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錄

      中國作家協會主管

      文化自信:需切實面對的時代命題

      來源:中國文化報 | 王曉寧  2017年07月10日07:29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中又進一步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既反映了我們黨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對文化建設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也為我們提出了一個當前迫切需要切實面對的新的時代課題。

      既是當代中國經濟社會進步的體現,也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需要

      文化自信從來就不是獨立存在的文化現象,而是與一定社會經濟政治狀況緊密相關。

      中國道路的成功實踐為當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堅實的現實基礎,也是今天提出文化自信的重要背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長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景光明,極大地提振了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們今天的文化自信,從根本上來自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生機和人們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定信念。

      同時也要看到,文化自信的提出也是對未來的一種要求和期許。當前,雖然我國經濟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但仍然有人對我們的文化缺少底氣、不夠自信,有的蔑視傳統、丑化民族文化,有的言必稱美國、用西方理論削足適履。96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巨大成就,解決了挨打、挨餓的問題,但“挨罵”的問題仍然沒有根本解決。從深層次說這是一個文化問題。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告誡道:“如果我們用西方資本主義價值體系來剪裁我們的實踐,用西方資本主義評價體系來衡量我國發展,符合西方標準就行,不符合西方標準就是落后的陳舊的,就要批判、攻擊,那后果不堪設想!”我們今天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只有堅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保持政治定力,防止噪音雜音的干擾,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既是當代中國文化建設取得的成果,也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要求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文化在推動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的重要作用。無論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總是高舉先進文化的旗幟,制定文化綱領和政策,為黨的事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提供了堅強的思想保證。

      隨著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不斷深化,人們逐漸認識到,文化不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更是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目標。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不僅表現在經濟政治方面,也體現在思想文化方面。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必然是物質財富和精神文化共同進步的社會,一個現代化的強國必定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同發展的國家。因此,新世紀以來,我們黨把文化建設擺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戰略任務,并首次提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概念。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并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任務。黨的十八大又以大量篇幅討論了文化建設,并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高度,深刻闡述了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對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了新的戰略部署。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的成就,體現了充分的文化自覺,進一步增強了人們的文化自信。

      同時也要看到,一方面,當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特別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把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國家間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濟結構調整,人們交往形式、生產關系發生巨大變遷。這些變遷隨著迅速增長的生產力一道,對社會的政治、法律乃至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又形成了深刻的影響,人們的思想活動日趨活躍,多樣化社會思潮日益紛繁復雜。這種背景下進一步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迫切需要我們不斷培育和壯大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引導社會從我國文化建設的良好局面中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光明前景,提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堅定信心。

      既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就,也是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需要

      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后,同樣也是在跟中國傳統文化等不同思想文化資源不斷碰撞交流整合中,開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并創造了富有鮮明時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毛澤東曾經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這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可見,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引發了中華文明的深刻變革,推動了中國文化的復興,修復著近代以來中國人文化不自信的心態。

      文化自信,本質上是指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它體現在對國家主流意識形態、指導思想的堅定信念上,體現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堅定信心上。一個世紀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還遠未結束。面對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我們仍然面臨著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任務。這就要求我們善于整合古今中外各種思想文化資源,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新的歷史時期不斷豐富發展。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國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者,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學說,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我們從來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應該科學對待民族傳統文化,科學對待世界各國文化,用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裝自己。”

      因此,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同樣需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由于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起步較晚,長期以來借鑒了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成果,有的學科甚至直接沿用了西方的理論體系、研究范式和概念范疇。對西方理論的學習借鑒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早期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持續推進,國外的理論、概念、話語、方法在解讀中國實際的過程中日益暴露出其“水土不服”的一面。這種狀況“倒逼”著我們鼓足理論創新的勇氣,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遇到的問題,承擔起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重任。