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陳禮忠壽山石藝術傳承展亮相國博

      來源:文藝報 |   2017年12月15日07:15

      春聲賦(雞母窩石)

      秋氣老荷香滿塘(老嶺石)

      12月8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福建省文聯共同主辦的“壽山石藝——陳禮忠壽山石藝術傳承展”在國博開幕。此次展覽集中展出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禮忠及其9位學生的壽山石藝術作品。

      壽山石藝術是一個文化的綜合載體,帶有明顯的文人審美趣味,具有敬天地、尊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壽山石材質多變且色彩豐富,人們通過“相石”,可充分了解石料的特質,在尊重石料特性的基礎上將人的審美意識融入其中。以壽山石為材料的雕刻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迄今最早的壽山石制品是福州浮倉山文化遺址中發掘出的壽山石石鏃、石鑿。宋代梁克家的《三山志》中也有宋時農民開采壽山石的記述。壽山石藝術真正形成獨特完整的審美體系始于明晚期。至清末,基本分化為善于印鈕、淺浮雕和薄意的“西門派”,以及精于圓雕的“東門派”。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重視下,壽山石藝術得到了很大發展,涌現出一批既繼承傳統又勇于創新的創作藝術大師,如第一代的黃恒頌,第二代的郭功森、林亨云、馮久和等。

      陳禮忠作為馮久和的學生,是新中國成立后壽山石藝術第三代的代表性傳人。他的作品不僅繼承了傳統的文人氣質,同時又契合時代精神。他創作的小山子清靜文雅,以寫意手法入刀法,追求山水畫可居可游、隱幽出世的意境,足見其傳統功力深厚。他的荷花系列和翎毛系列,均體現了傳統圓雕技法與當代雕塑語言的融合,具有鮮明的陳式風格。他的《天地兒女》《三峽》等大型山子創作,則體現出了更為大氣、空間感更強的創作思想和胸懷。

      當下石雕工藝技術極大發展,但作品的藝術水平和文化內涵才是決定作品價值的關鍵,這要求工藝美術從業者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和藝術品位。近幾年,陳禮忠將很大精力投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帶徒上,注重傳統傳習方式和學院教學方法的互補互助。此次展覽不僅是他近年來藝術探索和實踐的集中展示,也是其帶徒傳藝成果的一次匯報。

      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1月7日。陳禮忠決定將展覽中的30多件精品捐贈給國博收藏。據悉,他的9位弟子也將向國博捐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