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初心”的尋訪 ——探尋切近的理解馬克思的方式

      來源:光明日報 | 聶錦芳  2017年10月31日09:16

      【著書者說】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準確理解和深刻把握經典馬克思主義,并結合時代的變遷作出新的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途徑。為此,“初心”的尋訪——“到馬克思的故鄉去”,這種獨特的經歷使我的寫作和思考帶有諸多的感性體驗和理性考量。

      2017年的盛夏酷暑中,我的兩本書《濫觴與勃興——馬克思思想起源探究》和《“到馬克思的故鄉去!”》分別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它們中的大部分章節是我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在馬克思的故鄉——位于德國西南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特里爾完成的,這種獨特的經歷使我的寫作和思考帶有諸多的感性體驗和理性考量。

      馬克思一生悉心建構、由卷帙浩繁的著述組成的文本世界展示了他艱辛而漫長的思想之旅。在旅程的起點上,我們看到的是馬克思青少年時期的一批材料,現在留存下來的包括3篇作文、111首詩歌、1個劇本和1篇未完成的小說片斷以及很少有研究者關注過的7冊《伊壁鳩魯哲學》筆記和1部博士論文,迄今為止還沒有論者對此作過全面而系統的梳理和分析。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青少年總是與思想幼稚聯系在一起的;況且馬克思這一階段雖然表現出“良好的資質”甚至“智慧和感情的獨特性”,但決然不能說已經非常“出類拔萃”:這可能是馬克思的研究者歷來并不看重這些最早的文獻的原因吧。然而,如果要是聯系馬克思一生思想的發展,探詢那些深刻思考的最初源頭,就不能忽視這些材料了。在這一點上,梅林雖然同樣研究得不夠,但他有一個判斷還是較為客觀與準確的,他說:“還在少年馬克思的頭腦中,就已經閃現著一種思想的火花,這種思想的全面發揮就是他成年時期的不朽貢獻。”《濫觴與勃興——馬克思思想起源探究》就是對這批文獻詳盡的梳理和解讀,借此勾勒出馬克思思想起源期的復雜狀況、演變軌跡、思維邏輯和后續效應。

      “特里爾傳統”是一種無形的“文化場”,那些經千年風雨洗禮仍巍峨聳立的古羅馬恢宏的建筑及其所蘊含的宗教氛圍、情懷成為馬克思成長的環境和背景;啟蒙主義教育和大量人文經典滋潤著他年幼的心田,在“適合抒情詩的年齡”,他“以情感來觀照人性、理解世界”,在愛中體味、追問和展示愛的功能和內涵、浪漫與困境,最終意識到情感的局限性以及升華和超越的必要性;“回到古希臘‘衰落’的時代”對“原子論”哲學的追尋,激發他對自由與必然、個體與總體、本質與現象、短暫與永恒、主體與客體等哲學原則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個較為成型的思維框架和“世界的哲學化同時也就是哲學的世界化”的理念。這些哲學思考、自我意識和價值取向對馬克思在“《萊茵報》—《德法年鑒》時期”面對復雜的社會現實展開的探索,以及更往后的“意識形態批判”和“政治經濟學轉向”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毫無疑問,研究這段文獻,對于重新理解馬克思復雜的思想世界和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內涵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到馬克思的故鄉去!”》是我在特里爾將近一年生活的見聞、隨感集。2016年初離開那里的時候,我以這樣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感受:“咀嚼著對馬克思思想獲得的新理解,在這座古老、靜謐而美麗的小城,我度過了將近一年沉寂、專注而心安的時光。再過兩年的2018年將迎來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近兩個世紀滄桑變遷,這里物是人非,但在這并不處處彰顯馬克思的地方,其精魂和文脈依然有跡可循,氤氳彌漫。作為一個專門從事馬克思文本、文獻及其思想研究的學人,能到馬克思生命誕生、思想起源之地進行考察、研究,是我很久以來的愿望,而今夙愿以償,倍感欣慰。當我完成了既定的工作,帶著眾多的信息、見聞和思考離開這里的時候,禁不住向國內的同行、向真正試圖了解馬克思及其思想的人發出真誠的呼吁——‘到馬克思的故鄉去!’”

