的曲藝形式,不僅在發源地河南盛行,還傳入山東、安徽、天津、北京、上海等地,是中國流行最廣的曲種之一。

      歷史上的河南墜子以其樸素的鄉土風味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廣受人們的喜愛。特別是在河南的廣大鄉村,人們在農閑時節,于茶余飯后聽上一段河南墜子,算是最大的享受。但是,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城市越來越成為民眾工作生活的中心。特別隨著近年來“新型城鎮化”的建設,城鄉逐漸一體化,傳統的鄉村逐漸被城鎮所替代,農村與城市的界限漸漸趨于模糊。在田間地頭就能隨時演出和觀看河南墜子的機會越來越少,廣大的城市居民日益成為河南墜子受眾的主體。尤其是電視、互聯網和手機的普及,讓市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豐富多彩的藝術表演。在這樣的環境下,河南墜子這一農耕時代形成的曲種如何大步地進入城市,如何在城市得到進一步發展呢?

      首先,繼承傳統,理智創新。如河南方言的使用是河南墜子的顯著特點,我們應對其進行保護與繼承。但是現在有些演員在城市表演時,自覺不自覺地逐漸脫離了河南方言,甚至使用普通話說唱,這就基本脫離了自身的藝術本體,嚴重消弭了河南墜子藝術的特有魅力。因為河南墜子的說唱表演都是基于方言的藝術化敘述,演唱也都是依字行腔,如果不是用河南方言來唱,唱詞與唱腔之間會發生沖突,導致“倒字”等現象,不僅觀眾無法聽清和聽懂唱詞,演員也無法將特有的情感韻味準確傳達給觀眾。因此一定要保持河南方言,千萬不要覺得河南方言“太土”而隨意改變。當然,河南墜子現存的傳統節目中,有些內容較陳舊,與現代人的生活有一定距離,很多人對此不能產生共鳴;有些甚至還存在一些惡俗內容,難登大雅之堂,則完全可以革新和改進。同時,應積極創作一些貼近現代人生活、反映現代人審美情趣的優秀作品,來滿足新時代城市居民的欣賞需要。

      其次,舞臺演出要適應城市人的審美情趣。河南墜子要在城市中廣泛發展,前提是必須要適應城市觀眾的接受習慣。為此既要創新節目的內容,還要注重舞臺演出所呈現的效果。以往河南墜子的演出方式比較簡便和靈活,演員的穿著妝扮也較樸素和簡單。可在現代的城市,缺少舞臺化的包裝及聲光電的有機配合,就顯得過于簡陋。曲藝舞臺上的服飾化妝,雖不是戲劇式的角色化妝扮,也無需像歌舞演出一樣明艷夸張,但即使是本色化的化妝,也要美觀大方、清麗典雅,使美的藝術因美的呈現而更加優美。同時,城市演出時的舞臺設置也很重要。以往田間地頭和集市街巷的河南墜子演出一般較為隨便,沒有什么特別的環境與背景設置;廳堂樓閣和茶園書場的演出,由于具有較為具體和特定的環境依托,舞臺一般會與欣賞區域相對隔開、相向而對,并且適當高出欣賞區域。現代城市的場館設施大都比較科學和現代,據以開展河南墜子表演,可謂“水漲船自高”,通過舞臺美術的有機運用,無疑會提升藝術表現的綜合水平。

      最后,加大對河南墜子的宣傳力度。這其間,推廣藝術教育,培養年輕受眾,尤為迫切和必要。而以不同的方式走進校園,面向青少年開展不同層次的推廣與宣傳,甚至課程教學,更是勢在必行。至于課程的設置則可多樣靈活,讓學生既有理性認識,又有感性體悟,并且注重培養學生對河南墜子的興趣。同時,與電視和網絡等現代傳媒的結合也是當務之急。河南衛視有一檔戲曲欄目《梨園春》,它之所以歷經20年還能受到很多人的關注,是因為摸索出了現代電視手段與河南傳統戲曲有機結合的道路。尤其是戲迷擂臺賽的設置,充分調動了戲迷的積極性。河南墜子完全可以效仿其模式,開辦相應的曲藝欄目。而河南墜子與網絡相結合,無疑會擴大河南墜子的藝術傳播,充分延展河南墜子的展現舞臺。如此,河南墜子不止會在現代城市扎根開花,而且會在網絡世界贏得發展。在此過程中,關鍵的關鍵,是要有大量豐富的優秀演員和節目。對此,河南墜子界必須全身投入,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