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論習近平文藝思想的時代特征

      來源:文藝報 | 董學文  2017年08月16日06:46

      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是發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率先垂范,已經在文藝理論上拓展了新視野,作出了新概括,為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開創性地奠定了基礎,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構建樹立了新路標。

      任何一種文藝思想都是時代的產物,習近平文藝思想也是如此。習近平文藝思想是中華民族走向全面復興時代的文藝理論,是發展和構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進程中的文藝理論,是在新歷史條件下對毛澤東文藝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的重大發展。

      我們所以把習近平有關文藝的系列論述和講話概括和定義為習近平文藝思想,是因為這一思想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繼承發揚了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有創新性的推動。習近平文藝思想業已成為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之后有系統觀點、有理論支撐、有科學判斷、有舉措跟進的完整的文藝學說體系。

      只要我們回顧歷史和展望未來就可以發現,習近平文藝思想極具戰略性、前瞻性和指導性。它所產生的和正在產生的理論能量,已經極大地推動和改變著中國社會主義文藝的格局與面貌,其影響超越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發展的任何一個時期。它攜帶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已經把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化推進到一個生機勃勃的階段。

      我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這個根據,就是習近平文藝思想對新世紀我國社會主義文藝的歷史地位、重大作用、職責使命、目標任務、面對的問題和原則性要求,以及對文藝創作該做什么和怎么做,都有深入探討,都有精彩闡發,都有綱領性意見。習近平的文藝思想加之他在其他領域的相關論述,已使我們看到了一個相對完整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當代形態。

      在紀念建黨95周年重要講話中,習近平提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從動力源上揭示了包括文藝理論在內的習近平思想的精神淵源和理論指向。這個“初心”,就是堅定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把這一宗旨貫徹到文藝思想中,就有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這不僅解決了文藝“為什么人”的問題,而且解決了“如何為”的問題,第一次從創作“導向”的角度,把文藝方向和道路問題創造性地落實到文藝的各個層面。

      文藝的根基在人民,文藝的力量在人民。人民在文藝創作中處于何種地位,人民與文藝創作之間是何種關系,這關系著文藝的性質、文藝的命運、文藝的未來。人民能否成為文藝的服務對象和表現的主體對象,人民能否成為文藝的主體并享有文藝的權力,這是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最關注的核心與靈魂。“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當文藝真心實意地以人民作為實際創作導向的時候,人民就會把對文藝的由衷贊許和美好感情真誠地呈現出來。

      習近平文藝思想不僅解決了文藝與人民的關系問題,而且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主義文藝”怎樣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問題。具體講,亦可說習近平文藝思想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和“怎樣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的問題。它進一步深化了對發展社會主義文藝規律的認識,成功開辟了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中國社會主義文藝的新道路。這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史上具有極為重大的推進意義。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說:“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面對文藝思潮、文藝現象和創作與批評中存在的問題,著重闡明了新形勢下繁榮與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方向和任務。《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習近平通過提“幾點希望”的方式,揭示出了如何實現社會主義人民文藝的辦法和路徑,這就是“堅定文化自信,用文藝振奮民族精神”;“堅持服務人民,用積極的文藝歌頌人民”;“勇于創新創造,用精湛的藝術推動文化創新發展”;“堅守藝術理想,用高尚的文藝引領社會風尚”。不難發現,前一個講話更多談到的是“應該不應該”走“人民的文藝”之路問題,后一個講話更多談到的是走“人民的文藝”之路“應當做什么”和“應當怎么做”的問題。習近平強調,要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做到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要推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斗、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秀作品,為我們的人民昭示更加美好的前景,為我們的民族描繪更加光明的未來。

      對社會主義文藝性質的判斷,對實現“人民的文藝”舉措的擬定,這是習近平文藝思想的內核,是習近平文藝思想賡續前人又超越前人的地方,是給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寶庫增添的有時代感的新東西。不要小看這一點,它的理論威力和真理光芒,在今后的文藝實踐和文藝運動中必將日益顯露,社會主義文藝運行的規律必將被更多人所把握,人民文藝的觀念必將影響更多人的意識,在有近一個世紀的社會主義文藝運動史上必將寫下新的一頁。

      從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呼吁工人階級的斗爭生活“應當在現實主義領域內占有一席之地”,到列寧希望文藝“為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服務;從毛澤東闡述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理論強調“我們的文藝屬于人民”;再到習近平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文藝才能發揮最大正能量”。我們清晰地看到,這樣一條如壯麗日出般的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紅線,越到后來越煥發出耀眼的光彩,越顯示出無窮的美學威力。

      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在21世紀中國迸發與發展,說一千道一萬,就是高舉的社會主義人民文藝的旗幟。這是唯物史觀和唯物辯證法的必然要求,是社會主義文藝獲得理論自主和理論自信的基本表現。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只要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一切想著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我們的文藝事業、文藝工作、文藝理論批評,就會有切實的抓手和規范,就會有成熟的思路和見解,就會有破解各種難題的招數,就會有攀登高峰的目標和勇氣。這正是習近平強調“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文藝的一切創新,歸根結底都直接或間接來源于人民”的原因,是中國社會主義文藝經歷幾十年風雨的磨洗總結和提煉出來的根本經驗。