      挽留不住的時光,不曾淡漠的記憶!而今我又以這本同名小書拷貝和保存了當初的見聞和感受。我以文字解說圖片(包括將近300余張用手機拍攝的照片)的方式展示了城內滄桑而凝重的古跡和城外旖旎而多彩的風景:作為特里爾城標志的著名的黑門、富麗堂皇的君士坦丁宮、顯現著古羅馬工程和技藝的卓絕水準的浴場和可容納兩萬余名觀眾的圓形劇場,更有馬克思在博士論文“獻詞”中提及的“風景如畫的山野和森林”的城郊景致。我還以自己獨特的在特里爾市郊伊爾斯小鎮生活的見聞和感受,分“初來印象”“居民生活”“我的房東”“德文手跡”“登崗瑣記”幾個專題,具象地呈現了特里爾普通人生活的環境和狀況;接著,我以比較大的篇幅從“歷史傳統”“校園景致”“學生生活”“教授工作”“學術年會的開法”等方面介紹了特里爾大學的狀況。

      當然,我最關注的還是馬克思在這里的生活、學習和思想起源期的情形,因此以“故居現況”為題,重點概述了位于布呂肯大街10號的馬克思故居博物館的歷史、現狀以及展覽的詳細內容,此外,對位于西蒙大街8號的馬克思另一處故居、位于諾伊大街83的燕妮故居、位于耶穌大街13號的馬克思就讀過的威廉中學遺址以及位于約翰尼斯大街28號、現已關閉的特里爾馬克思故居研究中心也一一作了簡單的介紹。

      現在留存下來表征“特里爾時期”馬克思思想狀況和進展的文獻主要有:他最早創作的兩首詩《人生》和《查理大帝》;中學畢業時的宗教、德語和拉丁語作文;圍繞《德法年鑒》創辦而寫給盧格等人的著名的“1842—1843年通信”(其中5封是在特里爾寫的)。我對這些文獻的內容進行了初步的解讀,它們展示了這一時期馬克思心理和思想的成長、生活方式的抉擇,以及后來走上現實批判和社會變革以尋求人的解放的坎坷道路的緣由。

      綜合起來,在特里爾所獲得的上述見聞,不能不引發我更進一步的沉思。有的是零星生發的感慨,有的則是反復考量也難以尋找到答案的難題。諸如:特里爾的生活對于馬克思一生的影響、馬克思思想與西方傳統之間的關系、究竟該如何詮釋馬克思的思想形象、德國社會的現代轉型與馬克思學說的命運、我們正在建設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經典馬克思主義的關系等。我把自己初步的思考簡略地表述出來,構成這本書最后一部分的內容。

      可以說,這兩本書是我長期以來“探尋切近的理解馬克思的方式”的最新收獲。

      屈指算來,自己進入馬克思主義專業領域已經32年了。我的特殊性在于,從入大學哲學系到現在,學習和研究的對象沒有發生過變化,不僅僅是一直在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大的學科和領域內耕耘,而且始終潛心和專注于馬克思本人的著述及其思想。目前在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中從事研究的學者不少,但瀏覽一下其成果就可以知道,其中一些人,他們生怕被視為“保守”和“落伍”,排除那些索性改行和轉換方向者,就是最切近的研究也轉到現代西方哲學與馬克思主義的比較和西方馬克思主義、后馬克思思潮的引介上面了。我并不認為這些研究不屬于馬克思主義研究,因而就看輕乃至否定人家的成果,但基于對歷史發展進程的反省、時代格局和未來走向的判斷以及自己研究主旨的理性分析,我有自己特定的考量,特別不愿意“隨波逐流”和“追趕時尚”,也就不后悔自己的選擇。

      認真清理100多年來的馬克思主義研究史,我們可以看到,那些隨著時代問題的凸現和轉換而生發出來的對馬克思思想形形色色的解釋,大都已經成為“過眼云煙”,反而是那些基于扎實的文本基礎和嚴謹理性的研究態度而作出的理解,仍然具有恒久的價值。當形形色色的理論和實踐構成理解馬克思原始思想的障礙的時候,只有回到西方思想傳統和社會發展的具體情境中,回到馬克思的文本、文獻中才能清楚探究他的問題和觀點,進而分析其對現實的影響,也只有這樣才可以在那些較為狹隘的框架和單一的視角之外,把作為一個思想家的馬克思的理論原貌和歷史地位以及這種研究方式所體現的學術思路凸顯出來。

      (作者:聶錦芳,為北京大學教授、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本文圖片均選自《“到馬克思的故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