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科幻小說難覓出路 ——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
新華社赫爾辛基8月15日電專訪:傳統科幻小說難覓出路——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
新華社記者李驥志 張璇
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憑借《三體》系列作品兩度入圍世界科幻小說最高榮譽雨果獎最終提名,一次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然而,他卻認為自己的風格已經過時,世界科幻潮流正在呈現另一種面貌。
與劉慈欣所代表的傳統科幻路數不同,近年來熱賣的美國奇幻小說《冰與火之歌》系列采取了“弱奇幻”的創作手法。“之所以稱其為‘弱奇幻’,是因為作品中的幻想因素不太明顯,而且很節制超自然力的運用。”劉慈欣日前在芬蘭赫爾辛基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從這些年雨果獎入圍作品來看,現在美國很多科幻、奇幻類小說更關心現實問題,如種族歧視、性別歧視、人工智能對社會的影響、生物學對社會倫理的影響等等,并圍繞這些主題,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敘事結構和寫作風格。
當然,仍有一些堅持傳統風格的科幻小說,比如美國系列作品《蒼穹浩瀚:利維坦覺醒》。“可惜的是,這部作品既沒有得過星云獎也沒有得過雨果獎,今年拿了個雨果獎最佳短劇獎,但那不是小說原著,而是改編后的電視劇。”劉慈欣對記者說。
劉慈欣認為,之所以呈現這種局面,是因為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科技已經深入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學在讀者心中越來越缺少神秘感。“這是科幻文學創作如今面臨的最致命打擊,而且幾乎看不到出路。”
為了挽救科幻,美國人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嘗試各種努力,希望讓科幻作品離科學遠一些,讓它更文學化,從描寫外太空轉為描寫人的內心,從描寫外星人轉為描寫人類不同種族、不同性別之間的關系。比如8月11日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的《方尖碑門》就是如此。雖然作品設定在某個神秘的星球,但很多內容實際上是在描寫地球上的階級壓迫。
“他們往這個方向努力,試圖增加科幻的受眾、影響力,但現在看來做得并不成功。”劉慈欣說。在他的記憶中,科幻小說的黃金時代充滿朝氣,作家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讀者也是年輕人。“你再看看如今科幻大會上的科幻迷都多大歲數了?當一種文學所吸引的都是大腹便便的上了歲數的人,這個文學還有什么希望?”
對于國內外各式各樣的奇幻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大行其道,而傳統科幻類作品幾乎無人問津的現狀,劉慈欣顯得有些無可奈何。他表示,電影的傳播規律比文學、小說要復雜得多,拍電影比寫小說取得成功的難度更大。
目前,包括《三體》在內的幾部劉慈欣作品已經授權拍攝電影,但是他對這些電影的最終效果沒有表現出很強的信心。他說:“美國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差不多都發展了一個世紀,我們才三四年,就想拍出那么好的電影不太現實。電影和小說是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拍攝的時候有所取舍,讀者對電影表現方式不如對原著滿意也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