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守正創新 融會貫通  ——淺談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關系問題

      來源:人民日報文藝(微信公眾號) | 黨圣元  2017年07月11日15:33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與方法,把握馬克思主義與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準確定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思想文化體系中的意義與作用,通過會通方法、當代眼光、文化通識,推進中華文化創新發展

      21世紀的中國馬克思主義面臨著創新性發展的時代要求,承擔著導引、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的歷史使命,業已成為當下我國思想文化建設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話語體系構建的主題。在實現時代賦予我們的這一意義深遠的任務過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與方法,秉持守正創新、融會貫通的文化發展理念,深入思考和準確認識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資源價值意義和定位問題,在會通視野中科學理性地處理好馬克思主義與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工作,應該成為我們認真思考、深入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為此,我們應該秉持一種會通融合、綜合創新的文化通變觀,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系列講話的精義,學習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與方法,把握馬克思主義與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準確定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中國思想文化體系中的意義與作用,通過會通方法、當代眼光、文化通識,推進中華文化創新發展。

      新世紀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兩個關鍵性問題

      我們知道,新世紀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面臨兩個關鍵性問題: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問題,二是中華優秀傳統思想文化的當代價值和意義的再發現問題。這兩個問題所涉及的深層次問題,就是作為指導思想的馬克思主義與作為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建構性發展重要資源的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如何對話、如何會通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應該也完全可以結合在一起進行思考,并付諸理論話語實踐。

      原因有二:其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除了依據現實需要,總結提煉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實踐經驗,拓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新范疇、新概念,建構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之外,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究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傳統文化,以之作為弘揚傳承民族文化精神、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思想資源。其二,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有部分內容由于社會歷史的發展而失去了思想文化的合理性、先進性,甚至成為糟粕,但其中的許多精華成分則具有潛在的當代價值與意義,需要我們重新對其進行發現、開掘、回采。正因為如此,便需要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為指導,以會通的思想姿態,以開放的現代科學和人文眼光,對其進行創造性闡釋和創新性轉化,使之成為培育、創新當代中國文化精神的有效營養成分。以此出發,就需要我們拓展馬克思主義與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之間的對話途徑,力求以一種會通的思想理論眼光,科學地認識和處理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在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創新發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為目標之前提下,將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為當代中國文化發展需要積極汲取的重要思想話語資源。

      正確處理馬克思主義與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傳統文化的關系

      在會通視域中認識、處理馬克思主義與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傳統文化的關系,需特別強調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借助當代眼光和現代闡釋,充分吸收中國哲學智慧和優秀傳統文化精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成功,以及領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也有中國哲學和傳統文化大智慧的支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自從傳入中國并且成為指導中國革命的實踐理論武器開始,就踏上了中國化的歷程;自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開始,便相當重視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會通,形成了我們黨對待優秀傳統文化的一貫方針,而我們今天所言之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是在我黨這一優秀思想傳統的基礎上為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文化傳統之會通開辟新境界、拓展新路徑,以更加強化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建構性發展的文化自信、文化自為意識。因此,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需要繼續吸收中國哲學智慧和傳統文化精華。

      第二,賦予當代中國社會發展實踐過程中產生的中國經驗以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底蘊。自覺地將中國經驗馬克思主義理論化是當前我國思想文化建設乃至學科性研究的一個重大問題,而始終直接面向中國經驗進行哲學層面的提煉和升華,則應該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問題意識和提問方式轉型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其最直接的理論資源和內容。

      第三,中國與世界互為方法。中國與世界互為方法的現實發展趨勢是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現實基礎:一方面,當代中國受到西方世界的普遍關注,這使得以中國為方法看世界呈現出現實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新興大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就要求我們將中國問題放在全球發展的歷史背景下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構筑中來進行思考,以世界為方法,以開放、平等的姿態繼續學習和借鑒域外的先進文化。在今天,增強全球對話,支持不同文化價值體的共存是人類共同的認識,在比較對話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創造出文化交融的勝景,乃是當代文化在全球化時代的主題。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建設、中華優秀傳統的傳承發展應該置入這種語境之中,在各種思想文化價值的相互碰撞過程中發展壯大自身。

      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立場

      對于如何傳承創新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問題,在認知態度和思想立場上我們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防止出現錯置甚至顛倒馬克思主義與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而完全以儒學的立場觀念出發,將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視為“以儒治國”“以儒興國”,甚至于主張“儒家社會主義”“儒家民主憲政”等已為歷史證明行不通的陳腐思想。其次,堅持以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以批判繼承的態度對待傳統,區分精華與糟粕,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古為今用,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防止那些實為糟粕的封建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死灰復燃。最后,堅決反對和抵制“全盤西化”、歷史虛無主義、民族文化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認清楚這些思潮至今仍有市場,企圖用所謂的“普世價值”來詆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蔑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人類思想文化史上所具有的普遍性價值,以及對于21世紀中國思想文化建設的意義。

      當下中國的思想文化建設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強調文化自信與文化自為,已經成為一種具有時代標識性意義的思想文化共識;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發展創新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通過創造性闡釋與創新性轉化積極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培植中華文化本根,增強文化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既關乎中華國脈國運,又關乎中華文脈文運,因此實質上是當前我國思想文化建設的一個大命題,需要我們深思之、踐行之。通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對話與會通,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現實生命力、思想生命力必將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意義亦將進一步地得到發現和彰顯,并且通過積極介入當下中國的社會生活和思想理論話語實踐而獲得新的生長點。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