      習近平曾經指出:“實際上,怎么治理社會主義社會這樣全新的社會,在以往的世界社會主義中沒有解決得很好。” 這個判斷對社會主義文藝也同樣適用。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文藝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說明解決社會主義文藝的“治理”也是個繞不過去的問題。

      在以往的文藝實踐中,我們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建立社會主義文藝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制度,并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改革。經過幾十年下來,這方面我們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如今,我們就是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以往社會主義文藝實踐中沒有解決得很好的問題進一步解決好,以新的成果證明社會主義文藝的先進性和文藝制度的優越性。為此,就必須沿著正確的航向不斷改革創新,使社會主義文藝的精神力量充分體現出來,使社會主義的文藝制度更加完備、管用和定型。習近平文藝思想恰是在這些方面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啟迪。

      習近平文藝思想是獨特的中國文藝現代化歷史經驗的結晶。它是根據本國傳統、現實國情、長期的管理經驗與人民的期待,創造性地推進文藝事業所形成的新的文藝學說和理論系統,形成了不同于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史上其他時期,也不同于任何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文藝發展和政策的新模式。這是習近平文藝思想的鮮明特點和重大創新。

      如果說以往我們的文藝理論更多地是從理論上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來闡釋社會主義文藝的性質和特征,那么,習近平文藝思想則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基于必須高于和好于現有文藝狀態的訴求,展示和探討了21世紀中國社會主義文藝應有的素質和品格。因之可以說,這是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是對人類文藝思想長河做出的新貢獻。

      關于社會主義文藝,列寧曾經預言,在社會主義鏟除了藝術家必須為市場生產商品這種最無聊的事態的壓力之后,蘇維埃國家應當成為藝術家的保護者和贊助人。毛澤東更多關心的是社會主義文藝應當稱贊或歌頌什么, 應當拒斥或反對什么,如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鄧小平闡述的重點在文藝怎樣滿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培養社會主義新人、為實現“四化”服務方面。像習近平這樣,結合新的歷史語境全方位地探討社會主義文藝的規律、總結社會主義文藝創作的法則,并同整個民族復興偉業的大格局緊密結合,從必由之路到發展藍圖,從總體布局到戰略思維,從力量保障到中西關系,從領導核心到批評藝術,幾乎關涉社會主義文藝理論的所有方面都提出深邃的指南性見解,這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史上是不多見的。

      習近平說:“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我國社會主義文藝的變革亦是如此。習近平文藝思想所描繪的社會主義現代文藝的藍圖與愿景,是最符合中國當代國情、符合當今中國文藝實際的。這是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文藝實際相結合的產物。只有從這個認識出發,我們才能深刻地理解為什么習近平在論述中對文藝的“西化”傾向如此保持高度的警惕。

      習近平文藝思想清晰地告訴我們,那種認為西方的文藝道路是實現文藝現代化的惟一可行之路,其他國家別無選擇、必須模仿和跟隨的觀念是錯誤的。習近平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如果‘以洋為尊’、‘以洋為美’、‘唯洋是從’,把作品在國外獲獎作為最高追求,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東施效顰,熱衷于‘去思想化’、‘去價值化’、‘去歷史化’、‘去中國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絕對是沒有前途的!”他還說:“離開了一定思想和價值觀念,再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也是蒼白無力的。文藝的性質決定了它必須以反映時代精神為神圣使命。”毋庸諱言,西方文藝道路的矛盾弊端、體制機制和歷史局限已經充分暴露出來。亦步亦趨地追隨西方,迷信西方文藝現代化模式和方案,只會引導我國文藝走進萎靡不振、膚淺低俗的死胡同。

      多年來,西方文論話語對我國文藝的浸透是非常明顯的,它導致不少學者在一些重要觀點的論述上喜歡引述西方學者的話語,有些甚至不考慮前因后果、條件和背景“生搬硬套”,仿佛有西方學者話語的支撐才有說服力和權威性,心甘情愿地當西方文論的“搬運工”和“批發商”。習近平的講話,無疑給這種傾向敲響了警鐘,讓我們看到我們的文藝實踐已經超出了西方文論話語和理論的闡釋能力和范圍,中國人完全可以以自己的眼光和話語,觀察和闡述自己的文藝世界。我們文藝理論現今的任務是辨析與揚棄西方文論話語,為建設自己的文藝理論話語提供有益的借鑒,而無須用它作為標準和佐證。同時,防止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同人民群眾藝術實踐之間的血肉關系被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同資產階級文藝學說之間的復雜關系所取代。習近平文藝思想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高度重視,我們也應該從這個視角與高度去理解和判斷。

      面對思想活躍、觀念碰撞、國際交融的大背景,面對文藝領域出現的價值扭曲、是非混淆、浮躁粗俗、娛樂至上的諸多問題,習近平文藝思想沒有回避、沒有遮掩,而是堅持問題導向,知難而進,精心制定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措施,加強思想引領,倡導使命擔當,創新工作方法,鞏固文化陣地,遏制錯誤思潮的蔓延,同時堅持把生產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作為工作中心,把創作定為作家藝術家的安身立命之本,極大地調動了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這些帶有時代底色的理論建樹,無疑是對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的又一發展。

      人民文藝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黨對文藝的領導就應當推進到什么階段。這是黨對文藝事業領導必須遵循的法則。

      新世紀以來,我國文藝隊伍的結構、思想狀況和文藝風氣都發生了深刻變化。面對這些變化,加強黨對文藝事業的領導面臨著諸多新的任務與挑戰。這個時候,如何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的領導,如何使文藝工作更好地適應和配合新的偉大工程和斗爭,就成了文藝理論必須著重解決的課題。

      為此,習近平指出:“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文藝發展的根本保證。”“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要把握住兩條:一是要緊緊依靠廣大文藝工作者,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藝規律。”“現在,文藝工作的對象、方式、手段、機制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特點,文藝創作生產的格局、人民群眾的審美要求發生了很大變化,文藝產品傳播方式和群眾接受欣賞習慣發生了很大變化。對傳統文藝創作生產和傳播,我們有一套相對成熟的體制機制和管理措施。而面對新的文藝形態,我們還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這方面,我們必須跟上節拍,下功夫研究解決。”這些論述,讓我們深切感受到習近平文藝思想的強烈問題意識,感受到習近平文藝思想同我國文藝變化之間緊密關聯、與時俱進的脈動。

      因之,黨要用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給廣大文藝工作者“補鈣”,引導作家、藝術家樹立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使文藝創作“牢牢占據推動人類社會進步、實現人類美好理想的道義制高點”,便成了黨領導文藝的責無旁貸的使命與責任。

      在中國真正走進世界舞臺中心的歷史時刻,在中國文藝從“高原”向“高峰”攀登的時刻,在中國要“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的時刻,我們更加體會到習近平文藝思想給予文藝家們的“豪氣”、“勇氣”和“底氣”,體會到習近平文藝思想高屋建瓴、高瞻遠矚的思維定力和理論力量。

      習近平說:“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為此,他對中華民族精神大廈各個層級的構筑都作了精心的思索與規劃。無論是在文學、藝術、哲學社會科學方面,還是在組織宣傳、新聞輿論、網絡媒體、高校思政工作等方面,都站在時代前沿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而新穎的論述。文藝是民族精神大廈建設的重要一環,習近平文藝思想則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建設的頂層設計與施工方案。

      習近平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活潑、活靈活現地體現在文藝創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地告訴人們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要堅守“紅色陣地”,旗幟鮮明地促使“黑色地帶”轉變顏色,在鞏固已有共識、推動形成新共識中去爭取“灰色地帶”。他希望固守住“政治底線”這個圓心,進而使包容的多樣性半徑更長些,畫出的同心圓更大些,凝心聚力的效果更強些。

      文藝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正因如此,習近平告誡我們說:無論怎么改、改什么,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目標不能改,堅持文藝正確導向的原則不能變,傳承中華文化的歷史責任不能丟。

      習近平文藝思想是在社會主義文藝改革的深化過程中出現的,是在反思和直面問題中展開自己的理論畫卷的。它的各個論點,都是從現實需求和廣大文藝工作者的關切與期盼中催生和提煉出來的。從習近平的大量論述中,我們幾乎可以發現文藝理論研究和文藝創作需要探索和解決的所有要素與層面。譬如,文藝與生活問題、文藝與時代問題、文藝與理想信念問題、文藝與歷史經驗問題、文藝與文化傳統問題、文藝與市場關系問題、文藝的內容和形式問題、文藝的風格與創新問題、作家的創作狀態問題、文體和傳播方式問題、文藝與作者的道德情操問題、文藝價值與價值觀問題、文藝家的素養和感情問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關系問題、文藝批評標準和態度問題、黨的領導與文藝工作的關系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層層展開,都是有的放矢、切中肯綮、目光如炬的,不僅創造出新的話語,實現了經驗性“名稱”向規定性“概念”的升華,而且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勾畫出一種能發揮突出作用的框架結構。

      這一框架結構還提供了另一條認識線索,那就是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為什么馬克思主義文藝觀能夠恢復青春并保持經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文藝觀是集人類進步文藝學說之大成,能從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解釋文藝歷史、分析文藝現狀,并找出社會制度、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等因素與文藝發展的內在聯系。習近平的文藝論述,像以往馬克思主義的文藝著作一樣,每次學習都能見到獨特的、意想不到的新穎之處,每次重溫都像初讀那樣給我們帶來新的親切的發現與感受。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提出:“要學習掌握認識和實踐辯證關系的原理,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我們推進各項工作,要靠實踐出真知。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必須高度重視理論的作用,增強理論自信和戰略定力,對經過反復實踐和比較得出的正確理論,要堅定不移堅持。要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不斷深化認識,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實現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良性互動,在這種統一和互動中發展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隨后,他又提出“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的命題。2016年,他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在2017年7月舉行的省部級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又特別明確指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我們要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要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就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考慮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

      顯然,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是發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率先垂范,已經在文藝理論上拓展了新視野,作出了新概括,為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開創性地奠定了基礎,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構建樹立了新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